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坐月子不讓我回娘家?你家事真多,這月子不坐了!

表妹生了對雙胞胎,在醫院待了一週,準備回家時,舅媽和表妹婆婆掙開了。婆婆說回婆家坐月子,這是他們老家的習俗。舅媽說,婆家在農村,婆婆家屋子太簡陋,現在又是二月春風似剪刀的季節,擔心表妹月子做不好,所以,舅媽堅持讓表妹回孃家坐月子。親家母說,他們那沒有回孃家坐月子的說法,只有沒婆婆的人家才不在婆家坐月子。舅媽讓表妹回孃家,明顯是詛咒親家母。​舅媽無言以對,問表妹。表妹說,當然願意回孃家坐月子。但是,婆婆一哭二鬧三上吊,在醫院鬧了好久,擔心妹夫為難,所以還是選擇回婆家坐月子了。月子裡,表妹過的並不舒心,一來對環境陌生,對農村的生活習慣不適應。二來對婆婆做的月子餐和照顧孩子們的方法反感。還沒出月子,就已經鬧了幾次矛盾,表妹撒潑的本事也不是蓋的,鬧的全村不得安寧。村民不解,問起原因,表妹連吼帶喊地說“”為什麼坐月子不讓我回孃家?你家生個孩子事真多!這月子不坐了!“”村民好言相勸,也沒阻止表妹回家心切,舅媽只好驅車接走表妹和孩子們。婆婆自然不願意,臉色別提多難看了。當然,也有村民勸舅媽不要這麼做,他們說,在這個村子裡,就曾經有過在孃家坐月子鬧出事故的案例。舅媽不信,畢竟是老師出身,從不相信迷信,在舅媽的眼裡,孩子健康,女兒別受罪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如此,也沒阻止村民給就拿講述他們村裡的那檔子事故!


為什麼坐月子不讓我回孃家?你家事真多,這月子不坐了!

​1村民說,村子裡曾經有個小夥子,娶了外鄉的媳婦,媳婦孃家有個弟弟。結婚後,小兩口一直在城市生活,直到懷孕時,媳婦就婆家孃家串著待,沒想到提前生了,這時,媳婦正在孃家,婆家一聽,連夜去接媳婦,可是,孃家怕自己的女兒受罪,堅持留在孃家!說到這兒,村民還嘆了一口氣,目光炯炯地盯著舅媽問了句:你家有兒子嗎?舅媽回:我只有這一個女兒。村民淡定的眨巴一下眼睛:那好說!然後繼續說他們村第一個在孃家坐月子的故事!媳婦留在孃家坐月子,婆家反對,孃家堅持,兩家鬧的不可開交。月子終於做完了,但是,婆家卻堅持要小夫妻倆離婚。夫妻本沒什麼矛盾,但是,親家之間鬧的那麼兇,也只好辦理離婚了。離婚過程中,婆婆突發腦溢血去世了,孃家弟弟從外地趕回來的途中出了車禍也沒了。婚沒離成,倒落得兩家都要送走親人。村民說,有了這次經歷,村子裡的媳婦,無論多大本事,都要留在婆家坐月子,因為擔心給婆家和孃家帶來黴運!

​2舅媽年輕時就討厭封建迷信,村民這麼一說,更堅持待表妹回家了。村民見沒勸動舅媽,又補充道:我們這幾千年習俗就是這樣,如果你家沒有兄弟的可能還好一些,不然她去孃家坐月子會給兄弟帶來不順。當然,無這種習俗當然就不用在乎。舅媽一句:坐月子是女人一輩子的大事,什麼破習俗能跟這個比?我女兒自己的事當然由 她自己做主。她想在哪裡做就在那裡!事實上,坐月子已經不侷限於孃家婆家或自己家了,有些風俗也隨著人們意識提高在發生變化。坐月子是大事,與在誰家坐比起來,前者真的很重要。老祖宗留下的東西,該遵守的遵守,但是,有些事情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摒棄一切。就像表妹,最終回舅媽家坐月子,月子裡養的不錯,沒落下毛病,這比起婆家陰冷屋子,就是優勢。寶媽們,堅持一個原則:坐月子,哪裡更適合就選擇哪裡,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會落下月子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