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最後一個被凌遲的人,囂張跋扈武藝高強,被砍千刀還活著!

大家在看古裝劇的時候,裡面一定會出現一個這樣的場景,一個犯人在眾人的圍觀之中等待處決,而看熱鬧的人隨著環節推進越來越多,就等著那個頭身分離的場景。這個其實有點咱們現在說的吃瓜群眾的意思,事不關己地看人家的笑話!而事實上大多數犯人並不像咱們在電視劇看到的那個樣子,人來的越多,他越興奮,還大叫: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之類的話。也就是這樣的話語博得人群一片喝彩聲。真正情況,腳都軟了的大有人在!而如果犯人都是這樣掉個腦袋那也輕鬆,事實上還有一種就是腦袋沒有掉,但是卻出現了全身是疤的情況,這就是凌遲,凌遲可不是鬧得好玩兒的,這個刑罰就是讓你痛不欲生,要在你的身上劃上3357刀,直到最後第3357刀致死,凌遲才算合格完成,實際上很多犯人都熬不到這麼多刀,就沒有了呼吸。

此人是最後一個被凌遲的人,囂張跋扈武藝高強,被砍千刀還活著!

凌遲是在五代的時候才有的,在唐朝之前最重的刑罰是“斬首”,而在宋朝之後才正式把這個凌遲納入了刑法,也就是說從宋朝開始,直到封建社會結束,這種刑罰方式都是一直存在的。那麼究竟誰是這個第一個被凌遲的人,咱們已經無法考證了,因為這個時代實在是太遙遠了。但是誰是最後一個被凌遲的人,我們卻有料可查,這個人就是光緒年間縱橫京津兩地的大盜康小八。接下來筆者就為大家聊一下這個“最後被凌遲的人”。

此人是最後一個被凌遲的人,囂張跋扈武藝高強,被砍千刀還活著!

康小八,其實不姓康。只是因為在自己小時候過繼給了北京東皇宮的康家,所以就改了名字姓康,匪號是康八太爺,外號吳禿子,在江湖上人們都叫他康小八。在開始,康小八的家裡有三頭毛驢,就是靠給被人運貨為生,因為他做事非常果斷,而且心狠手辣,被當地的一個有錢人看中,讓他做自己的侍從,而且還給康小八配了一把左輪手槍。

此人是最後一個被凌遲的人,囂張跋扈武藝高強,被砍千刀還活著!

財主讓康小八做侍從這個事情被他的朋友知道之後,朋友們紛紛不看好,認為財主這是引狼入室。康小八從小就是性格頑劣,根本就不好管教,而且他在外面闖事情,他的家底也就那三頭破驢,而財主是家大業大,可能會因為他受到連累。財主這才恍然大悟,於是找康小八去要槍,結果康小八以自己要保護財主安全為由拒絕交出手槍。財主也沒有辦法,只好默許。

在那個時候,財主經常在京城和老家兩頭跑,在一天,他帶著康小八去拿錢,在出了德勝門之後,有一片荒地,財主覺得有一點不對勁,康小八問他:“你是不是現在覺得特別害怕,認為我會殺了你?別害怕,這個槍你拿著防身”正當財主要接住手槍的時候,一下子就被康小八一發子彈給打死了,於是在這之後,康小八更是為所欲為的,根本就沒有人可以管得住他了,他可以肆無忌憚地惹禍了。

此人是最後一個被凌遲的人,囂張跋扈武藝高強,被砍千刀還活著!

一天,康小八理頭髮,聽到剃頭匠和一個老顧客罵自己,說自己遲早會下地獄。康小八對這個兩個人發問:“你們兩個認識康小八?”這兩個人立即回答:“這樣的人渣敗類誰認識!”話一說完,康小八就掏出了手槍,對著這兩個人一人一槍,在走之前還對旁邊另外一個顧客說:“你之前幸好沒有搭腔,要不然你的小命,也是不保!以後請你注意,並且傳話給別人不要在背後說我壞話,要不然我拿走你們這些人的狗命!"之後康小八被清政府通緝,躲避到了口外,清政府無法緝拿。

康小八當時在社會上之所以可以這麼囂張跋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實在是太亂了。並且外界還傳說之所以康小八可以這麼囂張,是因為自己的武功高強,而且輕功了得。之後清政府無奈請了當時幾個武術宗師,一起聯手去緝拿康小八才捉到了他。後來武術宗師說這並不是因為他的武功高強,而是因為他的左輪手槍厲害。

此人是最後一個被凌遲的人,囂張跋扈武藝高強,被砍千刀還活著!

關於康小八被凌遲的傳聞非常多,傳的最多的是康小八行刑的時候,行刑的人一般都是要先把受刑的人的額頭上下刀,這樣做就是為了遮住他的眼睛,以減少恐懼。而康小八卻不準割,他的理由就是為了讓自己明白自己是怎麼死的。而之後,康小八在凌遲幾千刀之後,還沒斷氣,除了開始的時候,他大吼叫了幾聲,全程都沒有哀嚎一下,表現的非常硬氣。最後還是直接拿鋼針注入心臟,才結束的。而據說當時的菜市場擠滿了人,去看康小八凌遲,在康小八沒有死的時候,天氣狀況非常好,萬里無雲,在行刑之中,天氣開始颳起了大風,天空也是烏雲滿布。而在康小八斷氣之後,立即下了大雨。後來人們認為這是因為政府懲治了一個這樣十惡不赦的人,老天嘉獎一下百姓,以緩旱情。

此人是最後一個被凌遲的人,囂張跋扈武藝高強,被砍千刀還活著!

康小八是中國古代的法制歷史上最後一個受到凌遲的人。而就在康小八被凌遲之後不久之後,清政府為了跟隨世界的潮流,決定廢除這種方式。但是非常可惜的是,當時這樣被凌遲的場景被法國的士兵給拍攝下來了,而且還做成了明信片,在歐洲大肆發行。之後歐洲人,特別是那些文人從中得到了靈感,寫進了小說,並且開始產生了一種自豪感,認為中國人是劣等名族,由此更加輕蔑當時落後的清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