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金融科技緩解小微企業貸款難,行得通嗎?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羅納德·麥金農教授(Ronald I. Mckinnon)在第一本著作《經濟發展中的貨幣和資本》一書中首創金融壓抑理論,併成功地分析了金融壓抑的危害,成為金融發展理論的奠基之作。

在中國,中小企業、三農等領域中“貸款難、貸款貴”正是金融壓抑的表現形式。受益於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正在實體經濟領域內探索。當互聯網金融備受質疑之時,金融科技扛起“金融創新”的大旗掙扎前行。無論是傳統金融業還是互聯網科技業都在切實圍繞金融的本質進行創新。

指望金融科技緩解小微企業貸款難,行得通嗎?

“從業機構如何發展金融科技才能更好地助力實體經濟呢?我認為,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8月24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員部、培訓部主任李倩在由經濟觀察報、《中國金融》雜誌、經濟觀察研究院、新金融家聯盟共同主辦的2018新金融大講堂上表示,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科技職責所在。金融科技公司應把握髮展金融科技的出發點、找準發展金融科技的切入點、堅守發展金融科技的生命線,並構建發展金融科技的朋友圈。

金融科技出發點

金融科技(Fintech)在中國的發展主要由兩類機構推進。一是銀行類金融機構,一是互聯網科技公司。

銀行發展史就是不斷迭代的創新史。招商銀行於1997年推出網上銀行“一網通”,打開中國銀行業探索網上銀行之路。在2000年之前,中行、建行、工行等相繼推出網上銀行,開通網上支付、網上自助轉賬和網上繳費等業務,初步實現在線金融服務。2013年,北京銀行、民生銀行率先成立直銷銀行,開啟國內直銷銀行的新時代。

目前銀行類金融機正通過App與用戶完成更自然的交互,銀行APP已實現用戶在線支付、申請貸款、在線審批、在線提款、在線還款、隨借隨還循環使用等,不僅可滿足借款人的資金需求,也可有效降低利息成本,增加客戶還款意願,並可增加銀行對借款人信用的瞭解,從而形成借貸雙方良好互動。

互聯網公司的金融科技(Fintech)探索雖晚於金融機構,但步伐更快,也更深得用戶青睞。

2004年支付寶開始運行,2006年宜信成立,2007年拍拍貸開辦業務。2013年餘額寶上線,中國的金融科技真正開啟高速發展的階段。其中,支付寶、微信等App已可以為用戶提供支付、理財、借款、保險等金融服務,也可以提供出行、娛樂等生活服務。

“由於我國徵信體系不發達等原因,小微企業的經營性貸款和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費貸款往往難以達到傳統金融的要求。而P2P顯著降低了借貸雙方的信息蒐集成本,超越了傳統社會的熟人借貸模式,突破了傳統金融機構不利於小微借貸的侷限,部分滿足了個人消費和小微企業貸款需求,同時也拓寬了大眾理財的渠道。”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盛松成稱。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所和宜信宜人貸聯合發佈《網貸服務實體經濟》顯示,網貸在服務小微企業、三農等群體方面的實踐成績斐然。截止到2017年末,網貸行業向小微企業累計提供了超過2萬億元的貸款。

李倩指出,金融科技公司一方面應著眼於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結合機構自身優勢和市場定位,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過程中發掘有效需求,在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等新增長點的培育過程中提供優質服務,把金融資源合理高效地配置到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另一方面,應緊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抓住小微客群“缺信息、缺信用、缺抵押”的根本癥結,踐行數字普惠金融理念,注重運用數字技術增強普惠金融服務精準性和匹配性。

“也就是說,我們應該用這些技術重新構造一套獲客和觸客體系。”李倩稱。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沈豔、李蒼舒所著的《網絡借貸風險緩釋機制研究》顯示,我國中小企業和個人“貸款貴、貸款難”,主要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導致正規金融機構從他們中識別合格借款人的成本較高。因此,正規金融機構的業務對象主要是前20%的優質借款人。對網絡借貸平臺來說,正規金融供給不足為其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但如何從後80%的借款人群中遴選相對優質借款人、給出合理風險定價,則是他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由於借貸兩端都以自然人為主,但投資人識別合格借款人的成本很高。除了不少投資者缺乏足夠專業的能力以外,大批個人和中小企業沒有完善的徵信記錄也是重要原因。沒有徵信記錄的借款人違約成本低,打擊了風險自擔投資人的投資意願。

堅守發展金融科技生命線

8月27日,中國政府網發佈消息稱,8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主持召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專題會議。會議聽取了網絡借貸行業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和防範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情況的彙報,研究了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有關舉措。

