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之古詩節日練習題

公共基礎知識之古詩節日練習題

1. 下列詩句按其所描寫節日的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桃符呵筆寫,椒酒過花斜

②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③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④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A.④②③①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1.【答案】B。解析:①出自《己酉元旦》,南宋詩人陸游所作,“桃符”指的是一年初始春節時貼的春聯,時間為農曆正月初一;②出自《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作者為唐朝邊塞詩人岑參,“黃花酒”為菊花酒,飲菊花酒、“登高”是重陽節的傳統活動,時間為農曆九月初九;③出自《乙卯重五詩》,作者南宋愛國詩人陸游,食粽子、佩艾葉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時間為農曆五月初五;④出自唐代詩人宋之問的《途中寒食》,“寒食”節是古代節日,相傳來源於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和介子推,一般在清明節前,時間為農曆三月,從“暮春”一詞也得出詩中指的是春天。正確順序為①④③②。故本題答案為B。

2.“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是()節。

A.重陽節

B.除夕

B.元宵節

D.端午節

2.【答案】C。解析:出自唐代詩人蘇味道所作的《正月十五夜》一詩。這首詩是描寫長安城裡元宵之夜的景色,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豔的花朵一般;由於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故本題答案為C。

3.下列詩句按其描寫的節日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①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③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④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A. ②④③①

B. ①④③②

C. ④②③①

D. ③①②④

【答案】A。解析:①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寫的是重陽節的傳統。②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其中曈曈指的是日出時光亮而又溫暖的樣子,桃指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曆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鬱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③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這首詩為《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作者唐代詩人皮日休,描寫的是八月十五中秋節。④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描寫的是元宵節賞燈的景象。故本題答案為A。

4.關於詩句所描述的節日,下列對應正確的是:

①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②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③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

A.元宵 清明 中秋

B.重陽 寒食 端午

C.中秋 寒食 端午

D.元宵 清明 重陽

【答案】B。解析:①東籬把酒黃昏後,出自宋李清照《醉花陰》。此句中的“東籬”,借用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指的是黃昏把酒賞菊。賞菊為九月九日重陽習俗,重陽另有飲菊花酒、登高、插茱萸等習俗。②雨中禁火空齋冷,出自唐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禁火空齋冷”道出寒食節習俗。寒食節相傳為晉文公介子推所設,在清明前一日或兩日,有禁菸火、吃冷食的習俗。③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出自宋吳文英《澡蘭香?林鐘羽淮安重午》。“江南古調”應指離騷,古楚國方言所做歌曲。“楚江沉魄”道出屈原,屈原一心救楚,反遭驅逐,投古楚國汨羅江而死,端午節即後人為紀念他而來。有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的習俗。故本題答案為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