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利亞……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指尖陽光

全球視野 | 中國立場

家國情懷 | 思想爭鳴

關注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我是軍人,使命重於生命!來自指尖陽光00:0003:02

索馬里戰火硝煙中100多次勝利衝鋒,

見證著一名好兵的本領與自信;

左胸中彈離心臟僅1釐米、

重傷僅28天就重返戰場,

詮釋著一名好兵的血性與擔當……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三年過去了,

還記得嗎?

2015年7月26日,

中國駐索馬里使館所在酒店,

遭恐怖分子炸彈襲擊,

在使館內擔負警衛任務的

武警山東總隊臨沂支隊上士班長

張楠不幸犧牲。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張楠為保衛大使館和工作人員,

為索馬里和平事業,

為中索友好合作關係的發展,

將熱血灑在了印度洋西岸

這個曾經有著“白色明珠”美譽的城市,

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8歲。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英雄,

撐起了一個國家的脊樑,

澎湃著一個民族的靈魂。

張楠,好兵張楠,

我們永遠都會記得你。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1

守衛使館的安全

就是守衛祖國的領土

與中國建交的所有國家首都的某個區域,懸掛著中國國徽,飄揚著鮮豔的五星紅旗。這,就是我國駐外外交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館。中國駐索馬里聯邦共和國大使館就是其中之一。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大使館很普通,它可能只是一棟不起眼的建築,一個簡單的院落。

大使館又很特別,它是中國在另一個主權國家裡擁有的“特殊領土”,它是國家主權的象徵,代表國家利益和尊嚴,它肅穆、威嚴,神聖不可侵犯!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1991年初索馬里陷入內亂、內戰,國家全面失控,中國駐索大使館被迫撤離。索歷經20餘年戰亂後,終於出現一絲和平曙光。

2014年7月2日,復館小組抵達索首都摩加迪沙,租用皇宮酒店兩層半樓作為臨時館舍。23年後,中國終於恢復了駐索大使館,五星紅旗重新飄揚在摩加迪沙。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隨後不久,使館迎來了由武警山東總隊派駐的警衛小組,英雄張楠就是其中的一員。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內亂爆發,到軍閥混戰、諸侯割據、海盜橫行、激進分子奪權,到極端恐怖組織“沙巴布”坐大,20多年中索馬里歷經磨難,和平進程艱難曲折。

當時雖然成立了聯邦政府,但長期戰亂導致許多嚴重後遺症,政府控制能力弱,軍警安全力量不足,摩加迪沙到處可見的殘垣斷壁觸目驚心,和平仍然脆弱,由亂到治仍任重道遠。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沙巴布草菅人命,頻繁發動恐怖襲擊,從針對索馬里軍、政目標和非盟維和部隊到不斷對酒店、茶館、咖啡、集市等“軟目標”實施自殺式爆炸襲擊,導致大量無辜平民傷亡。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警衛小組抵達時,摩加迪沙安全形勢異常嚴峻、危險,市區到處充斥著私人武裝和持槍散兵遊勇,沙巴布搞的各類爆炸、襲擊此起彼伏,經常槍聲大作,全城籠罩著緊張氣氛,充滿濃烈火藥味。

張楠第一次在異國他鄉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奏響,看著不同膚色的人們向著中國國旗豎起大拇指,張楠和戰友們豪情滿懷,任憑激動的眼淚奔湧。

這裡是距離祖國8200公里遠的“非洲之角”,可張楠卻覺得,自己的心和親愛的祖國緊緊貼在一起,觸摸著她的榮光,湧動著捍衛她的決心。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守衛使館安全,就是守衛祖國的領土。哪裡有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哪裡就會有中國軍人的忠誠捍衛。”

時代選擇了張楠,張楠選擇了義無反顧地戰鬥、犧牲。

2

子彈射進胸膛離心臟僅1釐米

重傷僅28天就重返戰場

中國駐索使館與多國使館在同一棟樓辦公,這裡經常會收到當地政府發佈的防恐預警。

2015年4月14日中午,使館外發生一起自殺式炸彈襲擊,共造成21人死亡。爆炸過後,樓下槍聲大作,張楠和戰友們操起武器,迅速警戒。

那時,子彈在樓外亂飛,危及使館安全。張楠在5樓臨窗觀察敵情時,意外發生了,一顆流彈呼嘯而來,擊中他的左胸,頓時鮮血汩汩直流。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戰友們將他傷口包紮好後,荷槍實彈驅車護送他到醫院。經過3個多小時搶救,醫生從他體內取出一枚彈頭,說:“這小子命大,子彈是從左胸射入,距心臟只有1釐米。”

外交部領導親自打來慰問電話,給張楠很大的鼓舞。武警部隊和山東總隊領導來電,讓他回國治療。

那一回,聽說領導想把他接回國內療傷,張楠急了,他要堅守自己的戰位。術後第二天,躺在床上的張楠口述著,讓戰友趙團軍幫忙寫下請戰書。張楠說:“我不怕危險,不能半路當逃兵!”

