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明人 創文明城|督查評比亮出治理成績

做文明人 創文明城|督查評比亮出治理成績

環衛設施一應俱全

“公路沿線及農戶門前‘三堆’清理還不徹底,要進一步強化措施健全長效機制。”“這裡的樹畦還整修得不夠好”……7月17日,西峰區什社鄉黨員幹部,採取現場觀摩、實地查看、隨機抽取、現場打分、量化評比的形式,逐村對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進行了“打分”。

“大家督查評比不遮掩,揭醜亮短不留情,既發現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也學到了其他村組好的做法。現在不管是哪個村組,群眾愛護環境、積極參與環境整治的意識提高了,農村環境衛生面貌較之前有了徹底改變。”慶豐村村支書齊普傑說。

齊普傑所說的改變,源於西峰區什社鄉大力實施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行動。今年以來,該鄉把改變村民群眾思想觀念作為推進鄉村環境衛生整治的切入點,在全鄉範圍內紮實開展全域無垃圾“六進”行動,在街區利用逢集日開展宣傳活動,在各村製作安裝宣傳牌30多處,建立13個環境衛生整治微信群,形成了人人關注、人人參與全域無垃的濃厚氛圍。

做文明人 創文明城|督查評比亮出治理成績

村民將粉碎物填充到有機漚肥池進行漚肥

群眾的思想觀念改變了,如何清理農戶門前的“三堆”又成為環境整治中的難題。為徹底解決這一難題,什社鄉多次考察學習,積極銜接農機中心,建立有機漚肥池,對尾菜、果枝、秸稈、畜禽糞便等廢棄物進行堆漚無害化處理,加工成有機肥,變廢為寶,加快循環利用,提高綜合利用效率。“建漚肥池,美化環境、發展產業一舉多得。”村民群眾紛紛表示。

今年,什社鄉被確定為環衛保潔城鄉一體化試點鄉鎮,鄉村幹部搶抓有利時機,積極向上爭取垃圾桶315個、電瓶式垃圾清運車30輛、中型垃圾車4輛,建成環保公廁1處、標準化垃圾暫存場2處,為全鄉環境衛生整治向深層次推進提供了基礎保障。

為了確保環境衛生整治常態化開展,什社鄉全面落實全域無垃圾治理包抓責任制,在全鄉推廣包村領導當“片長”、聯村幹部當“路長”、村上幹部當“段長”、組幹部當“戶長”、農民黨員為“田長”的“五長制”工作方法,把全域無垃圾治理與農村社區化管理緊密結合,確定由鄉領導班子成員包村、幹部包組、保潔員包戶責任,對鄉村組環境衛生進行分片分段包乾,各村共確定保潔員兼衛生監督管理員100名,實現了常態化保潔村民小組全覆蓋。

做文明人 創文明城|督查評比亮出治理成績

環境衛生督查評比

同時,不斷加大農村環境衛生專項整治監督檢查力度,由鄉紀委牽頭,組織人員對全鄉12個村進行督查,圍繞整治內容、整治標準和整治時限等開展全面督查,發現問題當場指出,責令儘快整改,確保農村環境衛生專項整治紮實推進。

如今,行走在什社鄉的村組道路上,格桑花迎風綻放,村民房前屋後也建起了小花園,群眾在果園裡、在蔬菜大棚中忙著發展產業,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畫卷徐徐展開……(溫聰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