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有膽敢後退逃跑者,殺;有膽敢破壞治安者,殺

小說:有膽敢後退逃跑者,殺;有膽敢破壞治安者,殺

“七·七”盧溝橋事變已經過去一個月了,地處華北的山西雖未有戰事,但戰爭的陰影卻如一滴濃黑的墨汁滴落在一碗清淺的水中一樣逐漸漫洇,尤其是地處平綏路東端的戰略要地南口的陷落,則更加重了人們的恐慌,一時間,謠言四起,乘亂紛紛。

在忻口以北約10公里處有一個小村子,叫中泥河村,屬於崞縣(今原平市)地界,村子東臨北同蒲公路,這幾日不時有軍隊由南往北開拔。

村外的公路旁有一條不知名的小河,此時,往日細若遊絲的河水已變成了一個爛泥潭,一輛馬車正陷入其中,車上的十來名士兵非但不下車幫忙,反而在車上嘻嘻哈哈地看熱鬧。趕車的車伕滿臉冒汗地揮舞著鞭子已經連試了幾次,無奈由於車子負重太多,輪子陷得太深,每次眼看掙脫泥坑,但最終功虧一簣。

幾名看熱鬧的百姓有些看不下去了,說:“喂,當兵的,下去推推不就成了。”

車上的一個士兵聞聽立馬瞪大了眼睛,呵斥道:“滾一邊去,小心把你套進車上去。”

幾個百姓一聽嚇得閉了嘴,再也不敢出聲。

車伕正感到愁腸百結,不知如何是好時,猛聽得一個乾脆的聲音傳來:“老漢,我替你趕車。”

這時,只見從村路上槖槖槖地走了一個五十多的拾糞小老頭。只見這個小老頭個頭不高,頭戴一頂舊瓜皮小帽,上身穿一件發白的汗衫,下身一件發灰的褲子,腳上一雙不知走了多少路的踢死牛鞋,整個一標準的老農打扮,看不出有啥不凡之處。但從神情上看,卻透著一種沉穩,一種淡定,少了幾份老農的卑微與畏縮。

車伕見有人替他趕車,樂得休息一會兒,忙把手中的鞭子遞給小老頭,道了一聲謝:“謝謝老哥。”

只見小老頭放下手中的糞筐,接過鞭子,那抖動的鞭子在空中猛然一個炸響,猶如槍聲一樣脆響,連說:“好鞭好鞭。”然後對車伕說:“退後退後。”待那車伕退後約一丈許,小老頭猛然揮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抽向滿車的士兵。霎時間,受到鞭打的士兵逃得乾乾淨淨,那馬一用力把車拉離了泥坑。

回過神來的士兵個個怒不可遏,尤其是臉上捱了鞭子的幾位,那鞭痕猶如一條條*的蚯蚓一樣顯眼,銳利的疼痛迅疾擴散到全身,霎時把體內的無名之火“轟”地一下點燃。

“反了反了,敢打老子,活得不耐煩了。”

一干士兵抄起搶來就要撲上來,小老頭見狀,口中大罵:“不成器的東西,我老張替閻百川(閻錫山字百川)管管他手下的兵。”嘴裡罵著,手裡卻不停,“叭叭叭”的鞭聲中,十來個士兵竟無一人近得身來,有幾個甚至被抽得連槍也拿捏不住掉在地上。這下捅了馬蜂窩,為首一人罵罵咧咧的竟然拉開槍栓就要射擊,嚇得旁邊的車伕臉色蠟黃,一屁股坐在地上,上下牙齒得得得地連話也說不出來。旁邊圍觀的百姓也一下子炸了窩,邊逃邊喊:“晉綏軍殺人哩,晉綏軍殺人哩。”

危急當中,小老頭卻不慌張,只是臉上湧起一種無名的怒意,手中的鞭子彷彿長了眼睛一般,如影隨形,一鞭惡狠狠地抽向拉栓的士兵,那士兵猛不提防,“呀”地一聲槍支落地。其他士兵見狀,體內的兇悍驕橫立現,紛紛拉動槍栓,眼看一場殺戮就要發生。

雙方正在鬧得不可開交時,一輛吉普車“吱”地一聲停在眾人面前,從車上跳下一位身穿校官服的中年軍官,只見這人大喊一聲:“住手。”雙方立馬停頓下來,中年軍官不怒自威地問亂哄哄的士兵:“咋回事?”

捱打的士兵紛紛惡人先告狀:“長官,這灰老漢無故毆打我們。”

中年軍官一聽火大了,心想哪裡來的山野匹夫這等可惡,竟敢毆打軍人,當真是老壽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煩了,遂轉過身來沉聲呵斥:“你可知罪?”

