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資源催生「美麗經濟」——西峯區發展鄉村旅遊帶動脫貧致富紀實

在紙坊村,大棚連棟,瓜果飄香,瓜農們忙著採摘、包裝甜瓜、接待遊客;在孔塬村,連片的花田、整齊的民居、幽靜的小遊園,勾勒出一幅旖旎的鄉村畫卷;在李嶺村,海山寺、鄉愁記憶園、農耕文化博物館等景點,為村民留住了鄉愁,也讓遊客感到深厚的農耕文明……這些各具特色的美麗景緻,是西峰區發展鄉村旅遊的成果。

近年來,西峰區立足“西遊”產業佈局,將鄉村旅遊與扶貧相結合,運用旅遊+思維,因村施策,打造了一批鄉村旅遊點,在全區形成了“一鄉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生態旅遊新格局,走出了一條以旅遊助推脫貧的新路子。目前,西峰區已建成各類大小旅遊景區(點)40餘處,截至6月底,全區累計接待遊客127.76萬人次,其中鄉村旅遊接待遊客36.87萬人次,鄉村旅遊收入8965.23萬元。

“花海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7月4日,走進位於什社鄉李嶺村的魯冰花莊園,一簇簇奼紫嫣紅的魯冰花競相綻放,五顏六色的風車迎風飛舞,像是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

美麗資源催生“美麗經濟”——西峰區發展鄉村旅遊帶動脫貧致富紀實

李嶺村魯冰花莊園一角

據瞭解,2015年,西峰區萬翠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李嶺村齊畔組流轉土地20畝,從臺灣引進12個品種的魯冰花進行種植,並配套基礎設施,發展觀光農業。今年7月1日,魯冰花莊園開園迎客,遊客除了賞花,還可以免費品嚐農家飯、觀看電影《魯冰花》,開園當天接待遊客2000人左右。“魯冰花莊園的建成,不僅讓市民多了一處休閒觀光的去處,也能為當地百姓增加收入。建園以來的,吸納了近50名村民前來務工,支付勞務費用8萬元、土地流轉費4萬元。”合作社負責人李宏福介紹,隨後,合作社將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帶動周邊村民開發銷售土特產,發展鄉村旅遊產業。

同樣,肖金鎮左咀村的村民也依靠花海實現增收。該村按照“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不斷擴大芍藥、黃芩等中藥材種植面積,同時結合“西遊”產業鏈,美化鄉村環境,改善基礎設施,增設旅遊設施,打造集農事活動、自然風光、科技示範、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園。去今兩年,村上連續舉辦“花神之約”芍藥動漫主題觀賞節,帶動村民開辦農家樂,銷售農特產品。今年節會期間,共接待遊客近8000人次,帶動經濟收益13萬元。

美麗資源催生“美麗經濟”——西峰區發展鄉村旅遊帶動脫貧致富紀實

左咀村芍藥園

李嶺村魯冰花園、左咀村芍藥園是西峰區推行“農業+旅遊”模式、借力“花海經濟”發展鄉村旅遊的實踐。

西峰區立足區域特色和“西遊”產業佈局,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鼓勵農民引進不同季節的花卉品種,將花卉產業與觀光農業相結合,打造特色賞花基地,並按照“產村相融、宜居宜遊”的原則,不斷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花園型新農村,借“賞花經濟”發展鄉村美麗經濟,推動鄉村振興。

如今,後官寨鎮王嶺村的牡丹,中心村的非洲星光,孔塬村的玫瑰,溫泉鎮湫溝村的菊花,顯勝鄉蒲河村的薰衣草……片片花海在美化鄉村的同時,促進了村民增收致富,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

田園風光鋪出致富路

依山而建的新房,古樸的古街、蜿蜒曲折的蒲河,綠樹掩映下古戲臺,成方成塊的花海……在蒲河川區,一個個景點在山水間“百花齊放”,吸引無數遊客駐足觀賞。

美麗資源催生“美麗經濟”——西峰區發展鄉村旅遊帶動脫貧致富紀實

月亮灣香草園一角

過去的蒲河川,豐富的旅遊資源被“養在深閨”,當地百姓守著美景過窮日子。為喚醒鄉村沉睡的資源,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西峰區抓住精準扶貧契機,積極打造蒲河十里畫廊,以蒲河川區分佈的南小河溝—巴家嘴水庫—北石窟寺—南小河溝度假村—黑老鍋冰窟景區為節點,整合各類資金,先後實施了道路升級、水電改造、遊園建設、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改造項目,通過招商引資、龍頭引領,開發建設了一批景點,帶動沿線10多個村連片發展旅遊產業。

