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不斷得到改善 蘭州新區成爲外商投資沃土

至今年5月底,新區實有外商投資企業56戶,同比增長24%

7月24日,記者從蘭州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瞭解到,截至2018年5月底,蘭州新區實有外商投資企業56戶,同比增長了24%,註冊資本合計843.4億元。外資企業數量五年實現了三倍的增長。這一數據,折射出蘭州新區投資環境在不斷改善,也折射出很多跨國公司看中蘭州新區的巨大投資機會。

外資企業持續看好 投資出現井噴式增長

作為蘭州新區外商投資企業的“保姆”單位,蘭州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外商投資企業政策法規,放寬市場準入條件、降低准入門檻,完善與相關部門間的協調機制,進一步簡化環節、優化流程,真正把審批變為服務,為外商投資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實現外商投資企業穩步增長。

來自蘭州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蘭州新區批覆建設以來,外商投資企業穩步增長,截至2018年5月底,蘭州新區實有外商投資企業56戶,同比增長了24%,註冊資本合計843.4億元。從企業結構來看,外商投資企業中企業法人35戶,佔比62.5%;從企業類型來看,港澳臺與境內合資企業34戶,佔比60.7%;從產業結構上看,第三產業30戶,佔比53.6%。從行業結構細分,農林牧漁業6戶,製造業19戶,建築業1戶,批發零售業6戶,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2戶,住宿餐飲業4戶,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9戶,金融業1戶,租賃和商務服務業7戶,文化、體育和娛樂業1戶。

“從外商投資企業和註冊資本數據可以看出,蘭州新區對外資具備一定的吸引力,17戶外商投資企業在蘭州新區成立的第一年落戶,五年實現了三倍的增長。註冊資本在經過了三年平穩發展之後,外資企業持續看好新區的未來,投資規模迅速擴大,出現了井噴式增長,增幅達800多倍。”蘭州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對《蘭州新區報》記者說。

放寬外資准入限制 促進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

“對外商投資企業經營範圍屬於鼓勵類的,實行‘先辦證後備案’的註冊登記方式,優先為此類企業辦理營業執照。對取消核准改為備案管理的項目,協同其他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對項目的指導和約束。除國家法律法規明確禁止准入的行業和領域外,一律對外資開放。”蘭州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區將進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放寬外資准入限制,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並做好後續服務工作,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提升“安商、興商、扶商”能力,激發市場主體擴大合理有效投資和提升創新創業活力。

據介紹,除了為外商投資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蘭州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還堅持引資、引技、引智相結合的工作理念,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領域不斷拓展,結構不斷優化的特點,聯合新區商務部門,建立“點對點、人對人”的工作交流機制,同步共享外商投資企業進駐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最暢通的渠道、最便捷的方式為外商投資企業進行審批、備案、註冊登記服務,確保入駐蘭州新區的外資企業能及時瞭解並享受新區的扶持政策。同時,蘭州新區還設立了外商投資企業註冊登記綠色通道,公開辦事依據、辦事程序、辦事期限和辦事結果,推行“材料齊全馬上辦、材料不全指導辦、遇到困難幫助辦、重點項目跟蹤辦”的“四辦”制度。按照群眾和企業“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標,將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備案項目納入蘭州新區“四辦”改革事項中,確保各項改革舉措落到實處。

發揮政策疊加效應 提供一攬子支持政策

外商投資企業承載著資金、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國際市場渠道,在經濟發展和深化改革的進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為此,蘭州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進一步發揮各級優惠政策的疊加效應,從產業鏈條、金融支撐、市場拓展、標準引導等方面為外商投資企業提供一攬子支持政策,快速培育和發展壯大外商投資企業特色支柱產業。同時,充分發揮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平臺作用,提升保稅區運營能力,利用新區得天獨厚的航空口岸優勢,大力發展通道和樞紐結合的物流整合產業,在國際多式聯運服務、國際物流服務、通關服務、跨國運輸服務平臺、跨國運輸信息與結算系統、大宗物質和原材料轉運服務及圍繞運輸樞紐的區域分撥與配送服務、倉儲服務、物流增值服務等方面深化中外合資合作能力,形成具有蘭州新區特點的外商投資產業鏈系統,促進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佈局的戰略縱深。

蘭州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蘭州新區將通過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加大力度引進具有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理念的外商投資企業參與轉型升級,按照“一帶一路”建設要求以及蘭州新區經濟產業發展的戰略部署,進行產業的針對性和系統性選擇,更好地利用外資企業專業化、高技術化,形成基礎產業、高端產業和現代服務產業聯動發展、整體發展的全新格局,將蘭州新區打造成“一帶一路”建設中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國際物流大通道、產能合作大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