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減霾禁止一切汽修作業?網友:我補個胎也不行?

熱點背景:

近日,渭南市區數家汽車4S店給華商報反映,4月初陸續接到渭南市道路運輸管理處的通知,從4月1日起至9月30日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6時禁一切修理作業。企業質疑:禁止一切修理不合理,不合實際情況,一般性維修如換輪胎、換零部件等,並不會產生廢物廢氣,如此規定對企業經營影響極大。

命題預測:

2018年4月初,渭南市環保局和渭南市道路運輸管理處為了減霾保護環境而出臺規定:從4月1日起至9月30日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6時禁一切修理作業。這對於企業的經營影響巨大,對此你怎麼看?

熱點解析:

我國現在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我國各地政府為了保護環境,手段也是層出不窮,而渭南市政府這一做法,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問題,也能夠保護環境,但是卻是犧牲了企業的利益,沒有兼顧各方,屬於一種一刀切的做法。

這個方法雖然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環境的問題,給人民群眾提供了好的生活環境,但是卻是不可行的。因為第一這個政策影響了企業的利益,作為政府機構,應該盡力兼顧社會各方的利益,這個通知讓這一些汽車維修企業無法生存下去,給這一些小型企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第二不利於人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人民群眾在日常的工作中是需要維修車輛的,而渭南市政府的這一做法,也忽視了人民群眾的基本權益。第三頁損害了政府的形象和見底了政府的公信力,雖然保護環境的目的沒有錯,但是渭南市政府沒有經過細緻的調查,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而出出臺了這樣一個一刀切的政府,讓人們也質疑政府工作人員是否有庸政懶政的嫌疑。

所以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護環境,彰顯政府公信力,真真正正的給百姓謀福祉,第一,政府機構應該通過宣傳教育,讓我們的交通管理人員走上街頭,不僅維持交通秩序,並且向廣大群眾去宣傳保護環境的知識,提高大家儘量使用新能源汽車,並且多使用公共交通。第二,對於政策制定方面我們政府部門應該深入群眾當中,多傾聽群眾的想法,進行科學的調查和研究之後兼顧各方利益再出臺政策。

為減霾禁止一切汽修作業?網友:我補個胎也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