美麗資源催生“美麗經濟”——西峰區發展鄉村旅遊帶動脫貧致富紀實

月亮灣香草園

蒲河村以“田園風光”為主題,建設蒲河瀑布、“同心橋”“百年柿子園”等十多個景點,探索“農業+旅遊”的發展模式,招引企業打造集觀光旅遊、花卉觀賞、休閒體驗和香料種植加工為一體的月亮灣香草園;毛寺村依託獨特的自然資源,圍繞鄉村旅遊做加法。通過招商引資,投資建設隴東冰雪健身基地、戶外拓展訓練基地和“勇者行動”訓練營等,打造鄉愁記憶館、毛寺古街、黑老鍋冰窟、“連心橋”等景點,成立黑老鍋旅遊開發公司,動員群眾開辦農家樂、醋坊、油坊和蜂業合作社,吸納73戶貧困戶以財政扶貧到戶資金入股公司,連片栽植刺槐100多畝,開發生態旅遊觀光采摘園。

美麗資源催生“美麗經濟”——西峰區發展鄉村旅遊帶動脫貧致富紀實

月亮灣香草園

豐富的鄉村資源、秀美的田園風光、完善的基礎設施,推動蒲河川鄉村旅遊進入快車道,逐步實現了貧困地區向美麗景區的嬗變。看著家鄉的變化,毛寺村村民毛錦乾的臉上笑開了花:“這裡原來是窮山溝,現在是旅遊村,環境好了,我們的收入也增加了。”

特色採摘遊推動產業融合

盛夏,在肖金鎮脫坳村的西北桃隱莊園,桃樹上點綴著鮮豔欲滴的果實,農家飯莊環境優雅,教育研學基地佈局規整……

西北桃隱莊園由慶陽花果園生態農業休閒度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佔地1000多畝。“2012年開始流轉土地,種植大櫻桃120畝、桃樹180畝。去年桃園開園採摘,共接待遊客3萬餘人。今年桃子從7月初開始成熟上市,每天都有遊客前來採摘。”西北桃隱莊園總經理劉鵬介紹,今年,公司結合‘三變’改革,在鮮果採摘的基礎上,新增農家樂、研學教育基地、可視農業、戶外拓展等旅遊項目,計劃將莊園打造成集研學教育、餐宿露營、田園採摘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目前,農家樂已試營業1個多月,日均接待遊客三四百人,研學基地已建設完畢,預計7月中旬試營業,可視農業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美麗資源催生“美麗經濟”——西峰區發展鄉村旅遊帶動脫貧致富紀實

遊客在西北桃隱莊園採摘桃子

鄉村採摘遊是西峰鄉村旅遊的主力軍。西峰區著力做好“農旅結合,以旅興農”文章,瞄準城市居民短期休閒、娛樂、出行的需求,探索建立城郊休閒觀光和綠色農業組團發展模式,將生態農業與休閒觀光相結合,通過專業合作社、科技示範戶,引導農民種植特色林果、瓜菜,依託特色林果採摘,開發休閒農莊、舉辦文化節會,通過發展“農家飯莊+田間採摘+野外燒烤+休閒垂釣”週末假日經濟,建成集綠色果蔬、採摘觀光、餐飲休閒等為一體的現代生態高效農業產業基地,推動農業從一產業向三產業轉型升級。

美麗資源催生“美麗經濟”——西峰區發展鄉村旅遊帶動脫貧致富紀實

西北桃隱莊園工作人員採摘桃子

目前,在西峰鄉村,瓜果採摘園、田園綜合體、休閒農莊等遍地開花。彭原大櫻桃、賀咀紅娘子杏、鄢旗拗奶油草莓、慶豐甜瓜、肖金蔬菜基地大棚桑葚、火龍果等瓜果,吸引了眾多市民前去體驗採摘休閒之樂。形式多樣的採摘體驗,帶火了旅遊產業,也給農民增收致富開闢了新的途徑。(盤小美 李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