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定義「杭商」!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杭州市投資促進局”微信公號!

再次定義“杭商”!

40年砥礪前行,40年春華秋實。

日前,錢塘江畔迎來了第三屆世界杭商大會,來自全世界的800餘名杭商再赴“兩年之約”。正值改革開放40週年,他們相遇,他們碰撞,他們奮進。

40年來,一場深刻變革在中國大地全面鋪開,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中國敞開胸襟、擁抱世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40年來,杭商以敢想敢做的姿態,以百折不撓的精神,為改革探路,為發展闖關,在中國乃至世界的舞臺上縱橫捭闔,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唱響了華彩樂章。

40年來,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杭州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正蓬勃發展,智能製造、新金融等新興產業鏈日趨完善,如何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杭商大會給了世界杭商一個思考、沉澱的空間。

偉大復興需要偉大的企業,偉大復興造就偉大的企業。如今,杭商重新定義“杭商”:勇立潮頭,爭當創新驅動的領跑者,浙江精神的踐行者,國家使命的擔當者。

大會新氣象——熱議“創新驅動”

在杭商大會召開之際,遠在東北的大興安嶺,一批來自海康威視的“瞭望員”,正在24小時不間歇地巡視90.7萬公頃山林。這批安防設備可以對半徑15公里的煙火進行自動識別,還能在地圖上顯示火點位置。

“技術創新已經成為公司發展的核心要素。”海康威視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宗年的話擲地有聲。本屆大會上,他和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存輝、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磊和華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汪力成一起,獲得“功勳杭商”的殊榮。

本屆杭商大會,“創新”成為了前所未有的熱詞。無論是獲得各類獎項的杭商,還是與會人員的探討交流,無不圍繞著“創新驅動”。半年前發佈的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杭州“城市大腦”赫然在列,併成為大會討論的焦點;阿里雲創業孵化事業部總經理李中雨則宣佈,將在全國建立兩個平臺,一個線上平臺,從人才、渠道、市場、資金、技術等方向服務創業者,另一個線下平臺,建立100個園區。

“經歷了‘中興事件’,我們更加堅定了目標,一定要為‘中國芯’補上短板!”杭州中芯晶圓半導體有限公司董事長賀賢漢,獲得了本屆杭商大會的“傑出杭商”。他說,去年公司投資60億元,在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建設兩條“大硅片”生產線。“我們的目標,是三年內成為世界領先的大硅片製造企業。”

目前,杭州的獨角獸企業數量居北京、上海之後的第三位,估值僅次於北京居全國第二位。事實上,也正是杭企經濟實力和創新能力的日益增強、杭州在信息經濟領域的“彎道超車”,讓曾經低調的“杭商”開始在國家的大戰略、大平臺建設中頻頻嶄露頭角,成為創新的“領跑者”。

杭商新精神——延續“創業傳奇”

74歲的宗慶後,來到了本屆杭商大會現場。身著一身灰色中山裝、一雙老布鞋,這位首屆杭商大會的“功勳杭商”,為年輕的企業家們寄語:“老一代杭商從艱苦奮鬥裡走出來,新生代杭商富有創新精神,兩個群體要相互學習。”

一部杭州的改革開放史,就是一部杭商的崛起史。改革開放的大潮,催生了杭商大膽開拓,勇闖天下的秉性。在不斷的淬鍊中,杭商這塊“金字招牌”正變得越來越閃亮——

據統計,杭州目前共有95萬家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創造了全市60%以上的地區生產總值、外貿出口和就業崗位。在全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杭州的企業佔了44席,連續15年保持全國第一,湧現出阿里巴巴、萬向、娃哈哈、吉利、海康威視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

同時,杭商還在“一帶一路”“鄉村振興”領域實現“國家擔當”,延續“創業傳奇”——

他們是勇立時代潮頭,創新發展的“弄潮兒”。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2010年左右一度“退休”,卻在2013年重新“出山”。如今,華立集團在泰國、墨西哥等地發展了6箇中國工業園,不僅自身完成了國際化轉型,更幫助了大量中國企業順利出海、安全著陸。

他們是紮根杭州、建設世界名城的“生力軍”。從錢塘江畔起步,目前傳化物流網絡已覆蓋全國27個省(區、市)的200多個城市。通過互聯網技術,接入傳化的全國貨源信息、貨運車輛信息都在上面發佈對接。

他們是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弘揚企業家精神的“踐行者”。過去5年,阿里巴巴在全國範圍內發展了2100餘個“淘寶村”,並將脫貧工作列為戰略性業務,5年投入100億元成立脫貧基金。

……

“須知道義無價寶,切記富貴有盡期。”南存輝表示。新時代當有新作為,在保持謙遜的同時,杭商正行以致遠。

謀篇新未來——激發“內生動力”

本屆杭商大會,同時舉辦了多場論壇。例如,第三屆中國臨床研究質量管理(GCP)暨ICH大會為杭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指導把脈、交流創新、深化合作的重要機會;而2018杭州智能汽車產業高峰論壇,則圍繞智能汽車產業的優勢、重點和路徑展開討論,聚焦打造“造智能汽車新生態世界第一城”。

而在一系列論壇的背後,則是杭州致力於打造新興產業鏈條,發展新經濟的“內生動力”——

“貝達正在打造一個園區——貝達夢工廠。貝達自身做項目,同時也幫助一些創業者,特別是一些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業者,幫助他們實現創新創業的夢想。”在第三屆中國臨床研究質量管理(GCP)暨ICH大會上,浙江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列明表示。

而在行業領先的貝達藥業背後,正是杭州矢志不渝地打造醫藥產業高地。在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先後培育了包括18名“國千”專家在內的500多名高端人才引領支撐的一大批高端平臺,構築了從實驗室研究、臨床試驗到註冊審批、藥品上市全過程的服務體系。

就在不久前,杭州市政府正式授予下沙科技城“杭州醫藥港”稱號,到2022年,初步建成國內領先的生物醫藥研發及產業化高地,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0億元以上。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對於杭州,醫藥行業如此,汽車產業亦然。“杭州是一片沃土。”在2018杭州智能汽車產業高峰論壇上,大華股份副董事長朱江明說。2017年初,零跑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大華股份正式參股,聯合研發AI自動駕駛芯片。如今,零跑汽車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家擁有智能電動車完整自主研發能力的整車廠家。

而零跑汽車的發展底氣,就來自杭州的汽車產業鏈——目前杭州本地企業共有98家位於智能汽車產業鏈上,其中上游42家,中游4家,下游52家。

不僅當下,“內生動力”同樣著眼未來。論壇透露,目前正在籌建的“清華大學-浙江蕭山未來交通控制研究院”,計劃在蕭山建設面積達3000畝的未來交通實體標準化測試場。通過未來交通系統仿真平臺、未來交通大數據中心和雲計算平臺等,助力杭州成為智能汽車產業的引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