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是“标配”,“读好”是“顶配”

——也谈古诗词欣赏与备考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和高考语文的难点。如何在日常教学中上好古诗词欣赏课,如何备考古诗词欣赏题,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前几天,听了我校三位语文教师的“同课异构”课:讲授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他们对教材的精彩处理和课堂进程的巧妙建构,都把握住了诗词欣赏课的“命脉”:读“懂”,读“好”。有感于他们的课堂效果,也想谈谈自己对古诗词欣赏课和高考古诗词欣赏题备考的认识。

“读懂”,是古诗词欣赏的必由之路。言简意赅,含蓄凝炼是古诗词的共性,要品味传统佳肴的妙处,必须先读“懂”它。借助诗题、作者、注释等相关材料等,搞懂字词、句段、整篇的基本意义,明白句、段、篇的主旨。在教学中,这一环节,教师们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老师,将诗词的“基本义”与“主旨”分为两个阶段,把“基本意义”讲通讲透之后,再整合信息,专讲主旨。有的将二者融为一体,来一个“一锅烩”。两种处理方式,各有千秋。前者细致、清晰、由浅入深。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内容难免重复,影响课堂效率。后者相对集中,深浅相融,不走回头路,效率更高,不足在于容量大,内容会被分割到不同课时,条理性不够。相比较而言,前者更适合初中课堂,因为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循序渐进,利于吸收。后者更适合高中课堂,“基本义”与“主旨”血肉相连,分而析之,如同把精美的艺术品打成碎片,不利于整体把握。所以,“一锅烩”方式是多数高中老师的选择。

在解决诗词文本的“基本义”这一环节时,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数字、词、句的含义,学生通过注解及合作探究可以自己掌握,教师不必像讲授文言文那样“精耕细作”。特别是诗词翻译,整体把握,观其大略,知其意,会做题,足矣!古诗词是完美的“艺术品”,字句一一对译,无异于破坏其整体之美,失其原来的美感美味。而且,从翻译的“规则”:“信”“达”“雅”的角度讲,诗词翻译极难达到三者的统一,能达到“信”和“达”已属不易了。特别是用典较多的诗词,想保持本意(信)还得通畅(达),专家们都会有多种译法,何况中学生?这也就是高中教材中,要求学生背诵诗词,而几乎不要求学生翻译诗词的原因。所以,对于诗词的“基本义”要求学生“会其意”,能说出其“大意”就是“读懂”了。

“读懂”的难点,在于读懂诗词的主旨。作者的身世经历、时代背景、“欲说之言”都深藏于他们短小、精美的诗篇之中。特别是作者的情感,相随隔千年,我们教师尚难“感同深受”,何况走向新“现代”的中学生呢?这就得我们老师充分利用资源,开启智慧,引导学生去认知千年之遥的诗人的情感,这一环节,启发也罢,直授也罢,对学生对此空白的大脑,都是一种“灌输”式传授。这也是必须的。仍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本词难点在于典故,主旨也蕴含于典故。

孙权——刺朝廷苟安,叹英雄不再 赞叹、仰慕

刘裕——赞英雄业绩,抒抗金决心

刘义隆——斥好大喜功,草率冒进 告诫、讽劝

佛狸祠——忧百姓麻木 忧虑、痛心

廉颇——叹烈士暮年,壮志难测酬 明志、悲愤

这些典故的内涵搞清了,全词的主旨自然水落石出。较之于苏轼,辛弃疾的词,用典多,有点晦涩难懂。他的另一首名篇《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异曲同工。“遥岑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玉簪螺髻”,如同人的簪子和发髻一样的高低不同的山岭。若非借助注解,很难正确知其本意。词中的典故也不少,吴钩、宝刀,表达建立功业壮志,“季鹰归未”借思念家乡之情,抒发收复北方失地的抱负,“刘郎才气”赞颂刘备的雄才大略,暗寓自己同样有才略,有壮志。“揾英雄泪”,悲壮的泪水和“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呐喊,深含词人壮志难酬,壮心未已的悲愤和悲叹!

