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小小的火》:規劃好的人生與即興的人生,你選擇哪種?

永遠記得,你呼吸著的每一個瞬間,都應該去過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伍綺詩《小小小小的火》

伍綺詩的《小小小小的火》沒有讓人失望,極端的信念、熾熱的情感、矛盾的撞擊、選擇的重擔……都讓人心碎不已。這把小小小小的火,如星星燎原,把一切都燒得乾乾淨淨。然而,我們不能確定,在廢土上重生的是茁壯的枝條,還是破碎的幼苗。

《小小小小的火》:規劃好的人生與即興的人生,你選擇哪種?

烏托邦

故事中的西克爾高地是一個典型的烏托邦:城市井井有條,充滿秩序;人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這座城市的座右銘是:“經過規劃的才是最好的”,居民們也相信,任何事物都可以,也應該被規劃,就連房屋的牆壁該油什麼顏色都有詳細的規定。

作為土生土長的西克爾高地人,理查德森太太更是對這種理念堅信不疑,信奉人生必須經過規劃才是成功的;儘管她樂善好施,但在她狹隘的人生觀裡,只有非黑即白,也無法忍受不守規則的事,或人。小女兒伊奇,正是她所無法忍受的。

夏日的某一天,伊奇終於崩潰了,一把火燒了自家的房子,所有人都說她瘋了,然而,這把小火苗似乎並非憑空出現,而是曾深深埋藏在理查德森太太的內心,然後變成一隻小鳥飛到了伊奇身上。伍綺詩繼續用懸疑、細膩的筆觸,描寫著最平常不過的家庭生活,開篇的一把火引出了後面更為劇烈的故事。

《小小小小的火》:規劃好的人生與即興的人生,你選擇哪種?

挑戰“真理”

理查德森家新來的房客徹底顛覆了這個沉迷於烏托邦的一家人的生活。米婭是一個流浪藝術家,獨自帶著十五歲的女兒珀爾,居無定所。每當完成一個項目,她就會遷移到另一個地方尋找靈感,似乎藝術才是她人生的全部。她就像一把火,隨意地燃燒她的人生。

因此,在理查德森太太眼裡,米婭就是一個典型的不守規則,不做規劃的人。然而,米婭的出現打破了伊奇身上的種種束縛,彷彿給她插上了自由的翅膀,當伊奇闖禍之後,米婭會問:“你打算怎麼辦?”而不是“你應該這樣做,或者你不應該這樣做。”

米婭也影響著理查德森的大女兒萊克西。作為一個母親,她深知拋棄骨肉的痛楚,因為自己曾差點兒走上那條讓她後悔不已的路。因此,她告訴墮胎後痛心懊惱的萊克西:“雖然你會一直為今天的事情傷心,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做錯了選擇,它只是你不得不揹負的重擔而已”。我們無論做什麼選擇都會身負重量,不管怎麼做,都無法減輕這份重擔。

另一方面,米婭的女兒珀爾也走進了理查德森一家的生活,他家的兩個兒子同時迷上了珀爾,只因在西克爾高地,沒有一個女孩像珀爾那樣自在,那樣隨性,那樣與眾不同。他們迷上的除了珀爾身上不帶化妝品的清新氣息,還有自由的味道。

米婭和珀爾一次又一次無聲地挑戰著理查德森一家篤信的真理:安穩、美好的人生必須經過嚴謹的規劃。小火苗在慢慢萌生,閃動,噼啪作響,似乎隨時能把一整片草原燃燒殆盡。

《小小小小的火》:規劃好的人生與即興的人生,你選擇哪種?

導火線

全書中,伍綺詩花了較多的筆墨在貝比和麥卡洛太太爭奪女兒小米拉貝爾(周美玲)撫養權的故事上,而這件事也讓理查德森太太和米婭的矛盾上升到白熱化。米婭支持貝比(中國籍),她是美玲的生母,一開始無力撫養女兒,把她丟棄在消防局。後來消防局把嬰兒送給不能生育的麥卡洛夫婦;現在,貝比決定要回自己的女兒。

很明顯,理查德森太太選擇支持麥卡洛夫婦,除了麥卡洛太太是她的好友之外,她更覺得,小孩子應該在安穩、富足、有規劃的環境中成長,而像貝比那樣,過著狼狽不堪,溫飽不足的日子,是無法做一個“稱職”的母親。兩方人馬就此展開了激烈的調查,周旋,爭奪。

何謂“稱職的母親”?雖然法庭最終把撫養權判給了麥卡洛夫婦,然而,貝比卻在一個人們熟睡的晚上,偷走了女兒並帶回了中國。而那個已經熟悉了麥卡洛夫婦養育生活的一歲嬰兒,面對貝比的異常舉動,卻沒有一句喊叫,而是平靜地、溫順地,埋在母親的體溫裡安然酣睡。

血濃於水,這是我們一直堅信的道理。在血緣和愛的熾熱下,無論身處的地方有多黑多冷,小孩都能分辨出母親是哪個。撫養權爭奪戰的故事跟伊奇的叛變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理查德森太太一氣之下趕走了米婭母女。誰知道,她趕走的,除了即興生活的米婭,還有身上帶著火苗的小女兒伊奇。

《小小小小的火》:規劃好的人生與即興的人生,你選擇哪種?

一把小小小小的火

米婭臨走前,給理查德森家的每一個人留了一張照片,這是屬於他們的照片。每張照片上都隱隱約約透露著他們最隱秘的內心,只有他們自己才認得出照片中隱藏的暗語。伊奇提前拿走了屬於她的那張照片;她很清楚,她要什麼,不要什麼。不要的,她一把火燒了,要的,她憑著僅有的信念,一路追尋到底。

理查德森太太此時才明白,她究竟失去了什麼。除了被燒成灰的房子,她失去了女兒,失去了本在自己身上的翅膀。她的照片是一隻鳥籠,裡面躺著一根金色羽毛,籠子上有個破口,彷彿是裡面的小鳥衝破了鳥籠飛走出去。理查德森太太不確定,她是那隻衝破籠子的小鳥,還是那個束縛小鳥的籠子。

從此,這把小小小小的火,隨著伊奇,飛向了自由。而理查德森太太,在以後的日子裡,在擁擠的人群中,在陌生的面孔上,將會一直尋找那縷曾經屬於自己的久違的小火苗。

《小小小小的火》:規劃好的人生與即興的人生,你選擇哪種?

《小小小小的火》讓人在閱讀和呼吸的瞬間,不知不覺往心裡埋下了小小的火種。很多時候,我們像米婭一樣,大膽追尋自己想要的人生;但也有一些時候,我們不得不為自己做規劃,尋找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