張楠出院後,積極開展恢復性鍛鍊。那段時間,張楠瘦了20多斤,每次訓練他都是咬牙堅持。28天后,他終於重新走上了執勤崗位。

母親曾在電話中問他:“你為什麼非要留在那個危險的地方呢?”

他回答說:“我是軍人,使命重於生命!”

3

祖國利益高於一切!

英雄熱血染紅異國他鄉

2015年7月26日是個令人終生難忘、痛徹心扉的黑色日子,這一天皇宮酒店遭到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酒店和使館都受到嚴重破壞。

隨著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巨大的衝擊波將門窗、傢俱、吊燈掀飛,玻璃碎片像一片片刀子一樣向四下亂飛,其中一塊將張楠的頸動脈劃破,緊接著,天花板又整體坍塌,砸在張楠身上。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爆炸剛過,樓外響起了密集的槍聲。趙團軍等幾名戰友被炸得渾身是血,他們掙扎著爬起來,去抬壓在張楠身上的水泥板,張楠卻焦急地說:“別管我,快去取槍,準備戰鬥!”

使館工作人員和戰友們把他從廢墟中扒了出來。此時的張楠已經成了一個血人,頸部的血一股股直往外冒,一卷止血帶纏上去,浸透了,兩卷止血帶纏上去,還是浸透了。

把張楠抬上擔架的時候,許多戰士忍不住失聲大哭起來。趙團軍用紗布幫他按著傷口,邊哭邊說:“張班長,你一定要堅持住啊,我們說好了七個人一起來的,還要一起回國呀……”

抬上救護車的時候,張楠擺了擺手示意停下來,氣息微弱地對戰友們說:“我可能不行了。你們不要去那麼多人送我,多留幾個兵保衛好使館。如果我回不來了,請轉告我的爸爸媽媽,我沒給他們丟臉……”

上一次,子彈距心臟只有1釐米。醫生說了,強壯的身體、過硬的素質讓張楠戰勝了死神。所以,這一次也一定會沒事的,對嗎?他可是張楠啊!

18時50分,手術室的燈,滅了。奇蹟沒能發生。這個年輕的士兵,以最壯烈的方式踐行了他的諾言,把滿腔熱血拋灑,獲得了永生。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4

如果祖國需要我

我就是一顆上膛的子彈

有的人走了,卻從未離去。

就在張楠犧牲的第5天,他生前所在的臨沂支隊一中隊黨支部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件。它是張楠向黨組織遞交的最後一份思想彙報。

因戰火遍地的異國他鄉郵路不暢,張楠幾經輾轉,才找人捎回了這封信。卻怎知,信還未至,英魂已逝。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我願意為祖國的外交事業和軍人的使命貢獻一切,甚至我的全部。軍人是一個神聖而光榮的職業,我為能穿上這身軍裝,站在駐外使館守衛國家的領土而感到自豪。”

張楠以這樣一種方式,留下了他在這世間最後的聲音。聲音裡,有選擇,有承諾,也有他的信仰。

選擇了什麼樣的信仰,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閱讀好兵張楠的人生軌跡,在他的愛恨取捨之間,我們讀懂了他目光中最深沉的東西。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17歲那年,張楠是老家滄州小有名氣的雜技演員,誰都沒想到,他竟然會放棄唾手可得的“星途”、“錢途”,而執意應徵入伍。他用選擇說,青春只有一次,只有當過了兵,才算真正立起了做人的魂。

24歲那年,張楠是支隊資歷最老、技術最精的訓犬員,誰也沒想到,他竟然會放棄已經熟悉、相對輕鬆的工作,投入特戰隊員異常艱苦的衝鋒。他用汗水說,當兵就要當有本事的兵,當一塊經得起熔鍊、耐得住打磨的好鋼。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28歲那年,張楠是索馬里那個身負重傷仍堅持戰鬥的戰士,誰又能想到,為搶時間,他強忍疼痛展開康復鍛鍊,術後28天便重返戰鬥崗位。最後,他用生命說,什麼才是戰士的血性之勇、無畏忠魂。

