「原創連載」江南古鎮馬鞍山——牛頭山故事(上)

往期回顧

姿勢已擺好

就等你點啦

牛頭山故事(上)

牛頭山不僅有風景,而且有文化,是一塊生長故事的寶地。牛頭山地處八一村吳家邊灣南面,與安山村的方家灣接界。山上,曾經燃起過岳飛大戰金兀朮的硝煙,還飄蕩過葉挺鏖戰吳佩孚的號角,山南生長出狗義亭的感人故事,山北興旺過小鎮繁華的歷史。

(一)牛泥口

牛頭山原叫牛泥口,岳飛曾在此山紮營而大戰金兀朮。如今的牛頭山,中間早被開鑿出一條巨形的凹槽,京廣鐵路即從此凹槽中穿越而過,將牛頭山一分為二,路西這邊叫牛頭山,路東那邊叫岳飛山。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安山煤礦的水塔,即建在路西的牛頭山上。

據說,牛泥口原來曾經出過一名富翁,外號牛百萬。因朝廷規定,每當賺到一百萬元時,必須上報皇帝,否則一經查出則按重規懲治。因他多次向朝廷上報,不想露富也露了。於是,當地百姓都稱他牛百萬。傳說,牛頭山上原有一座廟,只要人跪地一拜,即有金盤金碗滾出。後來遇到一個貪圖小利的人,他不知足地連連跪拜,將所有的金盤金碗都收淨了。從此,該廟再也拜不出來金盤金碗了。

(二)英雄山

牛頭山,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經歷無數次戰爭洗禮,牛頭山依然不改本色,用朝霞暮靄的無限風光,為英雄們帶來江山美麗的一方太平,向他們昨天的浴血奮戰與犧牲致敬!

據當地村民回憶,北伐戰爭時期,葉挺率領獨立團,從廣東經湖南打到湖北,衝破武昌的要塞汀泗橋、賀勝橋,一路直打到安山八一村牛頭山附近,遇北洋軍閥吳佩孚部隊阻擊,北伐軍奮起反擊。經過一天一夜的鏖戰,終於佔領牛頭山。有一位營長,在此次戰鬥中,一個人竟打紅了七支槍管。葉挺的這支部隊驍勇善戰,被譽為“鐵軍”稱號。1926年10月10日,北伐軍終於攻克武昌城。時近90年過去了,村民在山下勞作,偶爾會挖出一些當年戰鬥留下的彈殼刺刀等戰爭遺物。懷著敬仰之情,每當清明時節,人們常去牛頭山下祭奠古今“英雄”,緬懷先烈為國為民英勇犧牲的功德。站在空曠的山腳下,彷彿就能聽到冷兵器時代的刺殺和當代激戰的槍炮聲。那一棵棵不規則的樹木,就像衝鋒陷陣的英雄化身。無論冬去春來,他們紮根於這塊深情的沃土,魂系這座鐵血的大山。山上的那些暗紅色的石頭,就像鮮血染過一樣。山腳下流淌的一泓溪水,在陽光照耀下,倒映出一波波紅色的光影,彈奏著永不消逝的記憶流向遠方。

(三)牛山集市

在牛頭山北,曾經有過一座繁華的集鎮,每天人來人往,生意特別興隆。

牛頭山為什麼屬兵家必爭之地,不僅在於它的高與險,抑或那些神秘的藏兵洞。牛頭山自古地處交通要道之上,那條南通北達的古驛道,從兩山之間穿插而過,山北就曾建有一座驛站。因該地南距咸寧北距紙坊都有數十近百里,途中少有驛站中轉。無論是承辦朝廷公務的文員武官,還是私家客商,抑或進京趕考的書生,都在此歇息,所以,自是煙火不斷。

距牛頭山300米處,當時建有一座大廟,僧眾就有上百人,並有高僧住寺,常有人來此傳經佈道。除了僧人之外,還有居士和其他朝聖者,一場下來有時竟高達數百人,於是聲名遠播。該廟一直香客繁多,交流極廣,所以,人稱廟山。

一有驛站,二有廟山,如是就有人來此開店,附近的人也跟著來此做點生意,慢慢形成了一定的商業氣候。集市越辦越大,人流越來越多,幾乎形成了一座小鎮。因沒有資料記載,不知從什麼年代開始沒落,那座廟毀於何時,都不得而知。只是朝廷驛站的消失,還有一個大概的根由和時段。雖說,那座小鎮和集市早已成為被人耕種的土地。但遺址還在,尤其是地下還藏有諸多寶貝和文物。大約三年前,吳家邊灣蔡同發的妻子,那天去地裡鋤草,一鋤頭下去卻挖得火星一冒。她彎下腰去,用鋤頭細心地將土扒開,意外得到一個像青蛙模樣的東西,用石頭輕輕一磨,還見有點光亮。她便將那東西裝在草帽中帶回家,用刷子洗乾淨,原來是一隻金光燦燦的蟾蜍,獲得了意外的驚喜。開始,她還將金蟾蜍給孫子玩過,經丈夫提醒其價值後,便將金蟾蜍藏在屋裡兩牆間的夾縫裡。不曾想,父母的對話,恰被兒子聽見。那天,趁父母不在家,他在牆縫中果然掏出了那隻金蟾蜍。可惜的是,沒有文物意識的年輕人,卻以千元的價格出手,還不知買主是誰。也許,那塊地上挖出一隻金蟾蜍純屬偶然。也許,那隻金蟾蜍只是眾多文物中的一分子,都不得而知。但可知的是,地上曾經鋪砌的石板有些還在,根據業內人士評估,時間最低也在兩三百年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