此時背對著軍官的小老頭慢慢轉過身來,用威嚴的目光直視著比他高半頭的軍官。軍官看了半晌,腦子裡忽然閃過一個人名來,臉上的表情變了幾遍,最後驚駭充斥了滿臉,用手指指著小老頭結結巴巴地說不清楚話:“你你你,你是張……”小老頭見軍官就要點破,忽然孩子般的眨了幾下眼算是承認自己的身份。軍官得到暗示,馬上做了一個任誰也想不到的舉動,從小老頭手裡接過鞭子來,惱怒地抽向身邊圍過來的士兵,一邊打一邊氣急敗壞地罵:“不長眼的東西,晉綏軍的名聲都叫你們壞了。”

在噼裡啪啦的鞭聲中,不知因何捱打的士兵委屈地又跑了,臉上寫滿了不解,不知道今天走了什麼黴運,接二連三地挨鞭子,尤其是挨長官的鞭子,我們也沒招惹你啊,就算是替老百姓出頭也用不著拿我們出氣啊,更何況是一個素不相識的鄉下拾糞老頭。打完了,中年軍官走到那小老頭跟前,兩腿一併,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大聲說:“卑職34軍196旅上校參謀谷泰向張將軍問好,請將軍恕罪。”

小老頭見狀,只是淡淡地說了句:“消受不起。”

中年軍官聽了此話訕訕地放下手。向圍過來的士兵介紹道:“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士兵們吵吵嚷嚷地說道:“誰呀?不就是一個拾糞的鄉下老頭嗎?”

“瞎了你們的狗眼,他就是前晉南鎮守使張培梅將軍,連閻長官還讓他幾分哩,何況是你們。”

幾個知道張培梅事蹟的老兵一聽立馬嘴張得老大,眼裡盡是恐懼之色,都不由自主摸摸自己的脖子,慶幸自己還活著。聽說這個張培梅是辛亥革命時的同盟會會員,與閻長官是拜把子兄弟,在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學習,與如今的國家領導人蔣中正還是同期同學。張培梅帶兵打仗殺伐果斷,在當晉南鎮守使時,軍隊駐紮在洪洞,當地人常常欺負張培梅的軍隊。有一天,有個賣蕎麵碗飥的商販誣陷一名士兵,非要說吃了他的碗飥不給錢。當時正趕上張培梅巡視,張培梅問明瞭情況,對這位士兵說,家裡的一切我會照顧,你放心好了。然後當眾用刀剖開這位士兵的肚子,當眾檢驗,結果這位士兵胃裡根本沒有什麼蕎麵碗託。當時那個誣陷士兵的小商販見鬧出了人命,嚇得屎尿齊流,這當兒,張培梅下令將誣陷士兵的小商販用鍘刀鍘了,將頭掛到洪洞縣城牆上。從此,洪洞一帶的人嚇得落了膽,連小孩哭得止不住,大人只消說一句張培梅來了,小孩立竿見影止住了哭。在第二次直奉大戰時任總指揮,出兵石家莊,因手下龔鳳山、劉樹藩兩位團長自恃是閻錫山的親信不聽號令,一怒之下先斬後奏,將兩位團長梟首示眾,由此得罪了閻長官歸隱鄉里,乖乖,遇上這樣一個殺神,挨幾鞭已是萬幸。聽說閻長官當時還派自己的老父親腆著老臉極力挽留張培梅,無奈張培梅性子犟,死活不當官。閻長官為了顯示自己的大度,至今還保留著張培梅的中將軍銜,每月還給著餉銀呢。

事態已經平息,接下來的就好辦了,尤其是經旁邊幾個百姓的添油加醋,將張培梅說得快成了閻王爺了,捱打的士兵和後來經過的士兵滿是敬畏,一口一個張將軍的叫得歡快。

問明瞭這撥當中數一個班長官職最大,張培梅指著這個班長說:“你,留在此處,凡過往車輛,統統讓士兵下車方可過河。”

“是。”

被點到的這位班長屁顛屁顛地站在路邊行使起自己的職責來。

谷泰知道眼前的張培梅消了氣,放下心來。他太瞭解張培梅了,這個倔老頭六親不認,犯到他手裡不死也得脫層皮。在第二次直奉大戰中被殺的龔鳳山就是自己的上司,當時,自己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連長,那掛在電線杆上不肯閤眼的血淋漓的頭顱至今猶如一根刺深深地紮在自己的心裡。想想,龔團長是閻長官的五臺老鄉,平時很得閻長官的信任,連這樣的人張培梅都敢殺,試問,除閻長官外哪個不敢殺?

谷泰收回自己的思緒,謙遜地問了一句:“國難當頭,不知張將軍有何打算?”

聽到軍官的問話,張培梅抬頭眯著眼望了望頭頂明晃晃的太陽,自言自語了一句:“看來老張又得出山了。”說完,也不管一旁侍立的軍官,挎起地上的糞筐,自顧自沿著來路橐槖槖地走了。

等張培梅走遠了,谷泰的副官才低低地說了一句:“真是個怪老頭。”

本文來自小說《 》第一章,關注小說可直接加入《 》。

更多免費小說 點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