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春季春菜,每種都是不一樣的「補」

有人說

讓身體感受春天最好的方法

就是吃一份春菜

除了能滿足味蕾

不同的春菜還有不同的健康功效

今天就來解讀5種春菜的養生價值


菠菜:護眼明目

五種春季春菜,每種都是不一樣的“補”

菠菜有“營養模範生”之稱,它富含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K、礦物質(鈣質、鐵質等)、輔酶Q10等多種營養素。此外,菠菜還富含鉀、鈣和鎂元素,能幫助眼部肌肉增強彈性,減少近視幾率。

醫藥作用:養血,止血,斂陰,潤燥。治衄血,便血,壞血病,消渴引飲,大便澀滯。

波菜子:種子通便,治痔瘡。帕菜克烏魯克,吐合米依斯帕拉合:種子主治心痛和內臟器官痛,可降熱,治結核性發燒,平熱性炎腫並軟化腫塊《維醫藥》。

帶根全草:甘,涼。滋陰平肝,止咳,潤腸。用於頭痛,目眩,風火赤眼,消渴,便秘。果實:微辛、甜,微溫。祛風明目,開通關竅,利胃腸。

性味甘,涼。

薺菜:幫助補鈣

五種春季春菜,每種都是不一樣的“補”

薺菜的營養價值很高,每100克薺菜含蛋白質5.2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鈣420毫克,磷73毫克,鐵6.3毫克,核黃素0.19毫克,維生素55毫克,尼克酸0.7毫克。

薺菜可炒食、涼拌、作菜餡、菜羹,食用方法多樣,風味特殊。[1]

薺菜的藥用價值很高,全株入藥,具有明目、清涼、解熱、利尿、治痢等藥效。其花與籽可以止血,治療血尿、腎炎、高血壓、咯血、痢疾、麻疹、頭昏目痛等症。

薺菜還有一定藥用價值,傳統醫學認為它可用於輔助治療痢疾、腸炎、胃潰瘍等疾病。

薺菜可以用來做餡,也可焯水後涼拌、攤雞蛋、煲湯煮粥等。

香椿:增加食慾

五種春季春菜,每種都是不一樣的“補”

香椿頭含有極豐富的營養。據分析,每100克香椿頭中,含蛋白質9.8克、含鈣143毫克、含維生素C115毫克,都列蔬菜中的前茅。另外,還含磷135毫克、胡蘿蔔素1.36毫克,以及鐵和B族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香椿還含有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化合物,可起到健脾開胃、增加食慾的功效。

香椿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儲存過程中,由硝酸鹽轉化而來)的含量較高,因此無論涼拌、炒、醃製還是炸香椿魚,烹調前最好先焯燙一下。

萵筍:抗過敏

五種春季春菜,每種都是不一樣的“補”

萵筍含豐富的維生素、鈣、鎂、膳食纖維等成分。研究發現,萵筍中的某種物質可以抵抗因春季過敏而引發的鼻炎,緩解過敏帶來的不適。

兒童多吃萵筍對生長髮育很有益處,每天吃200克的萵筍葉,即可滿足胡蘿蔔素的需要,吃500克的萵筍葉,即可滿足維生素C的需要。此外還含豐富的磷與鈣,對促進骨骼的正常發育,預防佝僂病,幫助正常長牙都是很有好處的。

萵筍葉對心臟病、腎臟病、神經衰弱、高血壓病等都有一定治療作用。經常吃萵筍葉,有利於血管張力,改善心肌收縮力,加強利尿等。

為了使營養成分少受損失,吃萵筍時,最好洗淨生拌吃;即使煮或炒吃,也宜少煮、少炒。

韭菜:有助護肝

五種春季春菜,每種都是不一樣的“補”

李時珍把韭菜描述為“肝之菜”,就是因為肝主升發,而韭菜是溫性食物,能起到助肝升發的作用。

韭菜的主要營養成分有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胡蘿蔔素、碳水化合物及礦物質。韭菜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纖維素,比大蔥和芹菜都高,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預防大腸癌的發生,同時又能減少對膽固醇的吸收,起到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

而且,韭菜含有揮發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散發出一種獨特的辛香氣味,有助於疏調肝氣,增進食慾。

韭菜吃法很多,韭菜炒雞蛋、韭菜炒豬肉、做成餡包餃子等都不錯。


這五種“春菜”你吃了嗎?

快告訴小夥伴們一起來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