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兵上艇后第二年,支队举办了一次大规模黑板报的评比

说起西沪港,不得不说说黑板报。

潜艇兵上艇后第二年,支队举办了一次大规模黑板报的评比

黑板报就是那个年代部队的宣传阵地,是喉舌,是战士的一片天地。走进西沪港营区,无论是艇上的,还是基地的,在他们营房最醒目处都放有一块黑板。黑板大部分是用来出报的。通常每期板报在时间上很有规律性,就好比是按时发行的报刊杂志。但有时也会作为其它用途,比如,为配合政治教育,中心工作突击成专刊,每年来了新战友,总会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几个粗大的“热烈欢迎新战友”之类的标语。相当于那个年代地方墙上贴的红纸标语,类似当代的广告彩色条幅。

西沪港的黑板报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那就是潜艇图案占有板报一定的比例。或开篇,结尾,或留白处均绘上潜艇的图案。黑板报上的潜艇图案溶入了每个板报员不同的理解。多变的视角,寄予不同的情怀。静泊的潜艇,水兵站岗放哨,潜艇劈波斩浪,海鸥飞翔,潜艇浮跃海面,浪花翻腾。板报员一般是单位积极要求进步的,并且具有这方面才能和天赋的方能胜任。我刚上260潜艇初期,艇政委张文鹏看我字写的还算端庄,说你可以试着出出黑板报。于是我试着出了两期。内容有文艺类,也有时势政治类,文艺类稿件大多为艇上战友提供。偶然的机会我上老乡那儿玩,看到他们艇黑板报的精美,马上就联想起自己出的板报,回艇后自己越看越不满意。之所以不满意是觉得板报的版式呆板单调,毫无章法设计可言,几乎是整版的文字,缺乏活跃元素,说到底还是自己不具备美术基础,于是,我最终放弃了260艇板报员工作。我们艇有个辽宁的叫黄维军,80年兵,各项工作表现积极,字写的也不赖。也许他对板报工作兴致勃勃,也许想有所表现的机会,不管基于哪点他都没错。他比我认真,显然在这方面比我有天赋,板报水平明显上了个台阶,基本做到了图文并茂。黑板报在平时显现不出多高水平,板报员没使出多少看家本领,只有到八一,或遇上支队板报评比方才施展才艺。

西沪港每年几乎要组织一次全支队黑板报评比活动。分艇上、基地两大块,有时支队机关、基地岸勤部机关也参加。印象中黑板报出的比较好的有修理所、鱼雷所,268、269、271等单位。那是我上艇后的第二年,支队举办一次规模较大的黑板报评比。各艇、各单位不甘落后,抱着争夺名次的荣誉感,跃跃欲试。我们艇汇聚了艇上所有精英在黑板报上下功夫。我看到板报比平时精致了许多,心想弄个名次问题不大。副政委不放心,派人到其它单位去探听虚实。有人去兄弟单位走了一遭,结果大开眼界。原来,不少单位为这次参加支队板报评比,开动脑筋,挖掘潜能。首先,由粉笔改用广告染料,整个版面色彩斑斓,张驰有度,非常养眼。其次,细活出精品,很多单位在报头上作文章。如:在做报头时,先用准备好的琚木屑与所需颜料调和,然后,用毛笔沾上浆糊写上报头字样,最后将其调和好的颜料撒落在写好的浆糊字迹上,形成报头厚厚的立体效果。我艇立刻行动,彻底将板报改头换面。经过取长补短,举一反三,仔细打磨,一块从内容到形式俱佳的黑板报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并在这次板报评比中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

潜艇兵上艇后第二年,支队举办了一次大规模黑板报的评比

黑板报出自那个年代,并且将其做到如此精美,赏心悦目,可能是我退伍回地方这么多年后很少见到的,或者说根本没见过。虽然偶尔见过一些单位,工矿企业的黑板报,但似乎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西沪港——黑板报——永远的记忆。

潜艇兵上艇后第二年,支队举办了一次大规模黑板报的评比

大家好,这里是“潜艇兵之家”,请关注我们支持一下可爱可敬的潜艇兵们,这里每日为您推送有关他们的文学、摄影作品及战友聚会报道等信息,如果您喜欢本文请评论、转发吧,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人民海军的风采!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