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年前我知道這個方法,孩子絕對不會自閉成這個樣子!

海英博士

自閉症的早期識別和干預

週四特刊

如果三年前我知道这个方法,孩子绝对不会自闭成这个样子!

一個思考 /

如果時間回到3年

你會不會把孩子教育的更好?

如果三年前我知道这个方法,孩子绝对不会自闭成这个样子!

各位家長好,我是海英博士,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自閉症早期識別與干預的問題。

曾經遇到過一名家長,聽了我講的自閉症干預方法後跟我說:要是三年前我就知道這些,我的孩子絕對不會自閉成這個樣子!在給孩子進行自閉症相關課程的過程當中,我發現有的家長髮現孩子的問題比較早,但是很多家長往往都會忽略孩子的最佳干預時期,可能等到孩子出現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時,家長才會意識到。

有的家長也會帶著孩子去醫療機構問診,但是因為孩子可能症狀相對輕一點,表現不明顯,所以,很容易漏診或誤診。比如有一些輕微自閉的孩子很容易診斷成感統失調,多動症等等。那在我們這麼長時間給孩子進行情商訓練的過程中發現,孩子需要被關注和教育的地方往往得不到很好的處理。

如果三年前我知道这个方法,孩子绝对不会自闭成这个样子!

我最想說的一句話就是:千萬別讓孩子錯過了最佳的自閉症干預時期

其實孩子年齡越小,我們的干預效果會越好。現在有很多家長為了多瞭解自閉症會蒐集自閉症的相關信息,而且自閉症的患病率也是呈現一個上升的趨勢,尤其是男孩更容易發病。

父母雙方在面對這個問題時也會一個相對敏感一點,一個相對遲鈍一點,比如說媽媽跟孩子相處的時間長的話,她就很容易發現孩子的問題,孩子與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為什麼孩子不能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為什麼不像其他孩子一樣反應快,媽媽就會傾向於尋求專業的人員判斷孩子是否是自閉的問題!

爸爸的反應就會相對淡一點,會說他小時候也是那樣,反應比較慢,現在不好好的,就會用自己的經驗來判斷孩子的問題。所以這時雙方可能會有很多的爭執,但就我的經驗來看,夫妻雙方有一方發現孩子不對勁時,我們要以發現孩子問題的家長為準!

一般來說,家長不會無緣無故地擔心孩子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問題,而是看到孩子好的一面會比較多。而且發現孩子有自閉方面的問題時,千萬不要去迴避,越早發現,干預,對孩子的幫助會越大。畢竟孩子小的時候,他的大腦神經功能系統還不是的完善,所以可發展的空間會比較大,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機。

啥是自閉症?

自閉症,這是過去的說法,現在叫自閉譜系障礙。自閉譜系障礙又分成低功能、高功能、阿斯伯格還有邊緣的自閉症。

在我的工作和研究當中發現,我們接觸到的一些低功能的自閉症可能是在一些專門的自閉症的機構裡,我們情商學院,接觸到的更多的是阿斯伯格、高功能自閉以及一些邊緣性的自閉症,就是說擁有自閉的一些表現,但學習和生活基本能跟得上,表現不是太突出。對於這些孩子我們進行情商訓練,所達到的效果會更好。

如果三年前我知道这个方法,孩子绝对不会自闭成这个样子!

有的家長可能孩子到了五六年級之後因為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問題才會意識到孩子可能是自閉的問題,但是回顧孩子的成長過程,會發現很多細小的問題已經可以說明孩子自閉的問題。我們發現來我們情商學院的很多家長,尤其是一些年輕父母們,越來越重視孩子這方面的問題。

咋識別自閉症?

有的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就表現的不哭不鬧,家長會覺得特別好帶。那這個時候,我們尤其需要多關注孩子,看他是否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在自閉症的病因學說裡,過去有一個流行很久的理論,就是自閉症是由於父母養育不當引起的,他們把自閉症的父母比作“冰箱父母”,父母對於孩子的反應是非常冷淡的,很少抱孩子或與孩子互動。

後來進一步的研究表明,自閉症是遺傳方面的疾病,是與生俱來的。那為什麼會出現“冰箱父母”,是因為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對父母的感情或行為沒有反饋,久而久之,父母會覺得孩子不需要我,父子或母子之前感情也不深,那慢慢的,父母就會減少與孩子的互動。

還有的孩子各方面都發育的挺好,就是隨了爸爸或者媽媽說話晚,到了三四歲才會說。這樣很可能會延誤孩子的最佳干預時期。

如果三年前我知道这个方法,孩子绝对不会自闭成这个样子!

