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三步调出照片整体框架

后期处理的步骤,一般是如何的呢?

有的朋友,拿到照片以后,往往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搞。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思路的问题,或者是说,基本原理的掌握,还不是很熟练。

那么,我下面,就用最简单的几步,来给大家演示,如何把一张照片的框架,给调整出来的。


传说中的分割线


好了,开始哈!

先在photoshop的ACR里面打开RAW原图

1分钟三步调出照片整体框架

1分钟三步调出照片整体框架

RAW原图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张图片的几个问题:

这是一种,在拍摄风光类型的作品当中,常见到的光比比较大才场景

有哪些区域属于高光区域呢?也就是说,我们能看到到的“亮的部分”

1分钟三步调出照片整体框架

亮部区域

我把他划分为,三个区域:

第一个区域是上方阳光照射的部分

第二个和第三个区域都是阳光照射在草地上,反光的部分


有高光的区域,那么同样,就会有暗的区域,特别是在这类大光比的环境下拍摄的照片当中

(拍逆光的人像,也一样,很多时候,太阳在人的后面,拍出来的人物,脸部是很黑的,什么都看不到,但是,背景却很亮,和上面这张例图是相同的道理)

1分钟三步调出照片整体框架

暗部区域

那么大家刚好可以看到,暗的区域,和亮的区域,恰好是反的


好了,现在大家既然已经把亮的部分,和暗的部分,都分清楚了,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些部分,来做出相应的调整,也就是第一步:平衡光比!

这一步,我认为,是最最最重要的一步!因为,他关系到后面几乎所有的操作!

同样,我不会讲具体的在ACR或者PS里面的调整参数,因为每张照片的情况都不同,没有那两张照片是相同的,所以参数也必然不同!我这里着重讲的是:思路和原理。


还有一点,很重要,我插一句:显示器,很重要!因为到这里,我几乎都是看显示器的。没有看直方图!当然,直方图也可以参考,但是我很少很少看直方图。


好了,第一步,开始了,我回来控制光比。

1分钟三步调出照片整体框架

初步效果

1分钟三步调出照片整体框架

前后对比图

在控制光比这个过程当中

我做了几个事

第一压高光(因为高光刚才过了),那么我亚高光又做了几个事呢?在基础调整内降低高光参数(目的是增加高光过爆了的地方细节)

1分钟三步调出照片整体框架

高光降低,降多少,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

然后是曲线调整面板来增加了高光和降低了亮色调,目的是增加高光亮部的反差,让高光区域在降低高光的同时,保留画面一定的对比度,这样,会让画面看起来,更有立体感

1分钟三步调出照片整体框架

增加高光,减少亮调

然后是暗部的处理

1分钟三步调出照片整体框架

增加暗部细节

在基础调整面板,增加了一点点阴影的细节,但是不能多!

同时在曲线调整面板,我做了和高光类似的事

1分钟三步调出照片整体框架

增加暗调,减少阴影,目的和处理高光部分的原因一样,为了增加保留足够的细节的同时,还保持一定的的对比度。

然后,我增加了全片的一点点的对比度,让画面看起来稍微的更加的立体一点点。

1分钟三步调出照片整体框架

增加画面全局的对比度


第一步,控制光比,基本就完成了。大家可以看看之前打开的RAW文件和第一步调整以后的对比效果图。

保证高光和暗部的细节,都要足够!!!

为啥?

因为

首先,高光和暗部的细节都要足够,照片的耐看度,会高很多!也会合理很多!

其次,为了在以后进入PS以后的调色当中,更加容易处理。

所以,我们在前期处理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不会一次性到位的。


第二步:进入细节锐化界面进行细节调整

这步其实很简单,其实就是通过合理的第一次的锐化,让画面看起来锐度更高,更“清晰”

1分钟三步调出照片整体框架

进入细节调整面板

1分钟三步调出照片整体框架

100%看细节部分

同样的,我几乎都只在这里,用最小的半径,增加一点点的锐度。别的项目,我也几乎不会去动。

为啥我只增加一点点?因为在进入PS以后,我还会做进一步的锐化处理,如果这里锐化过多,那么以后的锐化看起来,会很不自然。

当然,方法其实有很多,也可以不在这里进行相应的锐化处理,也可以直接进入PS以后处理。

都是可以的。


第三步:调整色差,校正镜头

1分钟三步调出照片整体框架

镜头校正和色差

其实这步很简单,点一下就可以了,一瞬间的事。


最后,再回头重新查看一次,是否还有基础部分,需要调整的。

如果没有了,就可以直接打开图像,进入PS中,进行调色处理了

1分钟三步调出照片整体框架

打开图像就可以进入PS处理了


好了。到这里,这三步基础就处理完了。

如果您已经很熟练了,这几步,估计也就是2分钟以内吧,就可以全部处理完毕。

指导到你的思路,和理论,是支撑你调动这些滑杆的基础依据!

所以基本功一定要扎实扎实再扎实!!!


最后,还有朋友喜欢直接在ACR里面调整色调。

这也是完全可以的,只是每个人的操作习惯不同而已。

ACR的笔刷和渐变的局部控制、HSL/灰度调整、色调分离等,都是非常强大的,如果使用得当,一样有非常好的效果。

在这里,我也就不多做演示了,以后再来做进一步的讲解。

如果朋友们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来共同探讨,学习!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