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沈艷談網絡借貸行業現狀:大部分問題平台是市場正常出清所需

近期網絡借貸行業籠罩著較為負面的市場情緒,這體現在北京大學金融科技情緒指數與金融科技關注度指數雙雙降至低谷,新增問題平臺規模以及老平臺所佔比重都有所上升。

對此,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IDF)副主任沈豔認為,目前集中出現的問題平臺,很大部分是市場正常出清所需,同時某些媒體不準確和過度渲染的報道放大了市場的悲觀情緒。因此,網絡借貸市場的未來前景,首先取決於監管、投資人、借款人、出借人和平臺、媒體和社會公眾對網絡借貸的認知。監管部門需要統一標準,儘快將一部分符合資質要求的平臺納入監管框架並支持其規範發展。媒體在報道的準確性、客觀性、公正性等方面也需要加強自律。惟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提振信心,走過艱難時刻,網絡借貸行業方能撥雲見日,迎來規範健康的發展期,為支持中國的實體經濟貢獻力量。

提振信心,撥雲見日

促進網絡借貸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by 沈豔

雖然當前月度新增問題平臺數量不是歷史最高,但是中國網絡借貸發展烏雲壓頂山雨欲來,有把過去表現還比較好的平臺拖垮的傾向。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首先,北京大學金融科技情緒指數在2018年7月15日跌到了歷史最低位。2013年1月到2016年底,該指數的平均值為-5,即媒體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新聞報道情緒基本處於平和狀態。2017年至今,該情緒的均值為-157,而最近四周(6月24日,7月1日,7月8日,7月15日)的情緒指數分別是-304, -458, -414, -639。這種負面情緒的嚴重程度前所未有。

其次,北京大學金融科技關注度指數也在同期達到歷史新低。 該指數將2013年1月13日的基準值設定為100,最近四周指數值分別是468,532,321,168。在2015年底e租寶事件爆發後,情緒指數也曾經達到當時的新低,但是媒體更傾向於將e租寶事件解讀為孤立事件,對互聯網金融的樂觀和質疑情緒同時並存,關注度仍然在走高。而目前關注度指數和情緒指數雙低的現象,體現出交鋒觀點在減少,媒體更傾向悲觀解讀行業未來的趨勢。

第三,新增問題平臺多是老平臺。根據網貸之家數據,2017年退出的主要還是生存能力在一年左右的平臺,到2018年,倒下的新增問題平臺平均運轉約兩年。其中,2018年6月新增的63家問題平臺的平均運轉了705天,而7月上旬新增的45家平臺平均壽命是891天,比六月多了半年多。

第四,新增問題平臺的規模在變大。 2018年7月新增的45家問題平臺的平均註冊資本金達到5000萬元,已經大於正常平臺的平均註冊資本(截至2017年3月的正常平臺平均註冊資本金為3000萬元),這和2016年時觀察到的問題平臺主要是小平臺的特點不同。

第五,新增問題平臺的出現有跡可循。比對2018年7月二十多家可與歷史數據匹配的問題平臺在今年2月時和正常平臺之間的差異可以發現,在平臺成為問題平臺前五個月,這些平臺的資金淨流入顯著為負;另一方面,在問題平臺交易量平均規模為正常平臺交易量平均規模43%的情況下,問題平臺借款人數僅為正常平臺借款人數的6%。 資金淨流入少、借款人數少等都說明平臺在出問題前相當一段時間內資產端和資金端都存在枯竭現象,出現問題並非偶然。

當前市場情緒低落真的標誌網絡借貸行業的嚴冬到來了嗎?筆者不同意這樣的判斷,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目前網絡借貸市場總體規模還小,目前網絡貸款餘額規模為正規金融機構貸款餘額的1%左右,根據北京大學數字金融中心的研究,網絡借貸市場的風險尚不足以觸發系統性風險。

其次,目前集中出現的問題平臺,很大部分是市場正常出清所需。北京大學數字金融中心的研究表明,我國網絡借貸是在經濟發展水平仍然較低、監管相對寬鬆、沒有完善徵信系統、沒有對相關業務詳細統計、民眾習慣剛性兌付的情況下,大量個體投資人對大量個體借款人間展開的借貸業務。由於網絡借貸支付成本高、不少平臺沒有足夠多的投資人和借款人、大部分平臺輕風控且大數據分析能力弱等因素,該行業開始出現資金池,拆標打包、自動投標和債權轉讓等原本可以提高網絡借貸效率的方式出現異化;平臺偏離信息中介定位、依靠新投資人來補償舊投資人的龐氏騙局普遍存在。不少平臺是假借互聯網金融名義集資詐騙的偽互聯網金融。

