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蛋雞,再摳不能摳這兩個階段,掙不掙錢全靠它了!

蛋雞養殖有兩個階段是可以不惜成本的:

一個是進雛至大約70日齡左右脛骨長度、體重雙達標的育雛期;另一個是從初產到30周齡左右。要想使蛋雞具備卓越的產蛋性能,後備母雞體重必須最大化,即在18周體重達標或超過標準的雞將來才是高產的蛋雞。為了確保後備母雞生長良好,就必須確保35日齡體重達標(褐羽雞340克以上,白羽雞325克以上);確保70天左右脛骨長度(86毫米以上)達標,同時達到相應日齡的體重標準——“雙達標”。

養蛋雞,再摳不能摳這兩個階段,掙不掙錢全靠它了!

大家都知道35天定終生,但是不清楚定終生的意義所在:35天體重越大,免疫器官發育愈完善,特異性免疫應答好、抗體水平高、終生死淘率低;35天體重與蛋雞終生產蛋量呈正相關,體重愈大品種遺傳性能轉化為生產力的比例就愈大;35天體重與開產體重達標高度相關。要想35日齡體重達標除按照相關標準化養殖戶技術精心管理以外,營養非常重要。

由於育種向小型化迅猛發展,雛雞對於營養要求更高,出現“高水平營養需要與本身消化能力不完善”的矛盾。所以就要打破傳統飼料加工、選料方式,為育雛早期(0~2-3周)提供既能滿足營養需要又有利於消化利用的優質全價飼料。以滿足育雛早期特殊的營養需要。這樣的飼料價格自然要高,那麼我們就必須有一個平常的心,堅決投入!為雞群健康、體重達標,將來卓越生產力發揮奠定基礎,而不是選擇低劣全價飼料、甚至是肉雞飼料。

養蛋雞,再摳不能摳這兩個階段,掙不掙錢全靠它了!

現在養雞不僅要重視體重,還有重視體高即關注整體發育的“體格”狀態。為此育種公司要求從4周開始測量雛雞脛骨長度(不低於50毫米),確保體重與體高同步發展,以形成良好的骨架,健壯的肌肉。也因此不少規模化養雞場常常把育雛時間延長,把脛骨長度達到86毫米以上,體重達到相應日齡的“雙達標”做為育雛結束的標準(日齡僅供參考),這樣有效延長了營養水平較高的育雛飼料使用時間,為後備母雞開產前體重達標、超標奠定了基礎。

以褐羽蛋雞為例:後備母雞達到18周標準體重一般採食全價飼料在6.5公斤左右,決定了你是掙錢還是賠錢,投入越靠前,效益會越好,這是蛋雞養殖上鐵的定律。

養蛋雞,再摳不能摳這兩個階段,掙不掙錢全靠它了!

雞從見第一枚蛋~30周齡,時時面臨著巨大的應激,面臨體重增長、產蛋增加的營養較高需要,與採食量沒有達到最大化的矛盾,也是雞最容易發病的時期。如何滿足營養,使雞順利、平穩上至高峰最關重要,為此不僅我們要選擇優質預混料,最好額外增加20%左右,最好添加0.5~1%的優質豆油,豆粕的添加也至少比高峰期多2%以上。

養蛋雞,再摳不能摳這兩個階段,掙不掙錢全靠它了!

要特別關注夏季上高峰和秋季上高峰的雞群營養問題:夏季由於雞的採食量低,就必須採用高能、高蛋白(17%)、高蛋氨酸等氨基酸、高維生素的飼料調配模式,多添加優質預混料20%以上,添加1-1.5%的優質豆油,採用溼簾降溫等方法增加採食量。否則這批雞不僅沒有高峰期、產蛋持續力低下,而且還因為體質差秋季以後容易發病。秋季上高峰的雞群,多是夏季培育的雛雞,這批雞本身先天條件不好,體質較差,加上新玉米使用、氣溫的變化很容易發病。為此要推遲使用含水高的新玉米至次年2月之後(東北地區更應該高度重視),即使使用新玉米最好按照1/3比例與陳玉米搭配並添加0.5-1%優質豆油。若實在沒有辦法必須使用新玉米一定要晾曬到含水16%以下,並按照含14%水為標準,每增加1%水增加0.3%豆油方法調配飼料。

養蛋雞,再摳不能摳這兩個階段,掙不掙錢全靠它了!

養蛋雞,再摳不能摳這兩個階段,掙不掙錢全靠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