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魚類)

黃唇魚

黃唇魚,閩粵人稱金錢鮸、金錢猛魚,又名(魚高)。溫州人稱黃甘,屬硬骨魚綱鱸形同石首魚科,體長、側扁,尾柄細長。近海暖溫性稀有底層魚類,棲息於近海水深50~60米海區,幼魚棲息於河口及其附近沿岸, 分佈於東海和南海北部。為肉食性魚類,以小型魚類和蝦、蟹等大型甲殼類為食,幼魚則以蝦類為食,是中國的特有魚種。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魚類)

松江鱸魚

松江鱸魚(學名:Trachidermus fasciatus)頭圓,向後漸側扁。頭部有稜無棘,前鰓蓋骨有4棘,上棘最大,上彎。背鰭連續,有一深凹。口大,上頜略長。頜骨、犁骨及顎骨均具絨毛狀齒群。胸鰭下部鰭條不分支。腹鰭1-4。鰓膜上有兩橙色斜紋,酷似2片鰓葉,故有“四鰓鱸”之稱。

為近岸淺海魚類,一般在與海相通的淡水河川區域生長育肥,性成熟後,降河入海產卵,幼魚回到淡水河川中生活。2月中旬至3月中旬繁殖。繁殖後雌魚離去,雄魚留在巢內護卵。初孵仔魚全長5.3-6.3毫米,1齡即達性成熟。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魚類)

克氏海馬魚

克氏海馬魚(學名:Hippocampus kelloggi)屬海龍目海龍科海馬屬,是一種小型魚類,體型奇特,貌似披著鎧甲的戰馬,因此被稱為“海馬魚”。克氏海馬魚為海馬屬中相對個體較大的種類,體長在305-325毫米左右,具有較高的藥用和觀賞價值,也因此導致過度捕撈,致使天然資源顯著下降。現今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魚類)

胭脂魚

胭脂魚,又名黃排、血排、粉排、火燒鯿、木葉盤、紅魚、紫鯿、燕雀魚、火排、中國帆鰭吸魚等,生長於中國長江水系、卵生動物,在水族箱環境中還沒有過成功的繁育。其體型奇特,色彩鮮明,尤其幼魚體形別緻,色彩絢麗,遊動文靜,被人們榮稱為"一帆風順",在東南亞享有"亞洲美人魚"的美稱。是中國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種。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魚類)

唐魚

又名:白雲山魚、白雲金絲魚、紅翅魚、紅尾魚、金絲燈等等。唐魚體細小,最大個體不超過30毫米。體長而側扁,腹部圓,無腹稜。頭小、圓鈍。吻短而圓鈍。口小,亞上位,口裂下斜,下頜突出。唇薄。無須。眼大。鱗大,側線不顯,縱列鱗30-32。背鰭短,與臀鰭相對;胸、腹鰭小。體帶橄欖綠色,中軸具金黃色縱紋,上部具若干黑條紋。背、臀鰭帶綠色,邊緣透明,尾基具紅色大圓斑,為我國特有種。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魚類)

金線䰾

金線䰾(學名: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屬於鯉形目鯉科,是金線䰾屬的統稱。體長,側扁,頭後背部顯著隆起呈弧形,有些通體透明。金線䰾多生活於水面較開闊的靜水湖泊中,平時多分散棲居於湖泊的出口或積水較深處,生殖季節集中在湖邊或湖出口的淺水區有泉水的溶洞中產卵孵化。金線䰾為我國特有種。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魚類)

大理裂腹魚

大理裂腹魚(學名:Schizothorax taliensis)屬鯉科裂腹魚亞科裂腹魚屬,為雲南大理洱海特產的一種經濟魚類,為中國特有種。魚肉厚多脂,營養豐富,肉味腴美;其魚卵無毒,味美,可供食用,故群眾喜食之,向稱為雲南名產。野生大理裂鰒魚已處於瀕危狀態,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魚類)

花鰻鱺

花鰻鱺(學名:Anguilla marmorata,英文名:Marbled eel)屬鰻鱺目鰻鱺科。它是鰻鱺類中體型較大的一種,體長一般為331-615毫米,體重250克左右,但最重的可達30千克以上。身體粗壯,腹鰭以前的軀體呈圓筒,後部稍側扁,總體看來身體延長呈棒狀,很像碩大的鱔魚,所以俗稱其為"鱔王"。瀕危等級:瀕危,是中國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魚類)

川陝哲羅鮭

川陝哲羅鮭(學名:拉丁學名為Hucho bleekeri)屬於魚綱、鮭形目、鮭科。又叫四川哲羅鮭、勃氏哲羅鮭、虎魚、貓魚、虎嘉魚等。體形修長,最大者體長可達2米左右。口腔內上、下頜均排列有尖銳的利齒,背部生有肉鰭。

是一種冷水性魚類,通常棲息於水質清澈,水溫較低的水域中。主要以各種魚類和水中其它動物的腐肉為食。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魚類)

秦嶺細鱗鮭

秦嶺細鱗鮭秦嶺細鱗鮭屬魚綱、鮭形目、鮭科、細鱗鮭屬。為中國所特有,中國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屬瀕危物種。由於生存環境受到破壞,致使在海拔高度1200米以下人口較多的地區,資源量急劇減少,所能見到的也多為2-3齡的未成熟個體,在海拔1200米以上人口稀少地區尚有一定數量。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魚類)

文昌魚

文昌魚(學名:Branchiostoma)是文昌魚屬動物的總稱,又稱蛞蝓魚。脊索動物,文昌魚綱,文昌魚目,文昌魚科。長約50 mm。形似小魚,無頭,兩端尖細。體側扁,半透明,脊索貫穿全身。前端有眼點。口藏於口笠內,口笠邊緣有38~50條緣膜觸手。具背、臀和尾鰭。腹部有1對腹褶。雌雄異體,生殖腺左右成對排列。棲息於疏鬆沙質海底,常鑽在沙內,僅露出前端,濾食硅藻及小型浮游生物。春末夏初繁殖,幼魚經短暫浮游期後即鑽入沙中成長。是無脊椎動物進化至脊椎動物的過渡類型,也是研究脊索動物演化和系統發育的優良科學實驗材料,具重要科學價值。鮮品清津味美,幹品更是名貴食品。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魚類)

多鱗白甲魚

多鱗白甲魚,Onychostoma macrolepis (Bleeker, 1871),俗稱多鱗鏟頜魚。原名多鱗顏頜魚,屬鯉形目,鯉科,䰾亞科,白甲魚屬的一種魚類。俗稱:錢魚、梢白甲、赤鱗魚。英文名:Largescale shoveljaw fish 。現已被《水生野生保護動物名錄》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魚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