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困局衆生相:有人落井下石,有人深夜嘆息,有人臨危受命

美國封殺中興事件一出,《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始終力挺中興。今日凌晨3點,胡錫進在微博髮長文章,批評美國所謂"中興沒有扣發35名員工獎金"的封殺理由邏輯奇怪,是欲加之罪,同時對那些論證封殺中興合理比美國還勤奮的公知,表示"服氣"。

老胡並沒有明說那些公知都有誰,但有心人隨便一搜,還是能搜到一大堆的。

中興困局眾生相:有人落井下石,有人深夜嘆息,有人臨危受命

中興困局眾生相:有人落井下石,有人深夜嘆息,有人臨危受命

中興困局眾生相:有人落井下石,有人深夜嘆息,有人臨危受命

以下是胡錫進19日凌晨微博節選:

中興的事情一出來,中國就有一群貌似挺有知識的人,幫著論證美國封殺中興的公正合理,他們做這件事比美國人還積極勤奮。老胡真是服了他們了。

必須講清楚,美國這次封殺中興的理由不是因為它之前向伊朗出售了美國所稱的違禁設備,那件事已經處理了,中興按美國法律認罪也認罰了。這次絕殺僅僅是因為美方說的中興承諾開除四名高管並扣罰相關35名人員的獎金,但中興只開除了那4名高管,沒有扣罰那35名員工的獎金。也就是沒有扣獎金但說扣了,是唯一原因,而非別的。

中國的公知們第一時間就接受了美國的這一說法,完全不去質疑這樣一個奇怪的邏輯:中興連4名高管都捨得開除,它有什麼理由捨不得扣那35名普通員工的獎金呢?而且它居然冒整個公司被絕殺的風險去保那35人的獎金。請注意,不是保那35人的飯碗呃,而是獎金!獎金!如果我們當中任何一個人是中興的領導,會讓公司冒這麼大的風險而去給那35人發獎金嗎?

這就是美國向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動的一次突襲。欲加之罪,理由還能找不到嗎?每一個企業都可能犯錯,但是一個一年銷售一千多億的大型高科技企業,會堅持錯下去,直到最後冒性價比如此荒唐的致命風險,這個故事太拽了吧!

中興顯然成了中美高科技衝突的犧牲品。它作為一個企業如何能對付美國一個國家的算計!

中興為中國通信業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貢獻,它做得沒華為好,但它也是中國現代化的功臣。看到它遭此重擊,說實話老胡心疼。我不明白那些對它說"活該"的人都是怎麼回事。我也不想再罵他們了,夜深了,我把想罵的話變成了一聲嘆息。

到目前,中興通訊AH股都已停牌,機構已經預提兩個跌停板的虧損。節骨眼上,朋友圈又傳出76歲的中興創始人侯為貴老爺子臨危受命,再度出山的照片,試圖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中興困局眾生相:有人落井下石,有人深夜嘆息,有人臨危受命

在這張照片中,年過七旬的侯為貴,後面跟著中興董事長和CEO。有人為這場照片配上的說明是,"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76歲的中興通訊創始人侯為貴老爺子臨危受命,再次踏上征程。"

侯為貴在2016年已經從中興退休,為中興工作了30年,如今本該是休息的年紀,卻在危急之際再度出山。

在中興通訊面臨生死存亡之際,中興上下已無旁觀者。

與此相比,那些忙著論證"中興有罪"、"中興活該"的公知們,或許真該捫心自問,節骨眼上,這些論調是否是落井下石、別有用心。

無論如何,作為有針對性的貿易戰的犧牲品,中興通訊不該被這樣肆意嘲笑。作為意見領袖的公知們,也許更應該思考的是:中興通訊的困局該如何破,國產芯片的出路在哪,以及中美貿易戰中國的應對策略有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