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中東或者烏克蘭?美俄首腦閉門會晤成果公布,美媒批「賣國」

關注

日前,美國白宮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透露稱,美俄首腦赫爾辛基會晤期間,達成唯一的協議是兩國國家安全小組開展工作層面的合作。

對於美俄首腦第一次正式會晤,全球都給予了重點關注,事前就有不少專家媒體紛紛猜測兩國首腦在閉門會談期間,會達成何種交易,是涉及中東還是烏克蘭又或者其他。

但就像以前判斷的一樣,缺乏互信和談判基礎的美俄兩國,並未就一些熱點問題作出過多的討論和交易,而只是達成了一項本就有所合作的國家安全小組工作層面合作,可謂不痛不癢。

交易中東或者烏克蘭?美俄首腦閉門會晤成果公佈,美媒批“賣國”

但就是這樣一個簡單且初步接觸與合作,美國國內媒體卻好像聞到腥味的鯊魚,抓住機會群起而攻之,甚至連“賣國”一詞都被用了出來。

這就不禁讓人疑惑了,美國國內為何對與俄羅斯接觸這麼反感,以至於一觸碰就“炸”?

其實,我們從近日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對媒體問及與俄關係時,斬釘截鐵地表示“俄羅斯永遠不會成為美國朋友”的表態中可管中窺豹。那就是美國高層對俄羅斯十分敵視,黑莉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交易中東或者烏克蘭?美俄首腦閉門會晤成果公佈,美媒批“賣國”

美國國家情報機構暗中推動“敵視”俄羅斯

1991年蘇聯解體至今不足25年,很多成長在冷戰時期,經歷過冷戰末期美蘇交鋒的美國官員還未退休,且因為年紀和資歷等原因他們普遍佔據高層地位,而這其中尤以美國國家情報機構最有代表性,他們這群人因為前期主要面對的都是蘇聯和俄羅斯的威脅,所以對俄羅斯的研究較為透徹也更熟悉。

如果美國轉向與俄羅斯交好,將其他國家鎖定為主要對手,那麼這群人的知識和經驗將變得多餘,再加之年紀偏大學習新知識也更困難,所以為了保住飯碗和地位,反對與俄羅斯交好就成為必然選項。

交易中東或者烏克蘭?美俄首腦閉門會晤成果公佈,美媒批“賣國”

這也是為何我們看到,美國新首領在競選之時就屢屢受到情報機構的監視,即使上臺後也被頻頻曝出一些所謂“通俄門”的證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競選主張之一“與俄交好”,這顯然不被他們所接受。

美國國內能源壟斷集團對俄羅斯的敵視和資源地眼饞

蘇聯解體之時,因為短暫的混亂和私有化,西方能源資本財團紛紛湧進剛成立的俄羅斯,採用直接購買侵佔和扶持代理人的方式,短短數年內就掌握了俄羅斯大部分能源,可謂吃的是盆滿缽滿。但就在他們欣喜獲得能源狂歡盛宴之時,俄羅斯普大帝上臺了。

交易中東或者烏克蘭?美俄首腦閉門會晤成果公佈,美媒批“賣國”

初期因為需要俄國內寡頭的支持,以及對西方抱有一絲希望或者期待,俄羅斯也暫時的予以默認,而那段時間估計也是普大帝最受西方媒體歡迎的時期,各種吹捧之詞頻頻出現在報紙上。但好景不長,很快認清西方真面目的普大帝開始展開自己的獠牙,對國內資源寡頭進行嚴厲打擊,成立國有石油公司逐步將石油能源掌控到了俄羅斯手中。

被斷財路的西方財團自然不會甘心退出,所以這些年他們一直處心積慮的欲重返俄羅斯,而藉由其掌握的智庫、議員等不斷影響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的外交戰略決策,促使整個西方制裁敵對俄羅斯,一步一步從新獲取其龐大的資源所有權。

交易中東或者烏克蘭?美俄首腦閉門會晤成果公佈,美媒批“賣國”

俄羅斯擁有龐大的資源和國土,一旦其復甦將會重新對美國“全球霸主”地位構成挑戰

俄羅斯是當今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同時人口也達到1.445億。曾經在這片國土上更是誕生了一個與美國爭霸半個世紀的“紅色帝國”,雖然其已解體,但其遺留下的軍事科技卻被俄羅斯繼承,可以說一旦讓其復甦,那麼憑藉龐大的國土面積和資源以及不俗的軍工科技實力,將不可避免的成長為世界超級大國,所以為了防範於未然,美國必須持續不斷的進行敵視打壓,拖慢其復甦時間,甚至使其無法有效復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