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2018年這些地方的房價都要跌?

“長效機制下樓市將保持整體穩定。”在華夏時報主辦的“首屆華夏地產投融資峰會”上,來自房地產及金融行業的專家學者,解讀了新格局下房地產的發展趨勢與投資機遇時如此表述。觀點認為,未來樓市不會有大的起伏,房價在核心與非核心區域有可能呈現小的分化。

北京師範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對房地產市場管理的長效機制做了詳細分析,他認為,我國致力於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立,將有利於降低投資投機程度,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基本穩定。

董藩指出,未來長效機制可能包含以下舉措:比如通過共有產權方式,解決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問題;通過放鬆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方式,擴大建設用地和租賃房供應;通過開放REITs市場、減免稅收等方式,支持國有企業進入持有和租賃市場等。

關於未來房地產市場發展的趨勢,新城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判斷,未來五年,住房市場將進入一個新時代。過去的房地產週期論不再成立,未來的長效機制會保證整個房地產市場保持相對平穩。

歐陽捷認為,2018年是“大穩小亂”的一年,房地產市場不會大起也不會大落,房價不會暴漲也不會大跌,因此是“大穩”。“小亂”指不同的區域範圍內政策是不同,所以看起來會眼花繚亂,但是總的來講調控就是控制和調整,在這個區間內保持相對平穩健康發展。

他進一步分析指出,未來非都市圈的城鎮化接近尾聲,房地產市場的蛋糕一年比年小,好地段核心商業仍然是投資品,高成長企業股票也是市場投資的潛力股。

對於宏觀經濟和房地產市場的看法,與會專家有著多樣化的解讀。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我國目前已經進入了經濟新週期,同之前相比,新週期呈現出了更多特點,舊週期主要通過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出口代工等形成了比較快的經濟增速。新週期處在經濟轉型時期,經濟增速可能有所下降,但經濟增長質量卻出現了很大的提高。

他認為,新週期經濟所倚重的產業也有所轉變,舊週期主要是依靠房地產投資和“世界的代工廠”來帶動經濟增長,新週期則主要靠消費、科技、新興產業。

楊德龍判斷,2018年慢牛有望加速,建議繼續配置優質藍籌股;樓市調控加碼,將延續去槓桿的思路,力保市場健康發展;房地產市場成交量低迷,房價分化,核心區域房價將持續堅挺,非核心區域房價或將下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