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非遺之韻|國家非遺傳承人走進廣西高校公益講座

“ 六月,又是一年仲夏蟬鳴流水時。

為弘揚國樂,普及國琴,南寧邕州琴館·國樂琴行邀請古琴名師來邕匯聚青山綠水之畔品嶺南風情,齊鳴古琴之韻。”

古琴·非遺之韻|國家非遺傳承人走進廣西高校公益講座

百年梅庵·虞山風度——公益講座

百年梅庵派與虞山派的琴韻分享,在這裡,在大師的分享中感受古琴流韻不一樣的風度。

時間:2018年6月30日 9:00——11:30

地點:廣西大學碧湖苑音樂廳

主講嘉賓:劉善教、李全、朱晞

01《虞山的風度》

“虞山琴追求什麼呢?在‘博大’和‘博雅’之間。所謂的博大和博雅,就是既是文雅,又有氣派。我們需要把這種精神性的東西,包括人血性方剛的東西,放到我們的傳統藝術當中,不是放大,而是迴歸,這正是趙耶利所說的‘國士之風’!”——朱晞

古琴·非遺之韻|國家非遺傳承人走進廣西高校公益講座

主講嘉賓:朱晞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琴會副會長,江蘇古琴學會會長,蘇州古琴學會會長。

自1979年起,朱晞先後隨虞山派傳人翁瘦蒼先生,吳景略先生,以及著名古琴家龔一先生學習古琴演奏技藝。三十多年來,朱晞整體熟練掌握了虞山派口傳心授的曲目。他在繼承上輩虞山派傳人精髓的基礎上,汲取各種藝術養分,使琴藝產生了質的飛躍。

02《百年梅庵》

流傳上百年曆史的梅庵派古琴藝術,憑藉獨特的演奏風格和個性鮮明的音樂特徵,已成為古琴流派中重要一脈,在中國近代琴壇有著較大影響力。

古琴·非遺之韻|國家非遺傳承人走進廣西高校公益講座

主講嘉賓:劉善教

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古琴藝術師承父親——上海音樂學院古琴大師劉景韶先生。

古琴藝術(梅庵派)國家級傳承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常務理事,古琴學術委員會副會長,江蘇古琴會副會長,鎮江夢溪琴社社長,江蘇科技大學兼職教授,紫金文創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涉足古琴演奏、教學、研究、製作、修理及鑑賞多領域。

03《選一把好琴,做一位雅士》

“泠泠七絃上,靜聽松風寒。”古琴音色深沉、餘韻綿長,居文人名士四大“雅好”之首,被尊為“國樂之父”“聖人之器”。如何選一把好琴,且聽古琴斫制師細細道來。

古琴·非遺之韻|國家非遺傳承人走進廣西高校公益講座

主講嘉賓:李全

李全,揚州人,古琴斫制師,於90年代後期開始斫琴,2006年正式創立了自己的斫琴工作室——竹西琴坊。

近幾年,潛心研究與創新古琴的型制與製作工藝,在國家級梅庵派傳承人劉善教先生的指導監製下,進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斫琴技藝。所制古琴,音色多為滄古純厚、明亮圓潤,韻味雋永。高音清脆如金石,中音圓潤,低音渾厚豐滿。

高山流水·古琴雅集

古琴·非遺之韻|國家非遺傳承人走進廣西高校公益講座

青秀山的青山,邕州畔的邕江水。古琴之旅尚未止步,在邕州琴館,共赴一場仲夏古琴雅集的夜宴。

時間:2018年6月30日 19:00——21:00

地點:邕州琴館·國樂琴行

活動聯繫人:覃小玲

活動地址:南寧市友愛南路27號廣運都市景苑二期國樂琴行(南棉加油站斜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