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窮柴火,富水缸」!到底有什麼說法?

從小在農村長大,那個時候過年過節比較熱鬧。正月十五那天,放煙花、放爆竹那是再熱鬧不過的,也是孩子們最開心不過的。

記得還是上小學的時候,村裡人開始種大棚草莓,鄉親們的日子開始富裕了。或許是手裡的餘錢多了,也或許是想圖更大的吉利,因此大人們對孩子們的格外慷慨,幾乎是想要什麼煙花就給買什麼,那一年的正月十五晚上,鞭炮聲格外響,煙花色格外亮。

農村老人常說,“窮柴火,富水缸”!到底有什麼說法?

然而就在大家歡騰熱鬧的時候,不知道從哪裡落下來的火星,點著了衚衕裡的秸稈堆,火勢迅速蔓延,整個衚衕的秸稈堆、柴草垛都開始燃燒,還燒進了一戶人家,因為他家在南屋做飯,恰巧灶門前一堆柴草。雖然全村人齊心協力,大桶小桶地往上澆水,奈何火勢太大,水也不夠用的。最後衚衕裡的柴草燒得精光,那戶人家也燒了個乾淨。

事後一些老人不斷地嘆氣,“窮柴火,富水缸”,年輕人就是不聽呀,看看吃虧了吧。那麼“窮柴火,富水缸”,到底啥說法呢?結合村裡的大火一起來看看吧。

農村老人常說,“窮柴火,富水缸”!到底有什麼說法?

窮柴火的意思。

“窮”指的是“少”,意思是灶門前的柴火要少放、不放。以前農民都是燒柴做飯的,一般情況下灶門前不會有餘柴,做一頓飯抱一次柴,用不了的清理出去。但是有時為了方便,一些人會在灶門前放些備用的柴火。這種情況比較危險,如果灶門裡的火沒完全熄滅,很容易將灶門旁的備用柴火引燃。就像受火災的那戶人家,就因為嫌麻煩,把柴草堆在灶門前,所以家底燒了個乾淨,想來也太得不償失了。

農村老人常說,“窮柴火,富水缸”!到底有什麼說法?

富水缸的意思。

“富”指的是“多”,意思是水缸裡的水要多放、灌滿。以前農民家裡很少用壓井,即使有天旱的時候也壓不上水來。所以農民會去河邊或水井挑。多數農民家裡,水缸裡都是灌滿水的。但是也有一些好吃懶做之人、年老體衰之人,水缸裡的水就比較緊張,能夠做飯洗菜就不錯了。這種情況比較危險,一旦家裡發生火災,現挑水是來不及的。還是以受火災的那戶人家為例,要是家裡的水充足,不用等著鄉親們幫,早早得就把火撲滅了。

農村老人常說,“窮柴火,富水缸”!到底有什麼說法?

正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而老人言就是老話。老話都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都是先人們經驗的總結。老話之所以能時代流傳下來,是有一定的實用性的。“窮柴火,富水缸”,正是這樣一句老話。

由此可見,農村老話是值得我們去了解、去傳承的。對此大家怎樣看待呢?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