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經簡析:職工食堂、飯店、會員茶室、健身市場 干自己擅長的

老四提了新車,一輛倒三輪,Adiva Ad3。

何為倒三輪?

我們平時見的三輪車是前面一個輪,後面兩個輪,倒三輪就是反過來,前面兩個輪,後面一個輪。

還有一類叫偏三輪,就是左邊兩個輪,右邊一個輪,九十年代警察叔叔騎著抓小偷的長江750就是這種,又叫挎鬥,停產了N年,最近又推出偏三了,主要是賣情懷吧。

生意經簡析:職工食堂、飯店、會員茶室、健身市場 幹自己擅長的

俱樂部的朋友讓我去參加長江偏三試駕,我沒去。

第一、我不會騎。

第二、我沒駕照。

三輪是需要D照,我是E照,就是隻能騎兩輪摩托車,當然也可以增駕,但是我嫌麻煩,另外我有玩三輪的心就不如玩汽車了。

老四請客。

我們要去給燒燒車。

所謂的燒車,就是送紅包,慶祝慶祝,可以理解為孩子滿月酒。

約定晚上7點集合。

我6點50就到達了。

老四和媳婦在。

老四說,弟弟總是最守時的。

我說,因為我最閒嘛!

他說,那天在附小門口看到一輛紅色的VESPA,跟你同款,注意沒?

我說,不是同款,那車我也見過,是一個胖娘們騎的,是輛電動車,仿的VESPA樣式,當時我也蠻驚訝的,呀,本地還有人跟我一樣有品位,我追上一看,是電動車,其實從外觀上也能看出來,VESPA是金屬外殼,亮色漆。

老四把車鑰匙給我,我下去試了一圈,還不錯,比兩輪穩當,減震也不錯,絕對的泡妞利器。

我問,掛牌了沒?

他說,掛了個臨牌,公告還沒打出來,說是系統沒更新。

我說,掛上牌就拉風了。

他問,你不弄輛?

我說,我沒D照,另外今年生意不好做,一直虧損,吃飯都快成問題了。

他說,可別當著哥哥的面哭窮。

我說,真的。

他說,在沂河大道上見過你尾號009的藍色踏板,誰騎著?

我說,臨沂大學的朋友,他也喜歡摩托車,借給他玩了,他在學校裡還當點小官,我那車不是改了天蠍嘛,排氣聲超浪,他騎著進學校被保安攔住了,不讓進,他摘了頭盔說,我是老師!後來,我又給換回了原裝排氣,聲音低調了。

這個飯店特色是湘菜,裝修的很有特色,還有個獨立小院,有山有水的,只是很偏僻,我繞了兩圈才找到。

老四問,這店如何?

我說,不錯。

他說,幾個小夥眾籌搞的。

我說,能看出來,的確有情懷,只是生意有點差。

他說,節點沒踩好,開業時正好遇到了禁酒令。(應該是2017年)

我心想,早晚關門的命,但是咱不能說,諾大個酒店,上下三層,就我們一桌客人,還是關係戶,那麼早晚就會陷入惡性循環,客人越來越少,備菜越來越不新鮮,客戶反饋越來越差……

大家跟我一樣,都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

燒車的紅包是統一的,每人200元,若是有特殊關係的,可以單獨表示,200元其實就是飯錢。

我坐門口位置,橙哥來了,先握了我的手:我在路上就有預感,感覺小維今天肯定會來。

我好奇,你怎麼預感的?

他說,直覺。

因為我很少參加車友聚餐,為什麼他有如此預感呢?因為老四這個人屬於很有氣場的,也屬於很有個性的,交朋友很挑剔,一般人他也不喊,喊咱咱肯定就會立刻出席,就這麼簡單。

橙哥是做職工食堂的,本地最大的企業食堂。

不要把他理解為廚師。

很有品位,絕對的機車迷,動不動就跑香港去看車展,北京、上海就更不在話下了,真正的機車迷就是他這種,連汽車都不開,幾步遠也要騎機車。

前幾天我在朋友圈曬的那個騎著場地車滿身泥巴的大叔就是橙哥,我們一起去玩泥巴,他剛買的一輛二手的本田場地車,這個車可有故事了,從青島玩家手裡買回來的,當時正好是青島峰會,場地車是不掛牌的,因為無牌,車子從青島騎回來,被查了兩次,光打點就花了兩千多。(本田CRF250R)

這個車超有勁,我騎不了。

45歲以上的大叔,普遍喜歡玩越野車。

我這個年齡,喜歡玩情懷車,例如哈雷、踏板,用來泡妞的,再年輕一點的呢?喜歡玩街車、跑車。

橙哥坐我旁邊。

橙哥問,今年咋沒出去玩?