有人說,當今時代的青年人太過浮躁,大多是“飄在空中”,物質雖然富足,精神卻無比貧瘠。而張楠卻不一樣,他永遠腳踩厚實大地,感受凝望遠方的踏實與深沉。

在整理張楠遺物時,戰友們翻出了他從2006年開始寫起的4大本日記。透過這11萬字的記錄,我們看到了一個士兵與自己心靈的真誠對話。

“2006年8月12日,星期六,陰轉晴。下午看了一本書叫《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講的是特種作戰部隊的故事,非常教育人激勵人,我也要像他們那樣,如果祖國需要我,我就是一顆上膛的子彈,時刻準備著。”他把學習之思寫在了日記裡。

“2014年2月21日,星期五,晴。姐姐的病好像又嚴重了……老天爺,求你不要奪走我的姐姐啊,我願意拿我10年的生命換取姐姐的5年陽壽!”他把成長之痛寫在了日記裡。

“2015年7月23日,星期四,晴。今天抽空給王參贊理了發,理得有點短了,下次記著給他留長一點。……每天都有很多感動的事……哪怕是一件小事,也讓人過得有意義。”他把助人之樂寫在了日記裡。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一句句樸實的話語,展現出一個真實的張楠。他一點點地檢視自我,一點點地修葺內心,一點點地變得強大。堅守理想的篤定、承擔責任的充實、幫助他人的快樂,都讓他擁有了更豐富更美好的人生。

張楠犧牲後,戰友把他生前所有照片都蒐集起來,做成了一本冊子。

翻動冊子,張楠生命的軌跡流淌其間,你會看到一個青澀的大男孩努力地成長,在軍營的熔鍊中慢慢成熟。曾經稚嫩的眼神,變得越來越沉穩、越來越深邃。

照片裡的張楠微笑著,像是在訴說著什麼。親愛的戰友張楠,我們看到了,你的目光,就如這厚實大地一樣深沉。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5

在我們奔跑的路上

永遠有你同行

奔跑,是張楠留給所有人的背影。

“張楠累不死,他訓的犬都要跟著累死!”戰友們都這樣形容張楠的奔跑。

夕陽下,一個人、一隻犬,在跑道上一圈圈地跑著,跑得滿頭是汗,跑到太陽落山,跑到訓練場上只剩下他一個人。這是張楠在當訓犬員時,留給支隊大多數人的印象。

張楠從小就愛跑步,他喜歡那種追逐著風、把路甩在身後的感覺。就像他在日記裡說的:“奔跑是人最優美的姿勢,能給人以向上騰空、向前衝鋒的力量和激情。”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那一年的總隊狙擊手集訓,為了取得優勝,張楠把自己的訓練強度加碼到近乎變態的程度。為練定力,他在槍管上擺彈殼,連續據槍幾小時;為穩呼吸,他趴到水盆裡練憋氣,常常嗆得鼻涕眼淚一起流。

還有一次,他參加總隊特戰比武,5公里武裝越野的最後衝刺讓他感到窒息,他從號碼布上扯下一根曲別針,邊跑邊用針尖猛刺大腿,直至以第一名的成績躍過終點。鮮血染紅了迷彩褲,滴在他奔跑的足跡上。

張楠是個追求完美的人,不論幹什麼都要做到極致,拿到第一。正是靠著這股永不服輸、永不放棄的頑強毅力,張楠從後勤班跑進了訓犬隊,從訓犬隊跑進了特戰隊,又從特戰隊跑上了領獎臺,他在奔跑中實現了人生超越。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當然,在奔跑的路上,不只有勝利的喜悅,更會有艱辛的汗水和失敗的苦痛。

張楠當了兵,一有空就會給家裡寫信或打電話報平安,說得最多的就是:在部隊一切都好。這話說了整整11年,而媽媽卻從來不知道,兒子偷偷藏起了那一沓病歷卡,還有床頭櫃裡擺滿的跌打止痛藥。

在張楠衣兜裡,永遠都揣著一個小本子。每次訓練結束,他都會立刻把當天的訓練數據和體會感悟記下來。幾年下來,本子記滿了一個又一個,張楠的成績也一路往上升。

跑著跑著,他成了全總隊最優秀的狙擊手,創造的總隊狙擊應用射擊競賽項目紀錄,至今無人能破;他成了最好的兵,被總隊評為“十佳優秀士官”、“十佳訓練標兵”……

信仰|子彈射進胸膛,仍再次請戰!他最終把名字刻在索馬里……

就這樣,張楠不停地奔跑著,奔向下一個戰場,奔向勝利。

又是一個清晨,起床號響了。跑道上又出現一串年輕的身影。他們一圈圈地跑著,跑到滿頭是汗,跑到太陽昇起,跑到大家止不住地想念那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