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武汉三镇的技术力量经验,鼎立支持武汉长江新城建设

引子:长江新城总体规划方案立足国际视野、国家任务、区域责任和武汉特色,按照对标雄安新区、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求,确定的总体规划目标定位及指标体系、新城功能及职能、组团式空间布局、水环境保护及生态安全格局、蓝绿生态网络、综合交通体系等较为合理,充分体现了城市新旧动能转换、以人为本及绿色发展要求,规划内容全面、技术路线清晰、成果规范,达到了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专家组同意通过该规划,并对深化完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正文

长江新城下一步应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深化长江主轴项目建设;

坚持对标雄安新区,立足长江新城实际,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结合武汉三镇的技术力量经验,鼎立支持武汉长江新城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倾听市民意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行,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典范之城;

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打造城市水库建设生态绿城构筑城市亮点,推动武汉建设成为具有宜居品质的世界知名滨水城市。

现阶段将继续加强对标雄安新区,坚持以人为本,勇于创新,积极打造长江新城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新成就,在未来城市建设上做出新探索,为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贡献新能量,体现长江新城新担当。

长江新城的规划建设必须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标学习雄安新区,坚持

结合武汉三镇的技术力量经验,鼎立支持武汉长江新城建设

因地制宜,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围绕打造"创新名城、生态绿城、现代智城、国际友城、创富之城"的目标远景,制定严格、科学的规划方案,谨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优化长江新城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高标准布局国家多式联运枢纽、"武汉科学城"等枢纽性、功能性、引领性项目,提升武汉立足中部、服务全国、连接世界的要素集聚辐射功能。

目前,长江新城选址位于武汉中北部,有机联接主城、联贯长江主轴,且与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呈依托之势,将分近、中、远三期建设。定位上,就是要多方位考虑武汉的发展需求,高规格顶层设计“新城”亮点区块。一方面结合汉口、武昌、汉阳的技术力量、管理经验、发展规划鼎立支持长江新城

结合武汉三镇的技术力量经验,鼎立支持武汉长江新城建设

建设,注入武汉精神,打造武汉今后的世界名片;另一方面使四镇有机结合,突出各自的优势互补协作,形成组团式的发展态势。具体到地质工作上,就是要找准重大地质问题,搭建多要素城市地质工作体系与平台。除开展各种资源勘查、区域地调、水文地质等常规项目外,还要将一些前瞻性课题如地下空间规划、“垃圾围城”治理、综合管廊选线、海绵城市建设、土壤监测修复、土石方资源调配管理、地下信息三维可视化管理等纳入考量。

一小时快速交通圈可达全市

在区域结构上,长江新城将加快构建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形成环射互通,促进空、铁、水、公联运,江海直达,打造复合高效的交通新格局。

构建“双快四网”格局,形成长江新城与周边大临空、大车都、主城区一小时快速交通圈;与周边的孝感、天门、潜江等城市形成30分钟城际交通圈;与合肥、宜昌、南昌形成一小时高铁交通圈;与京津冀、成渝、珠三角、长三角形成三小时门户圈的零沟通、无阻碍的对外交通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