我說,宅男了。

他說,過幾天,咱去青州跑山吧。

我問,騎去?

他說,肯定的。

我說,不去,用皮卡拉著行,騎去把蛋都顛碎了。

他說,不到100公里。

我說,我騎車有個缺點,喜歡思考問題,容易走神,今年摔過一次了,在後山上,那條道上去不是個陵園嘛,我之前不知道,就騎上去了,我一看是陵園,晦氣,就掉頭,因為坡道是斜的,我用腿一撐沒夠著地,就那麼直挺挺的摔倒了,我自己又扶不起來,我去找放羊的老頭幫著扶的,我磕的腿上全是傷,我娘覺得肯定是遇到不乾淨的東西了,我爹我娘揹著我去山口燒香燒紙,我現在有陰影了。

他說,摔不是正常的嘛,你就是嬌氣。

我說,橙哥我諮詢個專業問題,那天我不是採訪了一個球友嘛,他有兩家飯店,我們下午經常一起打球,我就問了他一個問題,你需要自己買菜不?他說從來不,都是讓員工去採購,但是會定期抽查。

他說,他騙你的,要麼就是飯店用量很小。

我問,為什麼?

他說,開飯店若是老闆不盯著採購,飯店一定是不贏利的,我舉個例子你就知道了,藕品相好的,3塊錢一斤,但是稍微小一點的呢?嫩一點的呢?6毛錢一斤,辣椒也是如此,直的,2塊5,彎的,2毛,別的事我可能不管,但是每天早上5點前我都會在蔬菜批發市場,要盯著這個事,省出來的全是利潤,倘若是讓員工去採購呢?他跟你說藕3塊錢一斤有問題嗎?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他是6毛錢買回來的。

我問,會不會影響口感?

他說,彎的跟直的有區別嗎?肯定沒有區別,時間長了就成了潛規則,他們先處理好的,剩下的給我們,我們量大,一次性就包了。

我說,每天都盯著採購,不是太辛苦嗎?

他說,開飯店賺的就是個辛苦錢,服務行業嘛,雞毛蒜皮的事太多,但凡是有點別的出路的人都不會選擇開飯店,千萬別進軍這個領域。

我說,總是想找點事幹。

他說,幹也要幹自己擅長的,千萬別進入這些陌生領域,看著簡單,未必簡單,學費絕對少不了,你看看這麼多飯店有幾個賺錢的?開了關,關了開。

我說,我幹了這麼多事,除了文章寫的比較有勁外,別的幹著幹著就雷聲大雨點小了,我在想是不是我沒有定性,後來我找老師給診斷了一番,她是一語點醒夢中人:你的心在哪裡,事業就在哪裡,你做的事多數都是隻為了賺錢而沒有用心,沒有用心咋可能做起來呢?為什麼不嘗試一下什麼都不做呢?

他問,今年股票如何?

我說,具體沒算過,賠了一二十萬吧,這個賠我是接受的,其它生意賠的多,賠的我都沒有信心了,總而言之,今年相當頹廢。

他說,你就安心當個作家不好嗎?

我說,關鍵是,我不是作家。

他說,你就聽老師的,什麼都別幹,安心寫文章,就很好。

我說,收入一低就焦慮!

我右邊是張姐,她調到市裡工作了,只有週末才回來,據說她上調以後老公很分裂,一方面覺得老婆牛B了,臉上有光。一方面有了危機感,總覺得自己矮老婆半頭。

張姐問我,孩子學習怎麼樣?

