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內存超過16G的電腦是種怎樣的體驗?

羅鎮鴻


感謝您的閱讀!

有人使用16G內存的電腦照樣卡頓,你可能難以理解,16G的內存了,電腦怎麼還會卡呢?事實就是如此,像我現在使用的4G的內存,我都不會覺得卡頓,因為我就是簡單的一些文字處理,網頁瀏覽,電腦並沒有出現令人擔憂的卡頓情況。我們先分析下,為什麼使用16G的內存,電腦還卡的原因。


一般的原因很多,包括電腦的兼容問題,比如處理器的性能太差,顯卡一般等等,更為主要都是,你可能還是使用的是32位的系統(物理內存是3-3.5G)這些都是導致電腦即使運存使用了16GB,依然卡頓的原因,內存不是萬能的,不要將任何問題都歸結於內存上面。

其實,16G的內存到底有什麼體驗,我相信你如果使用的是8G的電腦,同樣的配置,同樣的顯卡,同樣的固態,你們在打開網頁,或者看視頻,甚至於一些對於內存沒有特別要求的遊戲的時候,幾乎差別不大。

可是,你如果是一個設計師,是一個遊戲迷,我相信16G和8G的區別明顯的多了。其實,16G的內存已經可以滿足目前幾乎所有辦公學習的要求,但是你如果使用的是4G-6G的內存的話,你可能會有所擔心,有時候多打開一些網頁,都會思考一番。

所以,體驗有什麼不同,最少讓你不會感覺到電腦衣襟見肘,不會讓你多開遊戲、網頁的時候,電腦會卡死。


LeoGo科技


我的電腦是2014年的時候配置的臺式機,當時自己不太懂,請公司裡面一個同事幫我挑選的零件,內存是8GB,因為平時都只是偶爾處理一下工作中的文件,無非就是OFFICE、PDF文檔之類的,我感覺很流暢。

現在自己業餘時間也乾點兒其他的事情,自學了Adobe相關的軟件,有PS、PR、AE等,主要就是用來做抖音視頻。這時候會覺得有明顯的卡頓情況,問了別人後才知道,可能是內存不夠用,於是我又在電腦上加了一根8GB的內存,現在剛好16GB。

說說使用體驗吧,如果電腦只是用於看視頻、瀏覽網頁、打開office辦公文件的話,其實8GB就夠了。但是要處理一些比較專業的視頻相關的東西還是需要內存大一些才會流暢。所以,我加內存的原因就是為了應付PR和AE這些對內存要求大的軟件。

現在是16G內存,用PR剪輯一些視頻,添加一些效果,或者是用AE渲染一些特效確實比以前8GB的時候要流暢很多,而且PR、AE同時打開也可以正常工作。總的來說,確實是大內存會顯得優勢明顯很多。

雖然說內存越大越好,實際上如果你平時用不上的話也是浪費。就像我現在這個配置,如果不剪輯視頻的話,平時富餘的內存也都是10多GB,只有在打開AE、PR這樣的軟件時候才會佔用更多內存。

現在大多數人使用電腦的場景中,都不會使用到對內存、處理器要求很高的軟件,最多也就是玩遊戲。所以在配置電腦的時候還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比較好,不必太過追求大內存,需要的時候在添加即可,現在市場上內存價格也不是很貴。


碼農聊科技


說實在的其實沒什麼體驗,完全取決於你做什麼工作玩什麼遊戲

先說一下我的電腦吧,我的電腦是今年剛配的,真的就是一臺入門級的電腦,300W的電源,B450的主板,2200G的處理器,8GB的內存,因為這些現在完全滿足我的需求。

因為平時也沒什麼特別需要吃內存的文件或遊戲,因此根本就感覺不出來是什麼感覺只能說唯一的感覺就是沒有感覺,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沒有感覺其實才是最好的感覺,因為這個電腦他就這麼快了,你讓他再快也快不到哪裡去了,我玩的遊戲又都是小遊戲,一個QQ飛車,一個LOL能吃多少內存,8GB都吃不滿何況是16GB呢。

