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学成绩好,为什么进入初中成绩滑坡?

孩子小学成绩好,不一定升入初中也能有一个好成绩。那么进入初中孩子成绩出现滑坡,怎么办呢?

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升入初中,将面临着诸如环境、学习方法和学习科目设置的不同,家长应针对小学和初中几个方面的不同做好调整,让孩子提前适应初中的生活。

孩子小学成绩好,为什么进入初中成绩滑坡?

孩子进入初中开始感到困难

1、压力突然变大

如果放在你跟前的有一道选择题,选项一是利用假期尽情地玩,二是利用假期赶超同学,多学点东西。你会选哪个?大多数人会选一吧,因为爱玩是天性,尤其是孩子。

无论是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打球、嬉戏,还是自己一人玩电子游戏、看动漫之类,这些都会带给孩子极大的愉悦感与轻松感。在玩的时候,孩子们没有过分的焦虑,而学习则要困难得多。

小编支招:家长和孩子商量好,明确休息与放松的时间。学习的确要劳逸结合,但一定是玩就玩好、学就学好,不要学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又惦记着作业,导致两者都没做好。

2、没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很多孩子学习的目的只是达到父母的要求,达到老师的要求,自己的目标就是达到家长要求后获得物质或者精神奖励,想得深的孩子顶多是想上个好高中,然后考个好大学。

带着这样的心态,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们去喜欢做他们用来敷衍老师与家长的作业呢?!

小编支招:每个孩子都是有梦想的,明确孩子的目标,并且告诉他,实现梦想需要中间的努力,一个人的实力绝大部分来自学习。本领需要学习,机智与灵活反应也需要学习。

3、成绩不太理想

孩子真没有努力吗?不是,没有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的成绩好、排名靠前,只是他们的学习习惯不是十分正确,学习方法也不是特别科学。

他们花费了大量时间,但是效率并不高,成绩也不太理想,自信心就会受挫,成就感更是降低。在平常的学习中,繁重的作业更像是一座座小山,稍有难题就会让他们烦躁不安,觉得自己又不会了,焦虑感的累积自然让孩子们不再想去碰作业。

小编支招:好的学习习惯是相同的,笔记标注及时准确,不懂就问,及时复习,作业认真对待,加强总结,预习不辍,这些都是会影响孩子们的成绩的。

最开始可以先借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

孩子小学成绩好,为什么进入初中成绩滑坡?

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会预习,提高学习主动性

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依赖老师的安排,学生只要完成写字、造句、背课文这些老师下达的简单“学习指令”就行。但初中则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并且有计划地学习。

一般的学生只是单纯完成学校和老师交给的作业就觉得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优秀的学生基本上都有预习课本的学习习惯。从小学升入初中要求学生的学习态度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进入初中以后:培养孩子做一周学习安排

以前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随之改变。原本可能通过短计划就能实现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到了初中之后则要求学生有一个“长安排”的计划,才能实现。

建议家长现在就开始培养孩子制定一周学习计划和安排一周学习任务的习惯。

孩子小学成绩好,为什么进入初中成绩滑坡?

面对新的环境,每个人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何况是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此时,即使孩子学习没有家长想象的好,家长也不应该过分苛责孩子,这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而且这个时期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这样做更加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这个时候,家长要寻找孩子的优势,夸奖孩子的进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