我說,考第一是常態。

她說,那隨你。

我說,我覺得與閱讀量大有直接的關係,優勢還是很明顯的,他們考試是需要老師讀題,他們答卷,而我兒子自己就認識這些題目,但是這種優勢只能算是搶跑優勢,當同學們都認識字的時候,閱讀帶來的優勢就不會這麼明顯了。

她說,更明顯,那年我們去參觀XX中學(某知名私立學校),這個學校最大的特色就是閱讀量大,就跟你上次說的一樣,對於高考狀元而言,很多題目只是生活常識而已,參觀了以後很震撼,很多東西都是顛覆式的,例如沒有固定座位,你可以隨意坐,老師上課也是討論式的,學生非常的積極,完全不像一群中國孩子,有點像西方國家的孩子,課外活動更是如此,在那裡只有一種感覺,朝氣蓬勃,跟我們傳統的教室真是天壤之別,所以你當時問我要不要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我說一定要。

我說,老師在上面講,下面七嘴八舌的不亂了套嘛。

她說,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一點,我們傳統的認識就是老師在上面講,下面認真地聽,坐的筆直,而他們的課堂的確是亂了套,學生們的參與度非常高,生龍活虎的,給人的感覺是拽都拽不回來,考試成績也的確好,90%都能過重點線,一個班考上五六個北大清華很正常。

我說,咱全縣一年才考一個。

她說,沒法比,兩個世界的。

我說,他們是寄宿式的。

她說,參觀完以後,我思考了一個問題,我們總是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巨大,其實孩子更多的是跟老師、同學在一起,至少在整個童年是如此的,對孩子影響更大的其實是老師是同學,父母可以給孩子高貴的品質,但是學校卻能很大程度的給孩子自由獨立的習慣,我覺得孩子應該早斷奶,就是早點融入集體生活,寄宿本身就是一種磨練。

我說,不捨得。

她說,就是,主要是孩子少。

我說,我上學的時候,初中生就開始寄宿了,那時條件不好,一個宿舍住四五十個人,而且是倆人一個床,一直到高中我還在想,是不是依然是倆人一個床?高中的時候一個宿舍也是四五十個人,就是用教室改的。

她說,該吃的苦,都省不了,只是早吃晚吃的事。

主賓是一個沉默男,70後,在濟南工作,是被借調過去了,屬於稽查小組,各地稽查,工作很忙,不停地接電話,可能對我們聊的八卦也不是很感興趣,中途就有事臨時撤退了。

四哥反覆提到,是自家哥們,鐵哥們。

應該是。

聚餐其實很講究同一氣場,例如球友跟車友就不適合同時坐在一起,兩個世界的人,沒有交集,彼此都覺得對方談的話題太無聊。

這也叫外來文化入侵。

例如,有天,有個重慶的讀者來找我,他帶了個哥們,這哥們蠻胖的,暫稱小胖,小胖應該是蠻有實力的,重慶讀者在介紹我時,說維維屬於大隱之類的,小胖可能還是太年輕,槓精,總想求證這求證那。

那麼吃飯就顯得有點不和諧。

因為,有不同的頻道。

這也是我多年生活積累的經驗,就是不要輕易帶人去拜訪別人,因為你們對一個人的熟悉程度不同,很容易出現頻道錯亂的情況,很影響一個人的氣場。

小胖也無惡意,只是年輕。

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維維喜歡聽客套話?

兩個概念吧,這麼多年來,什麼聲音都熟悉了,客套的,不客套的,尊重的,不尊重的,習以為常了,我是談的一種氣場的融洽與侵蝕。

心理學裡有個遊戲叫家庭系統排列。

是需要觀眾的。

在選觀眾時,老師一定要反覆確認你是否能入戲……

若是你很難進入角色。

你是不適合參加的,因為你會把其他人帶跑。

副主賓的位置是萍姐,本地的大善人,上過電視,就是聘用了大量的殘疾人勞工,萍姐是個有故事的人。

自從我炒股,我對這個世界又有了新的認識。

生意經簡析:職工食堂、飯店、會員茶室、健身市場 幹自己擅長的

就是資本永遠都是與騙局聯繫在一起的,這種騙不是我們理解的我騙你,你騙我,而是一種規則騙,可以理解為收割韭菜。

企業、企業家多數都是存在黑歷史的。

萍姐屬於標準的矯枉過正,之前她在深圳工作,主要做什麼呢?

