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這三年|言猶在耳,他們已永遠離開了A股市場

這三年,有不少人士永遠離開了A股市場。

據澎湃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過去的這三年間,去世的有成思危、謝百三、周金濤等經濟學家,還有英年早逝的項廷峰、張運勇、陳錦旗、張林昌、周克等多位券商、基金業精英。

“創業板之父”成思危

著名經濟學家、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思危,於北京時間2015年7月12日去世,享年80歲。

成思危是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創業板之父”,主要研究領域為化工系統工程、軟科學及管理科學,後致力於探索及闡明虛擬經濟的特點與發展規律,並積極研究和推動風險投資在中國的發展。

1998年3月,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提交了《關於借鑑國外經驗,儘快發展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的提案》,此提案是當年全國政協會議的“一號提案”,被認為開啟了在中國設立創業板的征程。

他曾提出,中國風險投資的路,分“三步走”:第一步,在現有法律基礎上,成立風投公司;第二步成立風投基金;第三步建立包括創業板在內的風險投資體系。

1999年起,深交所開始著手籌建創業板。

2002年,成思危提出中小板作為創業板的過渡。2002年8月,《中小企業促進法》出臺後,深交所在國內學術界、業界對創業板紛爭不已的情況下,果斷調整思路。200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證監會批覆同意深圳證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場內設立中小企業板塊。

2009年10月30日,中國創業板正式上市。

作為“創業板之父”,成思危2013年底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指出了這個“孩子”的許多不足,其中包括:創業板企業缺乏顯著創新,估值過高,對財富效應宣傳有過分之嫌,缺乏做市商制度,存在虛假信息、內幕交易問題等。

他還多次提到有“很多投資者並不清楚風險承受能力,股市好的時候就借錢拿房子抵押炒股,這很危險”;“中國股市發展需要解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上市公司質量、投資者素質、監管等四大問題。”

他曾提出,股市監管應該遵循“合法、依法、合理、適度、有效”的原則,對於虛假信息、惡意操作事件等一定要依法嚴懲,不嚴懲這些違法上市公司實際上就是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在成思危看來,總體上創業板會日趨健康,但同時風險不可不防:“創業板要防止盲目炒作,開始可能會有一個猛炒的過程”,因為“創業板公司市盈率出現了50倍以上。”

金融證券專家

謝百三

2016年10月2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的金融證券專家謝百三在上海因病去世,享年68歲。

謝百三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政治系(經濟學高校師資班),北京大學經濟系碩士研究生。歷任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導,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

謝百三曾著述、主編《中國當代經濟政策及其理論》、《投資中國——迎接21世紀的曙光》、《十年一個億》、《中國巴菲特》等著作。謝百三最著名的一句話是:“不進股市,沒有虧損的危險,但會有一輩子貧困的危險。”

就在去世前不久的2016年9月9日,他在個人博客上發表《做股票必須盯住“三性”——反對年輕同學搞基金》一文。他所說的“三性”,指的是安全性、收益性、流通性。他告誡股民,“千萬不要相信股神,韓國諺語:做2年股票與做10年股票的人,水平一樣。股市變化太大了。紮紮實實,小心翼翼,每年有10%,收益足夠了。積沙成塔,終會成功。”

金融證券行業人士對謝百三的評價頗高。

證監會主席劉士餘表示哀悼:“謝教授對證監會的政策始終十分關心,曾多次表現出率真的批評。‘百家爭鳴’永遠是科學發展與政策完善的不竭動力。逝者如斯,謝教授的那份率真,對我來講顯得彌足珍貴!”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說:“我與百三一見如故。百三率真、正直、執著,彼此尊重相惜。百三去世令我悲傷!”