會議指出,網貸領域和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整體可控。下一步,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政策的節奏和力度,處理好短期應對和中長期制度建設的關係。做好網貸風險應對工作,要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各部門間的分工和責任,共同配合做好工作。要深入摸清網貸平臺和風險分佈狀況,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施策、務求實效。要抓緊研究制定必要的標準,加快互聯網金融長效監管機制建設。

“由於網絡空間的開放性和互動性,金融科技創新可能帶來業務、技術、網絡、數據的多重風險疊加,對金融安全和穩定產生更大的衝擊。因此,確保安全永遠是金融科技發展的生命線,防控風險永遠是金融科技從業者的必修課。”李倩認為,在發展金融科技過程中,必須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要求,將風險管控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風險管控安排與產品服務創新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推進,主動建立健全風險管理、合規管理、應急處置、內部控制等業務管理制度,切實完善數據保護、運行監控、態勢感知、災難恢復等安全保障措施,使金融科技創新可能帶來的各類風險處於可管、可控、可承受範圍內。

雖然監管強調,P2P扮演著信息中介的角色。但是長期以來,我國金融市場踐行“剛性兌付”,此前P2P平臺為吸引資金,或明或暗承諾剛兌,實質上成了信用中介。

“在信用中介職能方面,P2P目前還遠遠不如傳統金融。”盛松成表示,一是風險信息不完備。大數據僅涵蓋線上數據,線下數據的獲取主要還得靠傳統手段,而P2P所面對的貸款人一般都是小微企業或個人,針對這部分群體的徵信體系還遠未完善,經營狀況、信用風險等關鍵信息難以獲取。二是風險控制手段不如傳統金融。目前大部分P2P風險控制所依靠的房產抵押、風險調查等手段與傳統金融所採用的手段大同小異,而風險控制程度遠不如傳統金融。有些平臺甚至將風險調查外包。此外,P2P平臺的風險補償能力也很不足。

混淆了信息中介和信用中介,使P2P平臺成了金融風險管理的薄弱環節。當前P2P網貸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自6月起,全國已有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多地數百家平臺發生風險事件。在監管及市場的共同努力下,這股P2P行業非正常退出海嘯正在退潮,8月中旬以來,全國風險事件數量正在降低。

“金融業是一個長週期行業,一項有生命力的金融創新應經歷完整的經濟週期和金融週期的檢驗,而當前一些數字技術呈現明顯的加速迭代趨勢。這種可能出現的週期矛盾,要求我們把金融科技創新放在一個更長的週期內去觀察和檢驗,不能只關注技術應用的短期效應,而忽視金融風險發生的滯後性。”李倩稱。

構建發展金融科技朋友圈

“引領創新的,是金融;決定創新的,是教育。”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其著作《世界是部金融史》中表示,從底層走到最高端,僅靠勤勞、勇敢、智慧,沒有可能。唯一的方法,就是創新。創新一種新的產品,一種新的理念,甚至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這是捷徑,也是唯一的途徑。

自金融科技快速運用於金融領域後,每一位中國人幾乎都可以僅通過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享受到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務,如借貸、理財、保險等;以及與金融服務相關的非金融服務,如出行、購物、娛樂等。

各類金融機構及金融科技機構正試圖構建金融服務新生態,通過與外部機構(包括監管機構)開展用戶共享、信息互通、能力協同等合作,推進金融服務場景創新與拓展,並以更加突出網絡化、線上化、移動化為主要合作方式,更加突出用戶、信息等優勢資源的互補和共享,實現金融服務與用戶關鍵場景的無縫對接與嵌入。

“金融業的發展是金融科技與改革開放雙輪驅動的結果。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產生新的業務模式、應用、流程、產品,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及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帶來了重大影響。”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認為,科技創新下的金融創新不再是簡單升級,而是模式銳變。但金融科技的可持續發展應當建立在監管環境、法律體系、技術標準等多方面基礎環境協調發展之上。

當前正處於開放、聯動、共享的信息化時代,金融體系日益呈現出主體多元、業態多樣、高度關聯的生態系統特徵,封閉式、割據式的經營發展思路已經很難適應時代要求。

李倩認為,這要求一方面,要注重“修煉內功”,發揚精益求精、久久為功的金融工匠精神,與時俱進地對治理結構、管理模式、運營機制進行適應性調整,有效解決當前可能存在的創新容錯不足、激勵不相容等管理機制問題。另一方面,也要善於“藉助外力”,把金融科技生態圈建設好、維護好、發展好,運用市場化手段,探索更多合規可行的金融科技同業和跨界合作模式,真正實現“1+1>2”的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效應,共同滿足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的多樣化多層次金融需求。

轉自經濟觀察網

指望金融科技緩解小微企業貸款難,行得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