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我比吹《我不是藥神》,我吹起來自己都控制不住我自己

正當中國的觀眾對中國電影快失望透頂,轉而對印度、韓國電影等現實批判主義電影頂禮膜拜的時候,《我不是藥神》就像是吃了偉哥一樣硬挺著撲面而來,讓人猝不及防。這幾天網上正在蔓延著一股“比吹”《藥神》的歪風邪氣。我看了很多評論,基本上都沒吹到點子上,至於“藥神”第一吹的稱號,看來非我莫屬了。真的,我也不怕你們跟我爭,吹起來我自己都控制不住我自己啊。

影評人吹電影,無非有兩種原因,第一種是拿了紅包的吹,第二種是發自肺腑的吹。這次我爭取能吹出一個收了一萬塊錢紅包和被譚卓給睡了的質感。

別跟我比吹《我不是藥神》,我吹起來自己都控制不住我自己

下面我們先簡單鋪墊一點小常識,稍安勿躁,怕一上來吹的太狠你們受不了。話說電影自從被髮明以來基本上有這麼三個屬性。第一個屬性就是娛樂屬性以及隨之衍生出來的商品屬性。所有的藝術形式都是起源於娛樂,因為有了娛樂化和大眾化的創作以及資本的介入才會在肥沃的土壤上誕生出高端的藝術作品。所以可以說,電影領域沒有爛片也就沒有高雅的藝術。這個好理解吧。

而電影應該是所有藝術形式裡藝術屬性最弱的,這是因為它的呈現形式決定的,所有把電影當作藝術來崇拜的豆瓣文藝小清新估計也沒啥什麼的藝術修養,只不過是給自己蒼白的精神生活中尋找一件看上去還不錯的藝術外衣而已。

電影的第二個屬性是藝術性,這個上面已經說了,不贅述。第三個屬性是媒體屬性,很簡單,看的人多了就是媒體形式。路邊走的人多了,電線杆子也可以是媒體。這個也很好理解。

為什麼說上面這些話,因為我們就從這三個角度“開吹”。好!下面請注意,喪心病狂的開吹即將開始,高血壓慣性病以及無知少女建議在父母陪伴下謹慎閱讀。

別跟我比吹《我不是藥神》,我吹起來自己都控制不住我自己

《我不是藥神》之所以牛逼和偉大不是因為它的某一個屬性,既不是因為它夠娛樂,也不是因為它帶有現實主義色彩,更不是因為它是一個能賣座的好電影。而是它把這幾個屬性都幾乎完美的集合到了一起。中國電影歷史上這樣的電影多乎哉?不多也!

我們先說說娛樂屬性,甯浩和徐崢的參與讓整部電影特別是前半部分具備了足夠的商業喜劇元素,徐崢飾演的主人公很好的完成了任務,包括黃毛等人物都植入了很多喜劇元素。這就是非常偉大的改編。甯浩徐崢並沒有忠實於原型人物的悲劇色彩,而是進行了藝術化創作,讓這個人物具備了更多喜劇色彩和故事的張力。這一點非常難得,估計一般人就拍成了像《親愛的》這種的悲劇電影了。

再說說藝術屬性,其實很多中國觀眾喜歡韓國電影和印度現實主義的電影原因就是他們的批判性以及觸及到的“禁區”夠深,甚至宗教和民族衝突。其實簡單的批判容易,就好比影評人吐槽是很簡單的,跪舔也容易,但是引發讀者有深度的思考卻很難,這一點《熔爐》做的就非常好。但是像《熔爐》這種批判性思考的電影真不多,而《我不是藥神》做到了。

劇中所有的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屬性就是“剋制”、“隱忍”這個非常符合中國人秉性的深層人設,沒有撒潑打滾式的情感宣洩,而是非常高雅和藝術化的刻畫了一群中國百姓群像。並沒有抹黑,也沒有無病呻吟的頌揚,讓我們看到一群不卑不亢,活得有尊嚴的中國人。包括劇中那位老大娘對週一圍飾演的警察說“我想活啊”。你說這樣的電影偉大不偉大?