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林義相稱,謝百三“對中國股市和股民最為關切”,“為之鼓與呼,傾注熱情和心血”。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教授劉紀鵬稱謝百三為“中國資本市場自1990年誕生以來的歷史見證人和建設者”、“與中國資本市場有著深厚感情的人”。

“週期天王”周金濤

2016年12月27日,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因病去世,享年44歲。

周金濤系南開大學經濟學碩士,曾任中信建投證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行政負責人。2008年至2012年,周金濤連續5年獲得新財富策略研究“最佳分析師”稱號,被業界譽為“週期天王”。

周金濤始終以週期視角來分析市場波動。儘管他的研究在業內頗有爭議,但不可否認,他的週期研究框架,具有開創意義和指導意義。他的“週期即人性”、“人生無非也就是一次康波”等言論,在業內廣為人知。

2007年周金濤因為成功預測了次貸危機,即所謂的康波衰退一次衝擊而聲名鵲起;2013年在全民地產熱中,他又提出了房地產週期拐點論;2015年成功預測了全球資產價格動盪。

2016年3月14日,周金濤發佈了一篇題為《過程與系統:週期的真實義》的文章。

在這篇文章中,周金濤表示:“2017年至2019年將是全球經濟增長基本動力的回落期,也是本輪中週期的回落探底階段,而從更大的角度看,這一時期意味著全球貨幣寬鬆反危機的結束與清算,康波進入蕭條階段。”

同年3月16日在周金濤發表的主題為“人生就是一場康波”的演講中指出,要做好大幅降低資產收益率的心理預期的準備。

交銀施羅德投資總監項廷鋒

2015年10月7日,交銀施羅德投資總監項廷鋒因心臟病突發離世,年僅46歲。公開資料顯示,項廷鋒有著16年基金從業經驗,可謂基金業的元老,擅長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投資管理。

2003年12月30日,中國首隻貨幣市場基金華安現金富利投資基金成立,首任基金經理便是項廷鋒。

東莞證券董事長張運勇

東莞證券董事長張運勇2017年2月25日因病去世,享年54歲。

張運勇是一位從一線業務崗位成長起來的證券公司高管,從加盟東莞證券開始算起,他在東莞證券已耕耘了整整12年。

中證協資料顯示,張運勇最初供職於光大證券,後加盟東莞證券,歷任東莞證券副總裁、總裁和董事長。

中郵基金總經理周克

2018年3月16日,中郵創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克,因心臟病突發去世,年僅45歲。

周克是新三板公募基金第一股中郵基金的靈魂人物。自2006年中郵基金成立伊始掛帥至今,一手將默默無聞的小基金公司打造成在資產管理規模居前的基金公司。

“如果我死了就算了,但凡我還有一口氣在,我就一定要把投資者的錢賺回來。”周克在2012年遭受投資者質疑時這樣回應,後在基金業廣為流傳。

銀華基金投資經理張林昌

2018年4月5日,年僅37歲的銀華基金投資經理張林昌因病醫治無效離世。

張林昌常年管理社保組合,獲得業內外的一致認可。2015年10月,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公佈了2015年度境內委託投資年度考評結果,並首度允許對外披露此年度考評結果,其中,銀華基金張林昌管理的社保組合獲得“3年服務社保獎”。

網信證券上海投資銀行部總經理陳錦旗

2018年5月14日晚,網信證券上海投資銀行部總經理陳錦旗加班期間猝然離世,年僅45歲。陳錦旗曾先後在愛建證券、海際大和證券、華安證券、國信證券、東興證券、網信證券工作,負責過多項投資銀行業務。

其家屬在一封感謝信中寫道,“陳錦旗工作一向勤勉自律,虛心好學,事必躬親,投身業界以來,加班加點已是習慣,通宵達旦不足為奇。而對於私事,卻鮮有時間探視父母,甚至育兒計劃因工作繁忙和壓力,一直一拖再拖,至此竟一脈香火隕滅,讓人悲傷至極!”

該家屬寫道,陳錦旗“雖馬革裹屍,其壯志可酬”。但同時希望提醒奮鬥中的人們,在工作之餘,能夠“停一停,歇一歇,擁抱一下轉身就在的幸福”。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研究總監楊曄

2018年7月9日,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研究總監楊曄因突發疾病於家中去世,享年49歲。

楊曄長期從事基金評價分析與研究工作,以及金融工程、金融衍生品研究和產品設計、套利和程序化交易、商品期貨交易和投資分析等方面的工作。曾作為券商方面的專業人士全程參加中國首隻ETF(華夏上證50ETF)的產品開發設計工作,擔任ETF產品審核專家。他主持建立了招商證券基金評價體系,2010年帶領團隊獲得中國基金業協會授予的基金評價業務資格。2011年11月,楊曄獲得“新財富傑出研究領袖”獎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