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屬於任天堂的狂歡,2017遊戲奧斯卡回顧

不只屬於任天堂的狂歡,2017遊戲奧斯卡回顧

《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在2017年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它不僅贏得了銷量和口碑,在年末的“遊戲奧斯卡”——The Game Awards上還獲得了幾項大獎。當然屬於遊戲的2017年,除了“塞爾達”,還有許許多多的優秀作品在頒獎禮上收穫了榮譽。

不只屬於任天堂的狂歡,2017遊戲奧斯卡回顧

The Game Awards對於不少中國玩家來說可能還很陌生,但從首屆典禮到現在,它在全球的關注度逐年上升。不少遊戲粉絲已經習慣在年末將目光集中在洛杉磯,等待這一場耀眼的遊戲年終總結。而去年觀眾們的熱情更勝往年,據慶典主辦方的統計,本次TGA網絡直播與現場觀眾人數甚至達到 860 萬人。下面就讓我們在2018年伊始再回顧一下這場“遊戲奧斯卡”的盛況。

不只屬於任天堂的狂歡,2017遊戲奧斯卡回顧

上文已經提到《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是本年頒獎禮最大的贏者,因為它獲得了最重要的幾個獎項:“年度最佳遊戲”、“最佳動作冒險遊戲”以及“最佳遊戲指導”。而“塞爾達”的東家——任天堂同樣是最風光的遊戲公司,他們的遊戲《超級馬里奧:奧德賽》也獲得了獎項,如果算上和育碧合作的《馬里奧+瘋狂兔子王國之戰》,老任一共獲得了5項大獎。對於這樣一個不斷走下坡路的百年老店,2017無疑是重振雄風的一年。

不只屬於任天堂的狂歡,2017遊戲奧斯卡回顧

當然,遊戲市場從來都不會是一家獨大,百花齊放才是主流。因此即使任天堂在去年如此強勢,還是有很多優秀作品脫穎而出,其中就包括同樣獲得多個獎項的《茶杯頭》和《地獄之刃》。前者的製作團隊在去年首次發售遊戲就一炮走紅,並在本次慶典斬獲了最佳美術指導、最佳獨立遊戲和最佳獨立遊戲新人三項大獎。《地獄之刃》的團隊Ninja Theory也非常出色,經歷幾個動作遊戲的洗禮終於用自己獨創IP贏得了遊戲玩家的青睞。

不只屬於任天堂的狂歡,2017遊戲奧斯卡回顧

本次典禮上除了公佈各個獎項的歸屬還有更多精彩內容。著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公開了新作《死亡擱淺》的最新宣傳影片,同時主辦方還邀請了陰屍路演員 Norman Reedus 與環太平洋導演 Guillermo del Toro 等名人到場參與這場盛會。

以下為2017 The Game Awards完整獲獎名單:

2017 年度遊戲:《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任天堂)

最佳遊戲指導:《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任天堂)

最佳冒險遊戲:《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任天堂)

不只屬於任天堂的狂歡,2017遊戲奧斯卡回顧

最佳音效設計:《地獄之刃:塞娜的獻祭》(Ninja Theory公司)

最佳演出:《地獄之刃:塞娜的獻祭》(Melina Juergens)

最佳影響力遊戲:《地獄之刃:塞娜的獻祭》(Ninja Theory公司)

最佳編劇:《伊迪芬奇的秘密》(Ian Dallas,Giant Sparrow)

最佳美術指導:《茶杯頭》(MDHR 娛樂工作室)

最佳獨立遊戲:《茶杯頭》(MDHR 娛樂工作室)

獨立遊戲新人獎:《茶杯頭》(MDHR 娛樂工作室)

最佳音樂:《尼爾:機械紀元》(Keiichi Okabe, Keigo Hoashi)

最佳射擊遊戲:《守望先鋒》(暴雪娛樂)

最佳手機遊戲:《紀念碑谷2》(ustwo games公司)

最佳掌機遊戲:《銀河戰士:薩姆斯歸來》(水銀蒸汽製作組)

最佳VR/AR遊戲:《生化危機7》(卡普空)

最佳動作遊戲:《德軍總部2:新巨像》(MachineGames製作組)

最佳RPG遊戲:《女神異聞錄5》(阿特拉斯製作組)

最佳格鬥遊戲:《超級英雄:武力對決2》(時代華納)

最佳家庭遊戲:《超級馬里奧:奧德賽》(任天堂)

最佳策略遊戲:《馬里奧+瘋狂兔子王國之戰》(育碧、任天堂)

最佳運動/競速遊戲:《極限競速 7》(Turn 10 Studios)

最佳多人遊戲:《絕地求生:大逃殺》(藍洞)

最受期待遊戲:《最後生還者2》(頑皮狗)

熱門玩家:Guy Beahm

最佳電競遊戲:《守望先鋒》(暴雪娛樂)

最佳電競選手:李相赫Faker

最佳電競戰隊:Cloud 9

最佳學生遊戲:《Level Squared》

最佳中文遊戲:《劍網 3 重製版》(金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