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體育名人館丨李森:中國首位參加奧運的女子田徑運動員

記者:姚永軍

还有体育名人馆丨李森:中国首位参加奥运的女子田径运动员

李森是中國體育史上第一個參加奧運會比賽的女子田徑運動員。湖南人與奧運會的淵源也始於李森。

李森是湖南人、衡陽人參加奧運會的先行者和實踐者。自她而始,三湘健兒開始了攀登奧運高峰的征程。

还有体育名人馆丨李森:中国首位参加奥运的女子田径运动员

獲得50米跑冠軍後,李森接受頒獎

初露崢嶸

李森,1914年出生于衡陽縣(今衡南縣)車江德新堂。3歲時其父病逝,隨母遷居衡陽,受到良好教育。李森9歲時嚷嚷著要學武術,母親雖然開明,但還是以女子不宜弄拳拒絕了。但之後陰差陽錯,姨父正好是教形意拳的,李森順理成章跟著學了這門武術。

12歲時,她以高分考上省六中(衡陽),入校不久學校舉辦校運會,李森奪得50米短跑冠軍。起初,學校老師並未關注到李森的天賦。而李森自己卻留心了,為了提高跑步速度,她專門去請教姨父。“辦法是有,但是女孩子家家的估計吃不消”姨父打量著她說出這句,可李森覺得自己能行。姨父就告知她要腰腿綁沙包增加重量練習才有效。李森照做了,每天都用此方法在湘江邊練習。又到了學校運動會時,她再次拿了短跑冠軍,校長和體育老師這才覺得李森是個不可多得的“苗子”,專門給她免去學費,列為優等生培養。

1930年,16歲的李森已經長到168釐米,身材比例逐漸凸顯田徑優勢。同年5月,湖南省第十屆運動會在長沙舉行,李森代表衡陽參賽,首登賽場的她獲得女子100米第一名和個人總分第三名。第二年的省運會她又參加了,這次她在100米中跑出15秒1的成績,相比前一年的16秒8進步不少。此外,她在急行跳遠比賽中以4.09米的成績刷新了當時的全國紀錄(當時為4米),還以7秒8的成績獲得短跑50米冠軍,名震三湘。

1932年的第十二屆省運會是李森的一個轉折點,這次,她獲得50米和200米的冠軍,並且以30秒8破了200米的記錄。拿下這麼多“第一”的李森,要想不被人關注也難。1933年,李森被“特招”進入長沙稻田女子師範學校高師部學習。

还有体育名人馆丨李森:中国首位参加奥运的女子田径运动员

被譽為“女跑王”的田徑名將李森

震驚體壇

李森在稻田女子師範學校只待了一年,本來還要兩年才畢業的她,因為體育成績和學習成績非常優異,破格考上了上海愛國女子體育專科學校。臨行前,她自比“花木蘭”給老師楊文敏寫了一首絕句:“初秋握別稻田邊,東去揚帆正少年,為向雲天抒壯志,騰身躍上木蘭船。”

在中、美、法、俄等國參加的第五屆上海國際田徑賽中,李森技壓群芳,奪得50米和100米賽跑兩項冠軍,個人總分第一名。1935年10月,她代表上海參加在上海舉行的全國第六屆運動會,不僅獲得50米、100米、200米3項冠軍和跳遠亞軍,而且打破3項全國紀錄:急行跳遠以4.98米破4.88米紀錄、50米以6秒6破6秒9紀錄、200米以27秒5破27秒6紀錄,創造了中國田徑史上的奇蹟。

李森的優異成績轟動了體壇,被譽為“女跑王”,同時1935年也被全國體育界稱為“李森年”,以表彰李森為國家體育事業所建的殊勳。當時上海各報譽她為“四木小姐”,這是因為她的名字裡有4個木字,並且加之有人稱譽她為“湘傑楷模”,這中間也包括4個木字。

还有体育名人馆丨李森:中国首位参加奥运的女子田径运动员

李森故居德新堂

柏林惜敗

1935年底,李森接到參加第十一屆奧運會集訓的通知,數九寒天都在田徑場上刻苦訓練。1936年6月,在奧運會選拔賽上她以100米13秒4的成績達標,被錄取為中國參加奧運會的正式選手。

1936年6月28日,由章士釗先生出資贊助,李森從上海出發,經過27天的漫長旅程到達德國柏林,代表中國參加在柏林舉行的第十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由於海上長途航行體力消耗過大,加之水土不服,致使在8月3日的比賽中未能獲得好成績。但是由於她是第十一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中唯一的女子田徑選手,同時也是中國體育史上第一個參加奧運會比賽的女子田徑運動員,已在史上留名。

1937年春,李森曾回長沙被聘為湖南國術館體育教師。同年秋,李森接母親一起到四川成都一所中學任教。1938年,李森和飛行員王隆德結為伉儷,婚後生下一個女兒。1942年,她生第二個孩子時,因產後大出血不幸於成都華西醫院去世,年僅28歲。

(編輯:謝丹 二審:雷昕 三審:李少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