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你會考慮銀行理財嗎?多家銀行這兩天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

“這陣子,有什麼比較靠譜的理財產品?”“是不是應該配置一些銀行理財、基金?”這兩天,不少杭州人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某城商行理財經理向快報記者坦言,近期諮詢理財產品、大額存單的客戶確實多了。

根據融360發佈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80%,連續四個月下行。受資管新規影響,保本類理財呈明顯下降趨勢。

互聯網理財監管、股市低迷等因素影響下,部分投資者可能會將資金重回銀行理財,有業內人士認為,接下來銀行理財市場規模或將迎來進一步增長。

銀行理財收益率連續4個月下行

一般來說,6月是半年末,銀行攬儲壓力加大,通常會增加產品發行量,但是今年一反常態。

根據融360統計數據,6月份理財產品發行量共11319款,較上個月減少了778款,環比降幅為6.43%。

收益率也繼續走低。6月份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80%,較上個月小幅下降了0.02個百分點,連續四個月走低。

銀行理財平均預期收益率持續下降,主要是由於近半年來市場流動性較寬鬆。融360分析師也認為,7月5日央行降準釋放7000億元流動性,市場利率進一步走低。從7月前兩週來看,銀行理財收益率均降至4.8%以下,預計整個7月份收益率都會進一步下滑,“五連跌”的概率很大。

資金迴流銀行理財

近期你會考慮銀行理財嗎?多家銀行這兩天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

當前,每個投資人,尤其是到期兌付及時“下車”P2P的投資人,眼下最關心的問題就是,錢又回到手裡,還能往哪裡投呢?

“銀行理財的投資門檻是5萬元,所以大部分的錢都買了理財,剩下小几萬塊錢,放在相對靠譜的P2P平臺上,收益比餘額寶高。這兩家算是頭部P2P平臺,目前看來是沒什麼事情。”杭州的林女士對記者說。那兌付之後這筆錢打算怎麼投資?“可能還是會放銀行吧,穩妥一點。”林女士說。

7月20日,中國銀保監會就《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最矚目的是,單隻公募理財產品銷售門檻由5萬降至1萬。這一條對銀行來說是重大利好。

“降低理財產品購買門檻,有助於提高理財在投資者資產配置中的相對吸引力,擴大銀行理財客戶範圍、吸引資金流入理財資金池,緩解商業銀行的負債端壓力。”華泰宏觀李超團隊表示。

低風險理財產品中,貨幣基金同樣受到個人投資者的青睞,尤其是寶寶類產品。但從7月1日,貨幣基金“T+0贖回提現”實施限額管理,各大基金公司、銀行、第三方App將貨幣基金快速取現下調到1萬,投資人對貨幣基金的流動性預期大打折扣。

近期你會考慮銀行理財嗎?多家銀行這兩天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

上個月到期兌付後,許先生就把所有投在某平臺的錢拿了出來。“暫且把所有的錢放在貨幣基金裡,但是這段時間貨基7日年化收益率下降明顯,3.5%都不到了。接下來打算銀行產品配置一些,還有保險和黃金,也在考慮範圍內。”

除了貨幣基金,作為保本型理財替代品的結構性存款正在迅速圈粉。據統計,6月結構性存款產品增幅較大,發行量為405款,比5月份增加94款,預期最高收益率為4.29%。投資者們需要注意的是,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是浮動的,據統計,實際到期收益率平均在4%以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