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驅動產業創新,金融科技助力真融寶抓住時代脈搏

步入2018年,互聯網金融產業再次站上風尖浪口,除了一系列監管措施的落地和整治行動相繼有序的落地開展,社會各界也紛紛將目光投至於此。在剛剛結束的博鰲亞洲論壇中,“數字經濟”也備受熱議,在主題為”智慧的價值”的數字經濟分論壇中,來自全球各界代表對數字經濟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討論。

數字經濟驅動產業創新,金融科技助力真融寶抓住時代脈搏

數字經濟熱議,P2P以科技提升金融服務效率

專家學者表示數字經濟是亞洲走向國際化的重要助力,發展數字經濟之所以會在全球形成廣泛共識,是因為當前社會經濟生活的生產要素髮生了巨大改變,數據已經成為一種新的且最為重要的生產要素。

建立在數據基礎上的數字經濟則成為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並形成新動能,重塑經濟發展結構和深刻改變生產生活方式。

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型態,是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移動互聯網等信息通信技術為載體,基於信息通信技術的創新與融合來驅動社會生產方式的改變和生產效率的提升。

而互聯網金融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金融的重要補足力量,其中P2P平臺以科技提升金融效率,在服務小微企業融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與“火”交織,P2P行業步入重大拐點

在過去的一年裡,互聯網金融行業面臨了有史以來最嚴的監管挑戰。數據顯示,2017年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五十多項與合規、備案相關的政策條文,這種趨勢在2018年仍將持續。

隨著2018年初行業監管舉措趨嚴,釋放出的深度洗牌信號愈益明顯。P2P平臺在2015年達到3400多家後,隨著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完善,平臺數逐漸減少,預計2018年平臺數量有望縮減至800家以內,行業發展倒向冰點一說甚囂塵上。

但相對樂觀的業內卻表示,P2P平臺減少是趨勢,但最終留下多少尚未可知,備案節點後,新一輪洗牌或將誕生出更多的機會。

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P2P網貸行業的成交量為1915.65億元,環比上升13.35%。一邊是網貸主要指標向好,成交額快速增長,一邊是專項整治方案下行業洗牌加速。冰與火的交織中,行業向好發展已然大勢所趨,不可逆轉。

2018年對於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講並不是“更糟的一年”,而是“希望的一年”。監管、合規,可以讓這個行業告別曾經的野蠻發展,以更具價值的方式持續發展。雖然有一部分人離去,但更多人選擇了堅守。

擁有二十多年豐富金融經驗的真融寶創始人吳雅楠表示,優勝劣汰、去粗取精,是完善行業發展機制的必由之路,濫竽充數、渾水摸魚的問題平臺必將被合規的浪潮拍死在沙灘上,而深耕細作的平臺在為整個行業注入前進動力的同時,也將實現自我蛻變。

疾風知勁草,金融科技助力真融寶抓住時代脈搏

互聯網金融自誕生以來就顯現出強大的活力,從星火之勢到燎原之態。直到監管的“疾風”吹來,真正的“勁草”平臺越發凸顯出實力與優勢。對此,綜合性科技金融平臺真融寶表示:監管之“風”是通過他律規範行業生態,而平臺自身“風”控能力才是長久發展的基石。

真融寶董事長吳雅楠表示:”互聯網金融並沒有脫離金融範疇,並且由於互聯網屬性,金融風險的聚集度更高,風險發酵和擴散速度更快。目前行業發展速度太快,的確需要降速整治。提升平臺風控能力,加強投資者教育和權益保護都是目前所迫切需要的。”

所謂“疾風知勁草”,風控的實力也決定了平臺的高度。在此大環境下,真融寶通過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創新應用大數據和科學的風控算法,憑藉強大的金融專家隊伍、自身的技術和產品優勢,從金融本質出發,為用戶構建安全、穩健的金融服務平臺,撐起屬於真融寶的金融保護傘。

大數據催生的徵信體系建設可以有效地解決互聯網金融潛藏的風險。真融寶團隊用自身的技術優勢能建立起百萬級體量的大數據庫,拓寬數據採集維度。基於整合和數據挖掘後的畫像分析,真融寶完善對風險的識別、判斷、評估和管理,打造出個性化、智能化的風險控制體系。

深耕數據資產,打造大數據生態圈,讓真融寶的風控能力實現質的飛躍。但真融寶的目光並不僅於此,未來真融寶人還將不忘初心,懷揣理想,爭取在即將到來的新的行業發展階段中大有所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