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左行右立」並不是素質高,地鐵提醒:不安全,不提倡

每天上下班或者出去玩的時候

大部分人會選擇乘坐地鐵

畢竟南京的地鐵很多地方都有到達

最重要的是不會堵車啊

頂多會擠不上去

電梯“左行右立”並不是素質高,地鐵提醒:不安全,不提倡

像新街口、鼓樓、珠江路這一塊的地鐵,人流量簡直是非常多啊

電梯“左行右立”並不是素質高,地鐵提醒:不安全,不提倡

在我們趕時間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從扶手電梯上行走

結果就碰到左右兩邊都有人

然後就要像蛇S型走法

這種情況還算好的

有的時候就左右兩邊都堵著

根本沒辦法通過

這時候難免心生火氣

“左行右立,難道不知道嗎,真是太沒有素質了!”

電梯“左行右立”並不是素質高,地鐵提醒:不安全,不提倡

可是“左行右立”真的是對的嗎

最近網絡上討論了一波“地鐵自動扶梯是否應該左行右立”的討論

有的人說在日本的地鐵上乘客都是靠右站立

電梯“左行右立”並不是素質高,地鐵提醒:不安全,不提倡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時候

“靠右站立,左側通行”也是被大力提倡的

電梯“左行右立”並不是素質高,地鐵提醒:不安全,不提倡

慢慢的人們也就接受了

認為這是一種文明禮儀

但是這幾年來

左行右立並不被提倡

南京地鐵在2015年就發出倡議:“站穩扶好,不要在扶梯上快速行走,以免摔倒造成傷害。”

說這樣的話,是因為真的有危險的啊!

2011 年北京地鐵四號線動物園站曾發生過自動扶梯倒轉,造成 1 死 29 傷的慘劇,就被認為可能與“左行右立”的乘梯行為有關。

因此,各地在這那之後都逐漸廢除了“左行右立”的提倡,取而代之的是“站穩扶好”、“握緊扶手”等標語。

2013年11月21日上午,趙某乘坐電梯時未用手扶著電梯扶手,而在電梯上往前行走,從而導致向後方跌倒。

一組國內某地鐵統計的數據顯示:在地鐵扶梯的維修保養盤點中發現,約95%的扶梯右側梯級鏈明顯比左側磨損嚴重,導致梯級輕微傾斜,梯級兩側擋板及梳齒板磨損加劇。

扶梯檢修專業人員介紹,扶梯在設計時,雖然考慮到長時間承受不平衡壓力的最大載荷能力,但“左行右立”確實會導致扶梯局部部件承受過多的疲勞衝擊,縮短設備壽命,使得扶梯頻繁故障。

另一個原因則在於“左行右立”意味著電梯只使用了一半的空間,在人流量較大時,造成

運力浪費

《紐約時報》就曾撰文指出,專家研究發現,兩人並行站立在電梯上,通行效率和安全性要高於單側站立

就算是一直有著“左行右立”習慣的香港、日本以及歐美等國家,也開始不再鼓勵乘客這一行為,而是強調乘坐電梯的安全問題。

電梯“左行右立”並不是素質高,地鐵提醒:不安全,不提倡

上海

自2012年12月開始,因為扶梯臺階過大,行走不安全,上海軌道交通不再強調“左行右立”,一些原先張貼在扶梯上倡導這一行為的貼紙已被移除。

臺北

基於安全和效率的考慮,臺北捷運公司目前也不再宣傳此措施,然而大部分乘客均已養成“左行右立”的搭乘習慣。

南京

南京地鐵2016年在官微發聲:“不提倡乘坐扶梯左行右立”。

北京

北京西站也曾明確表示,不建議旅客在乘坐扶梯時“左行右立”,而是希望旅客“站穩、扶好”。

加拿大

2006年,加拿大多倫多交通委員會因“左行右立”的不安全性,撤除了294個“左行右立”標語;

日本

日本近年來也在努力宣傳安全正確的自動扶梯搭乘方式,強調“自動扶梯,不要走,不要跑”。

韓國

韓國曾經提倡“左行右立”,但調查顯示,約3/4的電梯事故是因人們在扶梯上走動導致的,這一規定隨即被取消。

電梯“左行右立”並不是素質高,地鐵提醒:不安全,不提倡

以前很多地方只有手扶電梯旁邊並沒有樓梯,為了給趕時間的人留出來通道,所以倡導“左行右立”。

可現在大部分城市都是電梯和樓梯搭配著的,而樓梯的存在正是為了給那些趕時間的人留的,而且有的地方還有直行電梯,帶小孩有行李的乘客乘坐直行電梯也更安全。

從安全角度來說,不要在手扶樓梯上隨意走動,如果真的趕時間,旁邊的樓梯更適合快速行走,如果有人在手扶樓梯上摔倒,很容易帶倒一大片,特別是那種拖著行李的,如果摔倒了,真的是非常大的殺傷力啊。

在電梯上行走,因為旁邊都有人,其實並不比你在樓梯上快速行走時間要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