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三步調出照片整體框架

後期處理的步驟,一般是如何的呢?

有的朋友,拿到照片以後,往往無從下手,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始搞。其實,歸根結底,還是由於思路的問題,或者是說,基本原理的掌握,還不是很熟練。

那麼,我下面,就用最簡單的幾步,來給大家演示,如何把一張照片的框架,給調整出來的。


傳說中的分割線


好了,開始哈!

先在photoshop的ACR裡面打開RAW原圖

1分鐘三步調出照片整體框架

1分鐘三步調出照片整體框架

RAW原圖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張圖片的幾個問題:

這是一種,在拍攝風光類型的作品當中,常見到的光比比較大才場景

有哪些區域屬於高光區域呢?也就是說,我們能看到到的“亮的部分”

1分鐘三步調出照片整體框架

亮部區域

我把他劃分為,三個區域:

第一個區域是上方陽光照射的部分

第二個和第三個區域都是陽光照射在草地上,反光的部分


有高光的區域,那麼同樣,就會有暗的區域,特別是在這類大光比的環境下拍攝的照片當中

(拍逆光的人像,也一樣,很多時候,太陽在人的後面,拍出來的人物,臉部是很黑的,什麼都看不到,但是,背景卻很亮,和上面這張例圖是相同的道理)

1分鐘三步調出照片整體框架

暗部區域

那麼大家剛好可以看到,暗的區域,和亮的區域,恰好是反的


好了,現在大家既然已經把亮的部分,和暗的部分,都分清楚了,我們就可以針對這些部分,來做出相應的調整,也就是第一步:平衡光比!

這一步,我認為,是最最最重要的一步!因為,他關係到後面幾乎所有的操作!

同樣,我不會講具體的在ACR或者PS裡面的調整參數,因為每張照片的情況都不同,沒有那兩張照片是相同的,所以參數也必然不同!我這裡著重講的是:思路和原理。


還有一點,很重要,我插一句:顯示器,很重要!因為到這裡,我幾乎都是看顯示器的。沒有看直方圖!當然,直方圖也可以參考,但是我很少很少看直方圖。


好了,第一步,開始了,我回來控制光比。

1分鐘三步調出照片整體框架

初步效果

1分鐘三步調出照片整體框架

前後對比圖

在控制光比這個過程當中

我做了幾個事

第一壓高光(因為高光剛才過了),那麼我亞高光又做了幾個事呢?在基礎調整內降低高光參數(目的是增加高光過爆了的地方細節)

1分鐘三步調出照片整體框架

高光降低,降多少,只能根據實際情況來

然後是曲線調整面板來增加了高光和降低了亮色調,目的是增加高光亮部的反差,讓高光區域在降低高光的同時,保留畫面一定的對比度,這樣,會讓畫面看起來,更有立體感

1分鐘三步調出照片整體框架

增加高光,減少亮調

然後是暗部的處理

1分鐘三步調出照片整體框架

增加暗部細節

在基礎調整面板,增加了一點點陰影的細節,但是不能多!

同時在曲線調整面板,我做了和高光類似的事

1分鐘三步調出照片整體框架

增加暗調,減少陰影,目的和處理高光部分的原因一樣,為了增加保留足夠的細節的同時,還保持一定的的對比度。

然後,我增加了全片的一點點的對比度,讓畫面看起來稍微的更加的立體一點點。

1分鐘三步調出照片整體框架

增加畫面全局的對比度


第一步,控制光比,基本就完成了。大家可以看看之前打開的RAW文件和第一步調整以後的對比效果圖。

保證高光和暗部的細節,都要足夠!!!

為啥?

因為

首先,高光和暗部的細節都要足夠,照片的耐看度,會高很多!也會合理很多!

其次,為了在以後進入PS以後的調色當中,更加容易處理。

所以,我們在前期處理的時候,很多地方,都不會一次性到位的。


第二步:進入細節銳化界面進行細節調整

這步其實很簡單,其實就是通過合理的第一次的銳化,讓畫面看起來銳度更高,更“清晰”

1分鐘三步調出照片整體框架

進入細節調整面板

1分鐘三步調出照片整體框架

100%看細節部分

同樣的,我幾乎都只在這裡,用最小的半徑,增加一點點的銳度。別的項目,我也幾乎不會去動。

為啥我只增加一點點?因為在進入PS以後,我還會做進一步的銳化處理,如果這裡銳化過多,那麼以後的銳化看起來,會很不自然。

當然,方法其實有很多,也可以不在這裡進行相應的銳化處理,也可以直接進入PS以後處理。

都是可以的。


第三步:調整色差,校正鏡頭

1分鐘三步調出照片整體框架

鏡頭校正和色差

其實這步很簡單,點一下就可以了,一瞬間的事。


最後,再回頭重新查看一次,是否還有基礎部分,需要調整的。

如果沒有了,就可以直接打開圖像,進入PS中,進行調色處理了

1分鐘三步調出照片整體框架

打開圖像就可以進入PS處理了


好了。到這裡,這三步基礎就處理完了。

如果您已經很熟練了,這幾步,估計也就是2分鐘以內吧,就可以全部處理完畢。

指導到你的思路,和理論,是支撐你調動這些滑桿的基礎依據!

所以基本功一定要紮實紮實再紮實!!!


最後,還有朋友喜歡直接在ACR裡面調整色調。

這也是完全可以的,只是每個人的操作習慣不同而已。

ACR的筆刷和漸變的局部控制、HSL/灰度調整、色調分離等,都是非常強大的,如果使用得當,一樣有非常好的效果。

在這裡,我也就不多做演示了,以後再來做進一步的講解。

如果朋友們還有什麼問題,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來共同探討,學習!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