當監管部門明確和強調信息中介定位後,偽互聯網金融平臺將無法繼續採用通過新投資人來還舊投資人的模式而出現經營困難,退出市場是正常現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有平臺以各種方式退出。

第三,不準確和過度渲染的報道放大了市場的悲觀情緒。一方面,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熱潮中,一些實際為非法集資或者線下理財的公司也宣稱自己是網絡借貸平臺;當這些機構出現問題時,一些媒體按照他們屬於網絡借貸平臺來報道,這就誇大了互聯網金融行業遇到的困難。另一方面,一些媒體報道有過度渲染了負面市場情緒,例如,平臺出現提現困難等問題,就用“暴雷”、“雷潮”等詞,另外,對於涉及金額大小則採用累計交易量而不是待還金額等指標來渲染問題嚴重性以吸引眼球。更有甚者,一些自媒體還通過寫負面文章來挾持網絡借貸平臺,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但是最後不可忽略的是,市場情緒波動較大的一個原因是監管政策不明朗。監管部門延期備案的初衷可能是逐步緩釋存量風險,但市場和公眾缺乏相對權威的信息來區分好平臺和問題平臺,因此傾向於將個別問題平臺的問題,解讀為整個行業的問題。

網絡借貸市場的未來前景,首先取決於監管、投資人、借款人、出借人和平臺、媒體和社會公眾對網絡借貸的認知。我們認為,儘管市場出現一些低迷,但還是應該認識到,網絡貸款業務具有特殊的普惠金融的價值,為個人、個體戶甚至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彌補了傳統金融機構服務不足的問題。部分網絡貸款平臺在利用數字技術解決金融決策中獲客難和風控難方面積累了好的經驗。應當相信,備案延期的目的不是要一刀切,不是要消滅整個網絡貸款行業,而是特別審慎地識別出符合資質要求的平臺。通過引入新的監管框架,有序整治網絡貸款行業,消除不規範、高風險的業務模式,讓規範、符合資質要求的平臺健康發展。

其次,如果上述判斷正確,就需要監管部門統一標準,儘快將一部分符合資質要求的平臺納入監管框架並支持其規範發展。在監管備案延期的情況下,可以先採用白名單等制度,幫助公眾將優質平臺和問題平臺做一定區隔,形成穩定預期,避免投資人因恐慌導致全面擠兌、借款人因想賴賬而故意逾期、一些平臺想逃避責任而故意宣稱自己是問題平臺。

第三,鑑於媒體情緒對於市場發展有顯著影響,媒體在報道的準確性、客觀性、公正性等方面也需要加強自律。對於發佈相關虛假、失實報道,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有關部門也應追究相應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責任。

最後,要走過過去的野蠻生長,進入規範健康的發展就必然有陣痛期。但是對於有過硬風控技術、有服務實體經濟業績的表現良好的合規平臺,相信經過這段時間的洗禮、在獲取備案之後,將能撥雲見日,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此仍需提振信心,走過艱難時刻,為支持中國實體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獨特的力量。北大沈豔談網絡借貸行業現狀:大部分問題平臺是市場正常出清所需

(本文感謝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博士後李蒼舒和博士生王靖一優秀的助研工作,感謝黃益平教授的建議。作者文責自負。本文首發於財經網未名湖數字金融評論專欄)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IDF)是由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等機構於2015 年發起成立的學術研究機構。中心是北京大學的二級機構,掛靠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心致力於開展數字科技、普惠金融、金融改革等領域的學術研究,向社會提供權威的科研成果,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服務於金融行業的發展和監管。

近期文章精選: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立於2008年4月12日,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非官方、非營利性金融專業智庫平臺,專注於經濟金融領域的政策研究與交流。

CF40旗下有四十人和新金融兩大實體型智庫系列,分別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發展基金會、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此外,CF40與國家開發銀行、清華大學、絲路基金、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共同發起成立了“絲路規劃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開雙週圓桌會議、金融四十人年會、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等百餘場閉門研討會,開展課題研究近30項,出版週報、月報、要報、《新金融評論》以及經濟、金融類專著共計100餘冊,受到決策層領導重視和經濟金融界人士高度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