辛弃疾,作为一个民族英雄,一代著名词人,其文采武功,流传后世,其志向和胸怀,使他的词含蓄隽永,雄浑豪放之外,又多了几分“英雄气”!这是其他豪放词看不到的。能引导学生欣赏于此,对辛词的欣赏就有一定的高度了(当然,需要相应的比照)。

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从句段中整体、准确把握其内涵,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读好”。就是在“读懂”的基础上,分析诗词的“绝佳”与“绝妙”之处。明白诗词“好”在何处,也就是其艺术成就。仍以辛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本词突出的特色是“用典”。那些经典的“古人古事”蕴含了宏大的主题和作者高远的志向。另一个突出的特色是叙事、写景、抒情的完美相融。“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神鸦社鼓”是突出的写景。所有典故都是“浓缩”的叙事,作者的悲愤、悲壮、忧虑都融于写景叙事之中,可谓血脉相连,骨肉难分!情在景中,情在事中,很难做出泾渭分明的剖析,这就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精妙之处。再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最“好”或者说最妙之处是经典的意象,经典的白描,经典的点睛。特别是“白描”这种手法用出了“极致”。前三句,选择了深秋时节代表性的六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没有任何修饰,原本原色,原汁原味,呈现在读者面前,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点明主旨:漂泊之人的悲苦凄凉。特别是“断肠”“天涯”,看似不动声色,实则扣人心灵!把意象选择和的白描手法运用到这等境界,怕是前所未有,也难有人超越!这就是这首小令的独特魅力。

诗词欣赏课最忌“教授式”课堂。教授知识渊博,面对的又是没有升学压力的大学生,可以旁证博引、多方拓展,可以把一滴水“升腾”为大海。这样的课堂固然精彩,但并不适合现在的高中生。不易消化,也不够精致、实用。因为,面对高考试题,精炼的“量”远比“教授式”的“质”重要。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新教师最容易出这种“状况”,恨不得把大学所学知识在一节课上全教给学生。这是诗词欣赏课必须注意的问题。

讲授诗词欣赏课,让学生“读懂”是“标配”,“读好”是“顶配”,这是诗词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诗词欣赏题命题的出发点。不仅要接上述“标准”培养诗词欣赏的“素养”,还必须重视日积月累。因为,诗词欣赏高考题难度是日渐加大。

2015课标全国1卷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久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略。

这道题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在考场上迅速回忆起初中所学过的
岑参的另一首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而且要了解其这首诗是正面描写路途雪景,描写角度是“实写”。题干中,首句“闻说”一词点明所写内容是“虚写”,非作者眼前实景。“实写”“虚写”正是解答这首题的关键词。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16课标全国3卷题又出现了同样的题型,题干是宋代诗人曹翰的《内宴奉诏作》,其中一道题目是: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一词在情感基调上有何不同?如果忘记了初中曾经学过这首将辛词,或不了解其艺术特色,就不可能准确作答:曹诗抒发“老骥人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辛词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感慨。

附: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两个典例既旨在说明,“读懂”“读好”之外,必须重视“多读”。在不断积累诗词“财富”中,培养欣赏诗词的做题“悟性”。

随着国家对传统经典文化的重视,诗词欣赏题的份量会加重。命题人绞尽脑汁的搜索中,诗词欣赏题的难度也会加大,特别是使用全国卷的省区。一线教学名师也总结了这类题的命题规律。名家名篇不可能出,因为广为人知,考不出水平。晦涩难懂的作品也不可能出,因为需要大量的注释,会增加试卷的长度和考生的阅读量。一流作家的二、三流作品,二三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应是命题的重点。因为这些作品多在“灯火阑珊处”,不引人注意,方能考出考生的知识视野和诗词欣赏能力。但是不管怎么变,在教学和备考中,始终做好“读懂”,特别是“读好”这些关键点,以课本中的“精品”诗词为范本,精雕细刻,在反复训练中形成自己学生欣赏诗词的“悟性”,那就是“会者不难”,诗词欣赏题拿高分也就不是难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