別跟我比吹《我不是藥神》,我吹起來自己都控制不住我自己

我們繼續吹!在藝術性上,我非常喜歡王傳君飾演的病友,這部電影簡直就是就是給王傳君準備的,王傳君的表演太有層次感了和力度了,話不多,但是每一個字,每一個動作都是雷霆萬鈞。估計未來王傳君會憑藉這部電影拿獎拿到手軟,如果不給王傳君獎,我們觀眾眾籌給你買套別墅也行。

而電影最經典的人物關係就是週一圍飾演的小舅子和姐夫徐崢的關係處理上。兩個人的對手戲就這麼幾場,臺詞寥寥幾句我都能背出來。第一場戲週一圍在派出所一出場就怒踹姐夫徐崢,簡單的動作和臺詞立刻表明了兩者的關係和矛盾。第二場戲週一圍在藥店裡盤問徐崢,徐崢冷靜回答,一場驚心動魄的諜戰大戲,第三場戲送兒子出國,週一圍邀請徐崢一起吃頓飯,徐崢抹著眼淚揚長而去。第四場戲結尾處徐崢出獄,週一圍再次邀請徐崢吃飯。簡單的畫面,簡單的臺詞,兩個男人之間微妙的關係變化一目瞭然。這種大師級的人物關係處理手法,姜文都做不到,讓人隱隱約約看到了巔峰時期陳凱歌《霸王別姬》的影子。

別跟我比吹《我不是藥神》,我吹起來自己都控制不住我自己

最後再說說結尾處的“情感剋制”,徐崢飾演的主人公被判刑,病友們沿街相送,按照常規處理手法一個大全景甚至長鏡頭是必須的,非常容易烘托氣氛,渲染情緒,觸及淚點。這個大家可以參考印度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的結尾大場面。但是導演“剋制”住了這種衝動,而是採用了局部畫面,並沒有刻意誇大這種情感宣洩,情感宣洩的很剋制。這就牛逼了。

最後說說電影的媒體屬性。不管是娛樂還是藝術,電影都是文化的播種機。我們常看到的道德和價值觀的宣揚。但是人類社會之所以是一種文明是因為這裡有一個是所有人類共同遵守的普世價值觀就是對於“生命”的尊重。這個既是人類社會的底線,也是人類社會最高的價值觀,超越任何種族、文化和愛國主義。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就是探討的這個人類終極奧義。人類社會會因為不同的文化形式中有了各自的文化和宗教歸屬,也因為處於不同的區域而誕生了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但是不管信仰什麼文化都不能踐踏生命的尊嚴,所有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對於生命的探討在歐美國家有很多這樣題材的電影,通常都是以戰爭電影呈現出來的,因為戰爭這種極端的環境下特別容易出現一些極端的案例。譬如《拯救大兵瑞恩》等。

二戰後對於法西斯戰犯的審判多了一個“反人類罪”,就是法西斯犯下的種族屠殺等罪行,很多戰犯都是打著“愛國主義”,執行命令的名義犯下了滔天罪行。兩德統一後,柏林牆的守衛因為射殺了一位翻越柏林牆的市民而被判刑,法官並沒有因為他僅僅是執行命令而進行寬恕,也因此有了那一句經典的“你可以把槍口抬高一釐米”的臺詞。這就是對於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別跟我比吹《我不是藥神》,我吹起來自己都控制不住我自己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中對於一些社會問題並沒有進行判斷,而是呈現並引發思考。譬如這裡面法律和情感的問題。電影中徐崢飾演的主人公和法律有了衝突,對於執法者警察而言電影塑造了兩個角色,一個是冷冰冰的嚴格遵守法律的執法者,一位老警察。另外一個就是塑造了週一圍這樣一個處於法律和情感矛盾衝突地帶的緩衝人物。這種人物設計也是非常厲害的,起到了關係緩和的重要作用。

而且電影中幾乎沒有絕對的反面人物,警察不是,王硯輝飾演的假藥販子也不是,他最後勇敢的保護了徐崢,可以說也是堅守住了“大義”。

電影沒有製造更多的矛盾衝突,也沒有激發大眾的不滿情緒,而是引發了大眾對於“生命”的思考。這就是電影存在的重要意義。

最後總結,一部電影做成文藝難,做成賣座商業電影更難,能夠具有高屋建瓴的價值觀,對大眾有教育意義的商業娛樂電影更是難上加難。但是貌似《我不是藥神》把這三個屬性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一部中國電影史上的劃時代作品。

行了,我吹完了。還有人跟我比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