假,證。

這個行業也有三六九之分,一類是無貨的,一類是有貨的,無貨的就是直接騙,騙你個三百五百那算輕的,遇到狠的,能騙的你傾家蕩產。

無貨的容易出大事。

就是早晚把自己折騰進去。

有貨的呢?

就是真的給人家做證,說是“有效證件”,其實就是假的,一般也出不了事,因為辦證的人心裡也明白。

最大的風險就是被釣魚。

自然也會被抓,但是一般交點罰款也就行了,警察叔叔拿他們也沒辦法,形容他們常用一句話:死豬不怕開水燙了。

是什麼驅使他們冒險呢?

利益。

她跟我講,高峰時,平均一個月能出1000個證。

她是怎麼突然醒了呢?

一是的確有錢了。

二是孩子摔傷了。

她總覺得是上天給她的警示,於是就收手了,回來了,又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做慈善了,成了有大愛的人,不是裝的,是真的。

我怎麼知道這些往事的?

她覺得憋在心裡難受,就找我疏通疏通,就把這些講給我聽了,她怎麼走上這個道的呢?她原先在深圳打工,認識了個江西的男朋友,江西的男朋友是幫人家發小卡片的,後來乾脆倆人自己幹了,最初也被反覆地抓,再後來狡猾了,使用同城快遞,據說,現在更先進了,用滴滴快車。

有沒有跟江西的男朋友結婚?

沒有。

因為,那哥們後來走歪了。

我總想起牛哥說的那句話,不要跟老男人較量,因為你不知道在他過往的人生裡經歷過什麼。

這話形容女人,也對。

萍姐現在跟司法系統對接,做了一個民間基金會,主要針對困難兒童,側重於服刑家庭貧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對接的不完全是錢。

可以理解為乾爸乾媽。

她有孤兒、類孤兒的大數據,例如我想和媳婦去幫扶這麼一個孩子,就可以去大數據裡選一個自己比較對眼的,然後就建立了鏈接,定期去看看,給點基本的生活幫助、精神疏導,例如帶著到肯德基吃個雞腿……

全是一對一。

有些家庭沒有孩子,就乾脆直接把孤兒領養到自己家了,只是沒有辦理手續,給住的,給吃的,接送上學,叫爸叫媽,但是不改名不改姓。

今年我不是想搞個跨年騎行嘛,就是從10月1日騎到1月1日,全程5000公里,可以募集100萬的贊助,關於這個錢怎麼花,我們探討了很久,是要名還是利?是捐款50萬還是全捐?還是不捐?

這期間,我聯繫了多家慈善機構,例如臨沂大學的教務處,我的意思是你們有沒有貧困大學生?我想贊助點資金,老師也蠻重視的,也有本地剛剛推出的大病基金,還有就是萍姐的這個基金會……

想來想去,我不捨得了。

最終,就不了了之了。

因為我發了個朋友圈,本地N多慈善人士聯繫我,我才知道原來小地方也有這麼多善人。

萍姐做慈善給自己帶來了大量的業務,她做的業務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無紡布袋,企事業單位都需要,大家自然就把單給了她,而且她可以以慈善達人的名義遊走於各個圈子。

應該說,不是刻意的。

她屬於那種判若兩人的類型,就是你很難把現在的她跟過去的她聯繫在一起,現在的她是發自內心的善,連老四都誇她,說萍姐越來越有佛相了,慈眉善目。

萍姐問,你跟開茶室的小劉還有來往不?

我說,有。

她說,你女朋友。

我說,這話以後可不能亂說了,我總是這麼自稱,結果人家男朋友當真了,把我給拉黑了,其實我真是冤枉,連手都沒拉過,只是偶爾一起談談茶。

她們倆有交集是必然的,都是圈子達人。

她問,她那個會員模式能賺錢不?

我說,單純的會員是虧錢的,她每個月給會員發一次茶或茶具,每次成本至少100元吧?會員年費才1200元呢,做這個事是虧本的,會員倒是收了不少,因為大家都覺得是佔便宜的事,她賺的是後續的利潤,就是會員再次消費的,今年做的比去年好,去年50萬的利潤,很多人都成了大客戶,直接批量採購拿來送客戶,所以越做越穩。

生意經簡析:職工食堂、飯店、會員茶室、健身市場 幹自己擅長的

她說,這個模式是借鑑你的。

我說,差不多,但是這個模式更適合做茶,因為茶葉回頭率高,大客戶也多,圖書則不同,回頭率低,我覺得她做的最出色的一點就是聽了我的一個建議,只做品牌,因為高端客戶一定是講究的,最簡單的講究是不喝散茶,而對於絕大多數老百姓而言,都還處於喝散茶的階段,而且還被人洗腦洗的很徹底,堅信茶農自家的茶要比中糧的強……

她問,她今年有多少會員?

