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摹碑帖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江湖一哥008


臨摹碑帖,最重要的點就是不要自由發揮。

我是一人。學習的時候請保持應有的謙虛和尊重。有些人稱碑帖是“黑老虎”,臨摹字帖的時候,請有一定的敬畏之心。

什麼是臨摹?

置碑帖於一旁,仿照其筆畫書寫的稱“臨”;以薄紙蒙碑帖上,依其形跡而複寫的稱“摹”,或稱“影書”。

臨摹的最低最重要的要求,像。對於初學者臨摹,就算帖子上你個人覺得好像是錯的不好的,不能擅自的改,也要像。

“臨”很好理解也很好操作。不過對初學者上圖這樣的描紅本,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摹”。

說到我們書法,真是非常的受歡迎。很多人喜歡,很多人也覺得沒有什麼門檻。練就行了,只要練就能寫好。

這樣就有很多自由發揮的人,他們臨摹的時候不夠認真,喜歡擅自的更改。

為什麼有人會擅自更改帖子?

只有一個原因,自大自負。

那些流傳了上千年的帖子,你可以不喜歡,但不能自我感覺良好的自以為是的更改。更不要美其名曰“意臨”。

看一看什麼叫意臨。

上面一行是柳公權所書,下面一行是啟功先生所臨。

有句話叫|“學柳無大家”,啟功先生是比較瞭解柳體的書法家,只是他不願意和柳公權寫的非常雷同。每筆筆畫相差這麼大,不是能夠依稀看到啟功是在臨的柳體。

意臨,是書法水平比較高的時候才可以做的事情。不要整天想著改革創新。

耐下性子,好好臨帖,不要想太多。

臨摹碑帖,“無名”的碑帖不要選。

為什麼不要選“無名”的碑帖?

無名的碑帖,沒有經過歷史的驗證,只是滿足某種扭曲的心理,非常不值得臨摹。

最近一段時間,有些人非常喜歡選一些“野路子”的字帖。哪個墓中一塊無名氏的刻的碑,不管字的好壞,只要時間比較早的碑文,都捧上天。

這樣會走火入魔。

比如沃興華先生,前段時間他的書法展被叫停,上圖是他的作品。

有些“書法家們”,還是想要創新改革書法。其中有些有一定書法基礎的人,如沃興華先生,就“走火入魔”。臨摹和研究一些莫名其妙的碑,漸漸地審美髮生了扭曲。

這樣的碑帖看多了,臨摹多了,會不自然的歪歪扭扭,奇奇怪怪。

能夠經受住,歷史考驗定有過人之處,選擇經過歷史考驗的碑帖。

一人有感

書法真是一個門檻很低,又很高的事情。

誰都能拿起筆寫幾個字,誰都能評價。但是不是誰都能有實力創新改革的。

初學者,你都能看出書法家哪裡不好,歷史中那麼多人看不出嗎?

尊重書法,謙虛的學習。謙虛謙虛,再謙虛。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的客觀求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一人筆記


1.大家好,我是蘭亭書法日講。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學習書法的過程就是臨摹碑帖的一個過程。那麼臨摹碑帖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2.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臨摹的作用。所謂臨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宋代書法家姜夔在續書譜中說了一句經典名言“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

從姜夔這句話我們總結了,臨摹碑帖的時候要臨和摹同時進行,要先摹而後臨。


3.臨摹碑帖之前一定要讀帖。讀帖主要是認真觀察帖中的用筆方法、結體法則,以及章法的處理。臨摹的時候不可看一筆寫一筆,應該一次認真讀帖然後一次性臨寫,這樣臨帖可以同時鍛鍊筆法、結構的問題。

4.其次,碑帖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字跡不清楚,殘缺等問題。這種不完全的字,臨摹的時候可以先不臨;乖時的字可以不臨。孫過庭書譜雲“貴古不乖時,今不同弊。”也就是與現在審美相對立的可以暫時不臨摹。



5.臨摹要形神兼備,先求形似復追神似。不可以泛泛的臨摹,應該爭取一點一畫都和字帖相重影。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學好書法。

6.好了,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感覺有用的朋友麻煩點贊轉發,如有異議,請下方留言指正!!謝謝!!!!

關注頭條號蘭亭書法日講,每天更新學習書法的乾貨!


蘭亭書法日講


問題:臨摹碑帖應注意哪些事項?