我的電腦也都是一些小程序,沒有什麼Ps,Pr,AE之類的,如果那天想要學的話我當然也會再添加一根內存條的。


徐向晚


裝機的時候配了6700k 8g*2,後來又搶了首發的gtx1070,就這樣用了有3年。前段時間腦子有坑把內存換成了16G*4,內存使用率基本在3%左右浮動。

說實話我一點區別都感覺不到。我一般就是查個資料啥的。完全浪費,就偶爾做做實驗64G也不夠用,但這種情況一年沒幾次。


糊裡不糊塗a


我是一名數碼愛好者,平時喜歡搗鼓數碼產品,有事沒事就會去升級電腦的軟件和操作系統,偶爾也會升級電腦的硬件產品,目前本人有2臺電腦,一臺筆記本,一臺臺式機,平時感覺筆記本運行起來不太流暢,所以上個月就在筆記本電腦上加了一根DDR3的8G內存,加起來總共16G。


剛開始,內存加上去速度並沒有提升多少,後來我就把普通硬盤換成了SSD,SSD的型號為三星970EVO PLUS 250G(某魚上買的,價格為280元),替換完硬盤後速度明顯快多了。而且同時運行PR、PS和QQ等多個程序都不卡。

因此,電腦不流暢跟內存固然有關係,但是它跟CPU和硬盤的關係也很大,所以升級內存的時候,有必要把CPU和硬盤都升級一下。這樣才能確保整體的運行速度。

以上分享的是我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希望我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如果你們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小圖談科技


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認為

我的電腦是2014年的時候配置的臺式機,當時自己不太懂,請公司裡面一個同事幫我挑選的零件,內存是8GB,因為平時都只是偶爾處理一下工作中的文件,無非就是OFFICE、PDF文檔之類的,我感覺很流暢。

現在自己業餘時間也乾點兒其他的事情,自學了Adobe相關的軟件,有PS、PR、AE等,主要就是用來做抖音視頻。這時候會覺得有明顯的卡頓情況,問了別人後才知道,可能是內存不夠用,於是我又在電腦上加了一根8GB的內存,現在剛好16GB。

說說使用體驗吧,如果電腦只是用於看視頻、瀏覽網頁、打開office辦公文件的話,其實8GB就夠了。但是要處理一些比較專業的視頻相關的東西還是需要內存大一些才會流暢。所以,我加內存的原因就是為了應付PR和AE這些對內存要求大的軟件。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科技小時代


說實話,16G內存是怎樣的體驗我真忘了,我的電腦內存從17年開始,就上64G了。


WILL35639393


我上一臺機器配了64GB,發現根本用不到,哪怕用來跑數據,後來分配了其中32GB出來做加速緩存。最近配一臺32GB內存的機器,發現跑什麼都夠用了。內存這個因人而異吧,玩遊戲做設計16GB以上必不可少,簡單上上網辦公,8GB足矣。


波塞小東


我手頭使用的電腦的內存正好是16GB,上圖為證。你要問我有什麼體驗,說實話,除了看著爽,真沒什麼脫胎換骨的變化。

剛入手這檯筆電時,標配8GB,空著一個內存插槽,平時辦公用著也感覺不到卡頓。出於好奇,加上當時內存開始漲價,就乘它沒漲瘋之前,買了8GB內存把剩餘的插槽填上。

平時使用中,16GB內存感覺和8GB沒什麼差別。只開WPS office,打開一個word格式文件,整個電腦內存佔用4.6GB,空閒11.3GB。

隨後我打開50個網頁,每個網頁有動畫、圖片,加上原來打開的WPS office,你猜消耗內存多少?5.1GB,空閒10.8GB!也就是說,50個網頁同開只增加了0.5GB的內存佔用。要知道,平時誰會連開50個網頁,一般人也就開不到20個吧。所以平時辦公上網,8GB內存足夠了。


有大量做圖、剪輯視頻要求的,配16GB以上內存效果比較明顯,但對CPU、GPU要求也上了兩個檔次,這種配置的電腦一般是工作站,用做普通辦公是高射炮打蚊子。

其實,與其追求超大內存,不如把兩個插槽插滿,組成雙通道內存,即4GB+4GB好過單條8GB內存,會有肉眼可見的性能提升,花費也少。



魔鐵的世界


其實電腦的性能大多時候由木桶定律決定的,單純的內存容量高也不一定性能好,啥也不說了,先上我的電腦配置圖。

我的電腦是雙至強CPU,16核32線程,內存是128G的DDR3. 其他配件參考圖片。

你要說用起來什麼體驗,當然是暢快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