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暖心的魔女動畫,還有人知道嗎?

宮崎駿的《魔女宅急便》,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魔女琪琪在大城市中尋找自我,這個暖心的故事,既是給孩子演的,大人同樣可以從中收穫治癒和勇氣。而頭上綁著大紅蝴蝶結,勇敢樂觀的琪琪則成為日本動畫標誌性的魔女形象。

這部暖心的魔女動畫,還有人知道嗎?

《瑪麗與魔女之花》劇照

距離《魔女宅急便》上映,已經快30年了。2014年,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製作部門解散。人們說一個時代結束了。如今,曾經跟隨宮崎駿的導演米林宏昌和製作人西村義明,帶來了一部動畫長篇《瑪麗與魔女之花》。這是又一個魔女的故事,影片的宣傳語是:魔女再臨。這也是五一檔唯一一部暖心閤家歡。

這部暖心的魔女動畫,還有人知道嗎?

《瑪麗與魔女之花》劇照

不一樣的魔女

少女瑪麗厭惡自己的紅頭髮,她性子跳脫,總想給別人幫忙,卻又什麼都做不好。她不滿意這樣的自己,也無可奈何。她寄住在鄉下,一天追著黑貓跑進森林深處,意外發現了一把老舊的掃帚和一束光彩流轉的藍色花。花有魔力,它的名字叫做“夜間飛行”。

“夜間飛行”賦予瑪麗魔法,給她打開了魔法世界的大門。在有點像霍格沃茨的魔法學校中,她遭遇了偏激的曼布楚剋夫人和迪博士,與成百上千只動物一起大逃亡,和朋友彼得經歷了一次神奇的冒險。影片最後,瑪麗扔掉了“夜間飛行”。她覺得,自己不再需要魔力了。

米林宏昌執導的前一部作品《記憶中的瑪妮》,是非常安靜的作品。這一次,他想講一個快樂的故事,用外向的女孩子作為主要角色。在篩選作品時,英國作家Mary Stewar在1971年發表的兒童小說《小掃帚》出現了。

這部暖心的魔女動畫,還有人知道嗎?

《記憶中的瑪妮》劇照

製片人西村義明被這個故事打動,當他將書拿給米林宏昌的時候,後者立刻預料到,如果拍攝這部作品,必然會與宮崎駿的《魔女宅急便》做比較。

儘管如此,在米林宏昌看來,兩個故事還是非常不同的。《魔女宅急便》中,琪琪本來有魔法的力量,後來她失去了魔法,也因此獲得勇氣,最後得回了魔法的力量。但《瑪麗與魔女之花》正相反,瑪麗就是個普通的少女,她意外得到魔法的力量,最後卻又放棄了魔法。

瑪麗對魔法的放棄,是這個魔女故事的關鍵所在,其背後還有社會性的隱喻。現代社會的網絡、科技和魔法很像,它們影響著當前的社會,但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沒有這些類似魔法的東西,反而更能看清生活的本質,就像瑪麗嘗試用自己內在的力量戰勝困難。西村義明記得,原著中有這樣一句話非常打動人心,她說:“我不用魔法打開這扇門。不管需要多長時間,我都要自己把它推開。”

《魔女宅急便》劇照

米林宏昌說:“我想通過這個來證明在現在的這個時代,就算是沒有‘魔法’,人也可以靠自己的雙腳走下去的。”魔法又何嘗不是對米林宏昌和西村義明現狀的隱喻呢。離開了吉卜力這個保護傘,也失去了像魔法一樣的光環,他們唯有獨立前行了。

在《魔女宅急便》中,琪琪在滿月之夜出發,一個挎包、一把掃帚、一隻黑貓,她享受月亮、夜景和高空輕柔的風。她溫和善良,她的飛行像一場夢。而瑪麗同樣也是一個挎包、一隻黑貓和一把掃帚,但她飛起來橫衝直撞不說,掃把說不好什麼時候就失靈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急速下墜。或許,這也是瑪麗作為新生代的小魔女,充滿活力的一個體現吧。

當我們想要改變

不同於以往吉卜力電影中美好的女性形象,瑪麗是個有點討人嫌的角色。米林宏昌有意將女主角塑造成這個樣子,就像我們身邊都有的那種有缺點的女孩子,有些人喜歡瑪麗,有些人不喜歡她。而瑪麗想改變自己。

改變是影片的重要主題。彼得也想改變,夫人和博士則想通過變身魔法改變他人。儘管學校本身就是改造他人的地方,但他們走到了極端,成了故事中的反派。原作《小掃帚》沒有為夫人和博士設計很清晰的故事,動畫則補充了他們的前情,與瑪麗形成了對比。

在一次訪談中,米林宏昌分享自己執導的三部影片中的共性。他說,三部影片都是以年輕女性為主人公,故事中的每個人都有改變。都不是什麼巨大的跨越,只是前進了小小的一步而已,但也是實實在在的進步。瑪麗也是這樣。“我苦惱於尋找自己的風格,現在我還沒實現這個目標,但我一直在努力。這些女孩在電影中改變,我也想做些改變。”

這部暖心的魔女動畫,還有人知道嗎?

米林宏昌

米林宏昌和西村義明在吉卜力工作室工作到2014年。吉卜力工作室解散之後,他們另起爐灶。而這個過程是無比艱辛的。製片人西村在接受The Verge的採訪時提到,成立新工作室ponoc之後遇到了兩個難題。首先,比起吉卜力,ponoc只是一個沒有名氣的新公司,這就意味籌集不到足夠的資金。另外,人員也是一個問題。吉卜力曾經有150-200人的製作團隊,但ponoc需要從零開始。他們從2、3個人的小團隊,發展壯大,到最後有450個人參與了這部動畫的創作。

在很低的預算條件下,他們仍然去英國考察,參觀那邊的鄉村和建築。也因此在顏色和樣式上捕捉到了英式風情的特點。《瑪麗與魔女之花》做了9.4萬張原畫,米林宏昌畫了9000個小時,用了三年才製作完成。

其中很困難的場景是動物大逃亡,要畫各種各樣的動物,而且動物跑起來的姿勢都不一樣,米林宏昌最開始的想法是,要不然就別做了吧。但想到畫出來的話一定會成為這部作品最高潮的部分,所以最終反而把原作的戲份更加放大了。米林宏昌拉長這一部分,導致整個作品的製作進度拖得非常慢,下面的工作人員也頗有微詞,紛紛抱怨這個怎麼畫得出來,但是最後還是實現了。

聽說作品製作延遲得很厲害,宮崎駿很擔心,一直在問片子做完了沒有。有一天宮崎駿忍耐不了,親自上門去看他們的情況,還帶了很喜歡的麵包作為禮物。米林宏昌在訪談中提到,宮崎駿沒有看這部動畫,但是給他們提了很多如何應對影片延遲的建議。

《瑪麗與魔女之花》在評價上兩級分化比較嚴重。有人說在這部影片上看到了太多吉卜力的碎片,也有人詬病劇情過於零散。太多人將《瑪麗與魔女之花》與宮崎駿的作品相比較,片尾感謝高畑勳、宮崎駿、鈴木敏夫三位大師,更是引起了觀眾們的思念和情懷。

但對於這些尋找自己道路的前吉卜力青年導演和製作人來說,這部動畫比起繼承,更是挑戰。米林宏昌說:“吉卜力那麼多年飽受人們喜歡,因為永遠在創新,永遠在挑戰,在推出最適合這個時代的作品。”他們不滿足於僅僅繼承吉卜力的餘暉,而是試圖尋找ponoc的道路。

這部暖心的魔女動畫,還有人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