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商南縣:青山花園村四支隊伍幫扶工作紀實

各界導報訊(韓仁水)陝西省商洛市商南縣青山鎮花園村,17個村民小組706戶、2039人背依文碧峰霸王寨、面臨丹江青山河散落而居,雖坐擁青山綠水,卻因資源稟賦少、人居分散閉塞、產業立地條件差而深陷貧困。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駐村“四支隊伍”正帶領著鄉親們為建設“花園新村”而戰,奔走在青山綠水變“金山銀山”的征途中……

商洛市商南縣:青山花園村四支隊伍幫扶工作紀實

產業覆蓋 讓群眾嵌在產業鏈上

花園村是青山鎮貧困程度最深的村,地域面積、貧困戶數均佔全鎮的三分之一,按期解決全村176戶貧困戶562人的脫貧問題是難啃的“骨頭”。去年以來長安大學、縣公路段、供銷聯社和鎮政府充實幹部力量與村“兩委會”組成了脫貧攻堅“四支隊伍”。工作隊在抓脫貧工作中,堅持把產業扶貧放在第一位,針對該村人均“一畝地十畝山”的村情實際,採取“六大帶動”措施,長短結合興產業、依山傍水促增收。突出龍頭企業帶動,先後引進旭初、豐源等龍頭企業,以經營權流轉、土地入股等形式,在該村川道地區建基地,發展油用牡丹、茶葉、水雜果、大棚菜440畝,涉及農戶150多戶,其中輻射貧困戶45戶;以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紐帶,吸納19戶貧困戶入社或參股,發展香菇18萬袋、中藥材100 畝、中華蜂85箱;以互助合作基金和產業貼息貸款為撬動手段,以技能培訓為跟進扶持措施,培訓貧困戶45戶,扶持產業大戶 23 戶;以股權配給帶動貧困戶收益,通過神州實業贈股、產業幫扶專項資金配股形式,扶持無勞力貧困戶18戶;通過就業扶持帶動,聯繫神州實業公司在青山辦社區工廠,介紹縣內企業、溧商協作企業就業吸納貧困人口15人;政策調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制定產業獎勵扶持辦法,由包扶單位出資10多萬元,對種養大戶給予獎補,扶持貧困戶28戶。目前全村除26戶兜底保障戶外,全部實現了1-3項產業覆蓋,其中68戶按期實現了脫貧目標。

商洛市商南縣:青山花園村四支隊伍幫扶工作紀實

訂單採購 讓貧困戶農產品有了好銷路

為了切實解決山區群眾增產不增收的問題,包扶工作隊通過積極協調,重點發展“校園訂單、企業訂單、電商訂單”三大訂單農業,為該村農產品找到了合適的銷路。包扶單位長安大學率先在商南縣開啟了“消費式扶貧”新模式,以定向招標、定點採購方式,去年10月委託商山農業公司定向採購了青山鎮的香菇、蜂蜜、雜糧等120萬元農特產品。今年5月份我縣在西安舉辦的農特產品展銷會上,青山鎮恆誠食用菌合作社又拿到了長安大學、西安科技大學各200萬元校園訂單。藉助溧商合作之機,縣供銷聯社與南京溧水簽訂了農產互展互銷協議,溧水供銷企業無想田園公司把花園村作為農特產品採購重點村,定向採購該村蜂蜜、雜糧、香菇、乾果,預計7月份溧水區門店開業後,年採購量可望達到百萬元以上。藉助眾品驛站電商平臺、供銷e家網絡平臺,先後與全村35戶貧困戶簽訂了香菇收購協議,以每斤高於市場1元價格收購香菇8噸,以每斤高於市價10元價格收購蜂蜜500多斤。今年6月份,長安大學校長赴該村為援建的“花園e家”揭牌、村民文化廣場奠基,並決定學校定期在這裡開展“電商助力山貨出山進城”專題培訓,教鄉親們“拿著手機賣山貨”。

商洛市商南縣:青山花園村四支隊伍幫扶工作紀實

旅遊配套 做足“花園新村”建設大文章

隨著商鄖路升級改造通車、丹江蓮花臺電站蓄水發電、文碧峰霸王寨景區開發建設步伐加快推進,為該村實施鄉村旅遊帶來了難得機遇。長安大學發揮自身優勢,組織規劃小組圍繞“發展旅遊產業·建設花園新村”這一主題定位,為花園村的產業發展進行了佈局。圍繞實施旅遊扶貧,打造鄉村遊線路、庫區遊配套、旅遊“後備箱建設”“三大工程”,幫助該村策劃了霸王寨修復、農旅休閒觀光、森林和水上人家培育、旅遊產品開發、人文素材整理等10多個旅遊配套項目。包扶單位縣公路段和供銷聯社通過積極爭取,實施了環境整治示範村創建項目,同時自籌20多萬元資金,免費投入工程機械,集中開展了“兩房”推進工程、基礎設施改善工程、人居環境美化工程、鄉風文明培育工程、文旅配套項目謀劃工程。通過“五大工程”的實施,完成移民搬遷73戶,危房改造43戶,4個組修通了10公里水泥路,13個組內道路硬化率達到80﹪以上,電話電視入戶率達到95﹪以上;山水林田路堤同步治理工作穩步推進,村莊、庭院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也在深入開展,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商洛市商南縣:青山花園村四支隊伍幫扶工作紀實

真扶實幫 工作隊成了百姓致富的領路人

“四支隊伍”是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中堅力量。工作隊圍繞“怎麼扶”,探索了“四個一”工作措施。首先繪製了一張花園新村建設藍圖。按照“因地制宜、產業支撐、長短結合、分戶施策”的思路,在三年脫貧計劃和年度計劃的基礎上細化了路線圖、時間表、責任書,並通過清單式銷號、過篩式糾錯、對標式整改、問效式督查,讓群眾感受到了真扶貧的決心。其次辦好一個農民教育培訓的大課堂。通過扶志立德抓教育、扶智創業抓培訓、扶勤幫弱抓典型,開展了政策理論宣講、實用技術培訓系列行動,村規、家訓入戶上牆行動,大學生、老黨員、邊緣戶、高齡老人等弱勢群體關懷行動,致富先鋒、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有效解決了動力不足、能力不強、滿意度不高的問題。其三完善一套激勵扶助機制。先後制定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獎補《辦法》,讓勤勞致富貧困戶受到褒獎。設立了困難黨員關懷、大學生幫扶、邊緣戶大病慰問三項基金,建立了“五必訪”工作機制 ,讓困難黨員群眾及時得了救助撫慰。建立了村民積分獎勵辦法,設立了愛心超市,讓參與公益活動的群眾和群眾公認的好人得到實惠。其四管好一支隊伍。包扶部門與鎮黨委聯手共建,選能人進班子、抽硬人入隊伍、以鐵紀管幹部,以黨建為引領,以績效考核為抓手,鍛造了這支17人組成的工作隊,包扶幹部已經成了全村人民脫貧致富的主心骨。

商洛市商南縣:青山花園村四支隊伍幫扶工作紀實

校對:趙梓涵

審核:海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