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前段時間,“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火遍了網絡,而對於窮這件事,大家最近有了新的領悟——一個更高級的說法:比如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隱形貧困人口,它的意思可以說是相當扎心了,指有些人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但實際上非常窮。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看看自己日常曬的朋友圈,再摸摸自己空空的口袋,這個詞說的不就是自己嗎?!

網友們紛紛認領ing: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這好像是2018年第一紮,再看一波瘋狂 @好友 的同學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塑料花的情誼,這波痛不能只有我一個承受!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什麼是“隱形貧困人口”?

“隱形貧困人口”這個詞包含兩層意思。一方面:非常能花錢。朋友圈裡曬的是去各地旅遊的照片,用的是最新款大牌手機,穿的是當季新款衣服,時不時就去高檔餐廳吃大餐,花高價健身或者請私教。但另一方面,他們並沒有什麼錢。不僅沒啥存款,許多還身負債務,是名副其實的窮人。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對於“窮”這件事,始終是很多人過不去的坎,早先的“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就紅遍大江南北,到現在,“隱形貧困人口”又一度風靡。此詞一出現,便瞬間在微博和朋友圈裡流行起來,不少年輕人彷彿他鄉遇知音,兩眼淚汪汪,紛紛舉雙手錶示,自己正是那“新時代”的“新窮人”。

“隱形貧困人口”讓人想起之前很流行的一句話:有些人表面上看起來風風光光,其實船襪早已滑到了腳底。作為一種新貴與赤貧的弔詭結合體,該如何看待它的出現?

“隱形貧困人口”為什麼火了?

過去十多年,城市化和市場化交叉演進,製造了很多溢出原有社會分析框架的新群體,也產生了一些帶有文化景觀性質的新群體特徵,與青年人群形成重疊。觀察者一直在試圖把這些特徵概念化,最早是“蟻族”“工蜂”,然後是“空巢青年”“新留守青年”“佛系青年”等。“隱形貧困人口”算是一個最新的概括。

非理性消費、收入較低、生活成本較高、缺乏理財意識是“隱形貧困人口”出現的四大原因。

數據顯示,“隱形的貧困人口”大部分人月入一萬多,但在護膚、穿衣、飲食上毫不吝嗇——穿著3000塊的西裝,敷著100塊一片的面膜,吃著來自智利葡萄界的香奈兒,租著6500塊帶落地窗的大房子。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追求有品質的生活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消費經常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之外,享受了高級生活還高喊自己貧窮,可能就是矯情了。

真正的“貧困”是什麼?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截自《新民週刊》2016年第10期

所以,所謂“隱形貧困人口”更多是自我消費不節制所造成的——不是沒有錢,只是花得多而已。

很多人會覺得這只是一種儀式性地表達而已,自我打趣一番,矯情一下,避免自我被流行拋棄。然而這樣的話語,並不能反映真實社會。

從《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的佛系青年,到《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拋棄體”,製造“流行”成為自媒體收割流量的方式,這背後可能只有商業的邏輯,卻缺乏真切的社會關照。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因為“隱形貧困人口”火了之時,真正的貧困人口卻可能連接觸到這個熱詞的機會都沒有。

其實,“隱形貧困人口”作為一種網絡熱詞被大量使用到網絡聊天中,只是一些年輕人對個體身份進行一種全新的建構,成為個體身份辨認的標識。個體間通過使用這一符號的互動,在自嘲中互相安慰,從而獲得一種群體的認同感。

“隱形貧困人口”這一熱詞的流行是因為其準確捕捉到了當代青年的痛點,讓很多網友認領這就是自己的狀態——“是我本人”,由此引發了全民的二次創作,對其進行了意義上的延伸。

雖然它能給個體帶來群體認同感,讓個人更好地融入到與周圍人的對話和交流中去,但它卻是誇大了因觀看而帶來的快感,它對那些可見之物誇大其辭,吹捧,凸顯那些浮面的表象,並拒絕意義或深度。

我是為了看起來富一點 才窮下來的

人民日報評論稱,換個角度看,顯性奢侈,其實是融入城市的一種方式。當年輕人爭相穿上消費文化這件城市生活的羽衣,一定程度上是在求一種安全感。

一兩件奢侈品——品味的必要彰顯;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每場不落的電影——社交的有效談資;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與小姐妹一同訂健身餐——保證觀念不落伍。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記得很多年前,有篇文章很火,名字大概是《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星巴克》。今天,一杯星巴克,已是年輕人找個地方休息的標配,消費升級了,奮鬥顯然有了其他燈塔。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因此,消極地看,“隱形貧困人口”是有些離經叛道;但積極地說,“隱形貧困人口”也確實是追逐美好生活的人群,雖然磕磕絆絆、姿態並非那麼優美。

甚至在批評之前,不妨也先問一句:今天的城市,剝離了電影、打車、時尚、美食、健身,其內容還剩多少呢?

過度商業化帶來消費錯覺:“腎可以不要,iPhone必須買”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消費文化是城市生活的大頭,商業之水無孔不入。一個地鐵燈箱廣告,嚮明星展現,也向嚼著煎餅趕地鐵的小白領展現,眼界都被抬得差不多高;社交網絡搭橋,網紅買手助推,更是大大促進消費知識的擴散,好吃好玩好用的,前一秒鐘在上海興起,後一秒就抵達武漢。

沒錯,富起來的中國,從沒有拒絕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但也要承認,過度的商業化確實在製造“腎可以不要,iPhone必須買下”的消費錯覺。

具體而言,這種消費文化心態還面臨著正反兩種刺激。

從正向來看,金融創新的力量不容小覷,芝麻信用、京東白條、各色小額消費貸,“不動聲色”地推動了超前消費,有經濟學家已經開始擔心,一個高儲蓄的中國正慢慢走向個人消費的高負債。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代年輕人的父母,晚年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年輕人眼下家庭負擔還不大。

而反向刺激則是壓力。生活有壓力,“反正買不起房”,很多年輕人索性在其他物質消費上放飛自我;工作有壓力,據說十點後加完班的出租車上,不少女性白領喜歡打開淘寶,怒刷幾單,以解心頭憤懣,因高額的房價,無盡的加班而心生焦慮之時,換個思路,讓自己感受一番物質的享受,至少表面上讓自己活得不那麼累,在精神上實現自我滿足,似乎這也不失為一種向命運叫板的姿態,方式儘管很難讓人接受,但或許也是無奈所致。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所以我們在關注“隱形貧困人口”的不健康消費觀的同時,是否也該反思社會發展中的一些“另類”變化,比如貧富差距的現實有多麼巨大,亦或是經濟基礎決定的社會交際文化的扭曲,甚至還有通過消費刷存在感的群體內心的焦慮無處排解……在“隱形貧困”這種現象的背後,正是一系列的經濟原因、社會問題、文化短板,共同的制約造成了特殊的困境。

這些問題、現象的存在,加劇了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也讓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打了折扣。

全社會應當給予這類人群更多的關注和關懷,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讓拼搏者、奮鬥者有尊嚴、有決心、有希望,尤其是在物質財富上得到與之付出相匹配的支持和保障,徹底消除生存難的焦慮,這樣或許能夠更好的讓消費迴歸理性、讓生活更加自如,進一步形成更為健康、更加和諧的社會環境、進步空間、發展氛圍。

PS:

最後,誇妹必須驕傲的表示:

我跟你們不一樣!

隱形?不存在的!

我是顯性貧困人口

看起來很窮,實際上更窮……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看起來很富其實很窮!新詞“隱形貧困人口”說的是你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