學習書法,臨帖是不二法門。

根據題主提出的問題,現把我的觀點和經驗告訴大家。

我認為,臨摹碑帖必須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臨帖要有計劃,尤須持之以恆。

每天須有一定的時間學習。臨摹時間長短,隨各人要求而定。如欲成為書法家,至少十年八年。鍾繇說:“吾精思學書三十年,讀他書未終盡學其字。” 如欲寫成像樣的正楷字,則須三個月、二個月。王羲之說:“存意學者兩月可見其成,天性靈者百日即知其本。” (見王羲之《筆勢論》)

(二)習字要反覆臨摹。

王羲之說:“初學字時,不可盡其形勢,先學字成,意在筆前,一遍正其手腳;二遍須學形勢(筆畫的位置力求近似碑帖);三遍須令似本(筆畫和結構形態力求近似碑帖);四遍加其遒潤(筆畫的起止和使轉,務求方圓剛柔近似碑帖);五遍每加抽撥使不生澀,如筆下未滑不可便休,三行二行臨之未休,取滑健為能,勿計其遍數也。” (見王羲之《筆勢論》)

(三)習字要專心靜思,意在筆前。

王羲之說:“凡書之時,貴乎沉靜,會意在筆前,筆居心後,未作之始,結思成矣,然後下筆……” (見右軍書法)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一孔之見,僅供參考。歡迎留言和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臨摹古代書法碑刻,要做到:讀帖、描紅、對臨、背臨、意臨和學以致用致用,心要靜,不見異思遷,好高騖遠,要


一步一個腳印紮實的學習等方面的問題。

描紅易得位置,是基礎中的基礎。

讀帖加深理解,做到胸有成竹,形成自己理念,才能做到心揮手運,落筆有準則,行動有規範,不盲目不隨己意先做到無我。

對臨檢驗心手對原帖的技法的駕馭力。

【背臨】查看自己掌握程度,意臨檢驗理解。這兩點非常關鍵,這是檢驗自己是否已經把原帖技法或優美字形過度到自己手中的關鍵,如果做不到這點,就意味著臨摹學習不到位,不能應用到實踐中,以前的學習是沒有任何價值或意義的。這也是為什麼不少書法愛好者總感覺自己離開字帖的書寫,又回到了原來的自己舊習慣的原因,只要做到惟妙惟肖,形神俱似的背臨,才算是把古代書法的經典技法初步掌握了,能夠做到學以致用了。還有就是要不斷在學習書法的基礎上分析研究原帖的技法規律和藝術特點,形成在傳承原帖技法基礎上自己的理論,並以此來指導書法實踐和習作創作。



心靜則意專,意專則字精準。學習書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不能半途而廢。學習書法需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反之則捉肘見禁,顧此失彼,難得要領。


大致上如此,在具體的臨摹學習實踐過程,還會產生很多更具體的問題,需要我們通過臨摹和讀帖,學習書法理論知識逐步完善,提升的書寫實踐和理論知識、文化與自身的修養。



翰墨書道


我回答你的問題如下:


不論學何種書法體都有取法乎上,從最好的、最經典的、最規範的帖學起。表現在書法上就是臨摹。臨摹碑帖應注意哪些事項,建議如下:

一是選帖。學書法首要選帖至關重要。應儘量採用最接近真跡的版本,米芾說過一句話,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沒有自己書的味道了。若能找真跡或影印版不必選刻石的拓本。如學顏真卿的字,可選用《自書告身》墨跡影印版。如選擇刻石版就選摹刻精良的《九成宮醴泉銘》《多寶塔碑》《東方畫贊》等等。再則就是選你適合自己個人興趣愛好的帖子。因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歷代名家層出不窮,風格各異,流派紛呈。另外一個,選帖應擇個人陶冶情操、鍛鍊情趣性方面考慮一下,如拘謹者應擇開拓類的顏書,縱放者應擇嚴謹的歐書,淳樸的應擇瘦勁挺拔的柳書,方能使自己快速達到學書目的。


二是臨摹。臨就是將帖置身旁,觀其字的結構、大小、點畫、筆意、形態等等,認真仿之。墨有三種不同方法,一是將紙覆蓋碑帖上,筆隨影走,描習之。二是雙鉤廓填法。三是單鉤中鋒法。摹帖須精細,點畫無誤,摸索技巧,追求筆意神采,得古人筆意。摹時,在注意筆法同時,依葫蘆畫瓢,達到神似。如顏真卿的字,注意起止圓渾,起筆藏鋒,收筆回鋒。如摹柳公權的字,勒畫要有稜角。重點轉折方角要翻筆,圓渾的要絞筆。必須一揮而就不可重描。可採用九宮格紙,便於練習結構。精熟後可用框臨法。臨行草採用行臨法。

臨摹要有合理的步驟,初學臨摹要由淺入深,不要逢帖必臨。貪多嚼不爛,沒有進步。

從書體來說,臨摹應從楷書學起,其結構嚴謹,點畫方圓兼備,八法具備,學會再學篆隸和行草,自然就能駕馭。


從字的大小來說,臨摹應從中等字開始,字徑一寸以上的二寸以下的最為適宜。有了基礎,再廣學百家。

但願能對你帶來指導。


汶水才子


應先臨出形,再臨出神。主要是用心去臨寫,還要堅持,如果不用心,不堅持,那是不可能寫好字的。看到中州耕牛堂主的回答,已經很全面了,也很受用,照著他說的去寫就可以了。另外,要選好筆和紙。

我臨了多年魏碑,現在還堅持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