我說,這是人家的商業機密,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是她的會員,我覺得每個月收到一次禮物很開心,前幾天聊了幾句,她說每個月給會員的禮物變了,改為企業贊助了,這樣每個會員身上又可以多賺1200元。

大家不喝酒,飯局結束的也比較早。

小王是副陪,幹戶外設備的,例如充氣帳篷之類的,因為資源優勢,他就跟朋友合夥開了一家游泳館,昨天我還發朋友圈了,因為他喊我去玩,一個人都沒有,我自己在裡面遊了兩圈也覺得沒意思,就上來了。

飯局結束後,小王非請我按摩。

談到了健身市場。

問我如何看待最近兩年雨後春筍的現象。

我說,多數都會關門,與價格無關,與服務無關,而是與人群有關,本地人還沒有健身意識,頂多是處於啟蒙階段,健身房這麼多人有幾個是去練器械的?要麼在騎動感單車,要麼在刷跑步機,還是以有氧運動為主。

大家都覺得是個藍海市場。

其實,不是。

健身房每位會員的年均成本是1200元,本地還沒有一家健身房能賣到這個價格,一般就是500元左右的年卡,肯定是虧損的,為什麼現在硬撐?

飲鴆止渴。

我們樓上有一家,預售了60萬,每個月的運營成本10萬+,咋可能維持下去呢?預售等於提前內耗了一年。

持續的投入,最終就白搭了。

我們幾個也曾經想過眾籌一家健身房,我有的優勢就是號召力,還有一個朋友有場地,而且我自認為我們屬於理念很前衛的,前衛在哪?

不是我們的健身理念前衛。

而是我們的目標準確,就是針對減肥人群,提供減肥餐和運動計劃……

找了市裡一位業內資深人士,他從89年開始健身,是看著整個健身市場一步步起來的,對臨沂健身市場都熟悉,他直接明確地告訴我,肯定虧損,價格在那裡擺著。

那我能不能把價格收的高一點,服務做的好一點?

對不起,白搭!

乾脆,別折騰了。

游泳館這個概念很好,為什麼沒人去呢?

因為,價格太高了。

即便是辦卡,一次也要20元。

而且不辦月卡,年卡。

那……

你真高估了大家的消費力,至少我都覺得貴了,關鍵是我完全可以泡在健身房的游泳池裡,灰多點就多點吧,反正又不要錢。

本地人還沒有學會使用游泳池。

例如先洗澡後進泳池,還有就是必須戴頭套。

咱?

帶著澡巾和香皂,一邊遊一邊搓。

小王有些騎虎難下,意思是能否在這個節骨眼上眾籌,分散自己的投資壓力。

我說,夠戧!

大家沒有傻子。

我看本地的這些健身房、球館,就一個感覺,亂。

球館收費差別也很大,有的年卡1000多,有的年卡只要200元,你說要是你,你選哪個?

我平時是在1000多的這家,因為我覺得設施更好。

我馬上也到期了。

可是,我不願意續費了。

為什麼?

因為,我覺得老闆缺少經營天賦,價格太亂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價格,這樣會讓我覺得不公平,你們都是花500元續的費,我為什麼要花1000元呢?

是定價出了問題,一年要變N次價格,甚至根據關係遠近不同人不同價。

變來變去,亂了套。

我覺得,不要有什麼團購價,也不要有什麼面子價,誰想打折是不是?例如1000元,你先給對方發500元紅包,然後讓他再拿1000元買卡,這樣就把價格體系維持住了,否則?

誰又不會計較呢?

都計較,連我都計較了,就沒有人不計較了,因為我屬於這個館出勤率最高的,而且也是持卡最多的,我有三張卡。

定價絕對是大學問。

亂價就離關門不遠了,貴點無所謂,但是要一視同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