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畢業當保安」的真相,讓「讀書無用論」者閉嘴

“清華畢業當保安”的真相,讓“讀書無用論”者閉嘴

有時候,即使我擁有高飛的翅膀,也會甘願選擇在低處飛翔。

01

這幾天,一則“男子曾是理科狀元考上清華,畢業後當保安”的新聞火了。

1991年,張曉勇以長沙縣理科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

“清華畢業當保安”的真相,讓“讀書無用論”者閉嘴

2003年,他來到湖南長沙一小區當保安,現在是某市場物管客戶部主任。

從清華畢業生到小區保安,巨大的落差彷彿又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高分低能”的典型。

甚至有人重彈“讀書無用論”的老調,說既然考上清華也是當保安,還逼著孩子考清華有什麼用!

02

但在瞭解張曉勇的人生經歷之後,發現真相併非我們看到的那樣。

張曉勇大學畢業時,正趕上國家實行“雙軌”制度,國家依然對大學生進行分配,企業、機關也主動來學校招聘。

心懷科研夢想的張曉勇決定,去廣州一家中外合資日化企業。

但在日化企業做了一年培訓生後,張曉勇被分配到了客服部,開始從事與專業不相關的工作。

雖然這使得他工作並不開心,但作為外企的白領,他應該收入不菲。因為,他把父母接到了廣州一起生活。

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能夠把父母接到廣州生活,至少從收入上來講,恐怕怎麼也不能說混得差。

但天有不測風雲,張曉勇的父親得了尿毒症,每天都要透析,夢想的破滅和父親的病重讓他決定回長沙,他向公司申請調到湖南分公司工作。

兩年之後,公司想調他去湖北,他為了照顧父親,毅然拒絕。

然後,他由一個外企白領變成了打工仔,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做起了保安。

……

有人認為,張曉勇的人生選擇錯了,但張曉勇說了一句話,“畢竟父母需要我。”

我想,這一句話已經足夠。

“清華畢業當保安”的真相,讓“讀書無用論”者閉嘴

03

如今,張曉勇的家就在公司附近,上班走路也就幾分鐘。

由於妻子不在本地工作,他一個人上班、下班、買菜、做飯、照顧孩子和生病的父親,生活忙碌簡單且有規律。

雖然收入不高,但一家人其樂融融。

正如有評論說的那樣,因父親患病需要照顧而放棄外企白領的高薪,是為孝順;當保安盡職盡責,是為敬業;照顧一家老小,是為勤勞持家。

作為一個兒子、一個父親、一個職員,他完全是合格的,也許在事業上他暫時失意,但作為“人”,他非但沒有失敗,相反還做得相當成功。

真的,或許有的人因為忙於事業,父親重病而不能回,甚至連父親最後一眼都沒有見到,最後出人頭地是一種成功。

但守在父親的身邊為他看病,不惜放棄一生的前途,同樣也是一種成功,甚至,更令人尊敬。

“清華畢業當保安”的真相,讓“讀書無用論”者閉嘴

04

作為清華畢業生,張曉勇並沒有給清華丟人,相反,他的經歷正說明了上清華的重要。

正如筆者在《孩子越優秀離我們越遠,為什麼我們還要讓他們努力》一文中說的那樣,不是出國或者留在大城市就代表成功。

但孩子優秀,會讓他們的人生有更廣闊的舞臺,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優秀的孩子,可以選擇出國,可以選擇回到國內大城市,也可以選擇回到家鄉,而不優秀的孩子,可能只有一種選擇。

同樣是當保安,張曉勇選擇放棄外企白領當保安,和找不到其他工作不得不當保安,有著本質的不同。

正是清華的學歷,讓他的人生有了這樣的選擇機會。

否則,他連放棄的資格都沒有。

“清華畢業當保安”的真相,讓“讀書無用論”者閉嘴

05

從世俗的角度來說,即使現在人到中年,張曉勇只需要肯接受清華同學的幫助,就能夠改變生活。

畢竟,清華畢業生的資源,絕非普通學校的畢業生或沒有上過大學的人可比。

只不過,張曉勇面對同學們的幫助,仍然選擇了拒絕而已。

張曉勇的生活確實並不那麼轟轟烈烈,但絕對過得踏踏實實。

最重要的是,他始終擁有人生的選擇權,並把選擇的主動權握在自己的手裡。

而這,正是他當年努力學習、考上清華帶給他的。

做了保安的張曉勇,並沒有給清華丟人,也沒有辜負父母的培養。

只不過,他擁有能夠高飛的翅膀,卻甘願選擇在低處飛翔。

作者:遺君明珠,時評人,自媒體平臺作者。側重於教育、美文、人生感悟。微信公眾號“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