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風情之祭敖包

民俗風情之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動之一。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著一根長杆,杆頭上繫著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面放著燒柏香的墊石;在敖包旁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奶酪等等。祭敖包時,在古代,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唸咒,膜拜祈禱;在近代,由喇嘛焚香點火,頌詞唸經。牧民們都圍繞著敖包,從左向右轉三圈,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襲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為山的高大雄偉,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靈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來表達對高山的崇拜,對神靈的祈禱。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牧民觀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其內容、形式方面都有了變化。

民俗風情之祭敖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