在美國,社區醫療檢查發展的比較完善,他們不僅會檢查孩子身體方面的問題,還會檢查孩子心理健康方面。所以他們可以很早就發現孩子是否有自閉方面的問題。

我們國家在社區檢查這塊還是要多完善。同時我們家長也需要多關注、多瞭解這方面的問題。最新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孩子從12個月到24個月再到36個月,也就是從一歲到三歲,表現異常的條目大概有40多條。

第一條,也是貫穿始終的就是孩子對他人的談話不感興趣,或者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就是不愛搭理人。

孩子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成長任務,在一歲半之間就是需要與父母尤其是母親有更多的互動與交流,這是促進孩子安全感以及與外界溝通的能力。孩子不愛搭理人,尤其是他大一點,別人叫他名字他也沒有回應。或者對於母親的面容以及眼神交流回避,不回應母親的互動,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同時,這一條目在四五歲的孩子中佔到70%。當孩子進入集體時,他不僅對別人叫他名字沒有回應,而且對聽指令也存在困難,當別人在外面做操或做遊戲時,他可能會在別的地方閒晃。這個一方面是他聽不懂規則,還有就是對於別人的聲音、呼喚不敏感。

如果三年前我知道这个方法,孩子绝对不会自闭成这个样子!

孩子在一歲半的時候,他的症狀就比較明顯了。自閉症的核心症狀是與人交往障礙,興趣刻板,還有運動方面的障礙,尤其是與人進行情感交流的方面會比較困難,也就是分享、共情與表達情感會比較困難。

還有就是他們的語言發展會比同齡人晚,有的孩子可能不會,但是一般到了一歲半到兩歲,他的語言能力會有一個突然的退化。他的發音器官都沒有任何問題,但就是不說話。到了四歲之後,孩子的語言可能也會有一個緩慢的發展,但這只是他們一個交流的工具,並不是深入感情交流的方式,他們的語言也會十分簡單。

他們也不會與我們分享興趣和情感,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語言的匱乏,再有就是他們大腦裡情感的部分會比較少。

有的孩子可能智商很高,但是他的興趣範圍很窄,比如有的孩子記憶力超群,他會給你講很多地理的知識,或者機械的構造,科學的知識。但是他們不會與我們有感情上的交流,尤其是眼神的交流。他們也不喜歡與人接觸,尤其是不喜歡擁抱,可能會尖叫或逃跑。

如果三年前我知道这个方法,孩子绝对不会自闭成这个样子!

孩子越大,問題可能會越多。

到了兩歲往後,有的孩子他們對音樂可能會非常敏感,能夠聽出大家都聽不出的音或者特別喜歡唱歌。孩子也不喜歡玩一些模仿類的遊戲,比如過家家。他們對於別人的面部表情也沒有什麼反應。

這個時候,正常孩子需要建立社會化交流或者與別人建立情感。所以如果孩子不合群一定要及時關注。這個階段也需要父母更多的陪伴孩子,與孩子多互動,也可以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

對於儘早發現孩子的問題上,有兩類表現比較極端的父母,過於逃避和過分焦慮,這都是非常不可取的,我們要正確看待這個問題。

孩子越大,問題會越豐富,比如有的孩子對聲音或者廣播特別敏感,他們不願意去人多的地方,一方面他們處理聲音信息的能力弱,他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同時他們無法分辨聲音源,另一方面他們處理人的面部信息的能力也比較弱,他們分辨不出別人的表情代表什麼。

所以他們在公共場合很容易大吵大鬧或者急速逃離,不願意去或者父母也不願意帶他們去人多而地方。

怎麼做?

家長尤其是在孩子三歲之前,要與孩子多一些親密互動,才能發現孩子是否有我們之前提到的那些問題。第二方面是觀察孩子語言發展的情況,再有就是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往往更多的自閉症的孩子會更喜歡小汽車的輪子,對旋轉的東西會有非常大的興趣。

當覺得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帶著孩子去醫療機構或者一些專業的自閉症機構診斷,確診後,家長也一定要及時調節自己的情緒。之後需要積極面對,比如可以帶著孩子去一些專門的干預機構進行治療,對孩子的一些能力進行訓練,尤其是社會情感方面,多一些社會化的交流。

第三面就是要讓孩子多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做一些協調性的發展。可以參加一些相對自由一點的活動或者是戶外活動比較多一些,而且是跟人交流互動多點的,比如扔沙包。在這個過程中,引導他多關注周圍環境。

真實問答

問題:自閉症經過干預可以和普通人一樣嗎?

答:這個要看孩子的具體情況,有一些方面決定著這個家長所提的問題,一個是他自閉的嚴重程度,再有就是開始干預的年齡。越小干預,尤其是幼兒階段開始,效果會越好,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父母的大量配合,為孩子進入學校可以提前做更多的準備工作。如果孩子發現的比較晚,孩子可能會合並更多的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干預起來會相對的比較困難。還有就是自閉的嚴重程度,目前來看,阿斯伯格或者是邊緣性自閉症,經過很好的干預之後,是可以接近正常或者是能夠達到正常的。對於高功能自閉症的孩子我們的目標是能夠接近正常,就是讓他能夠適應學校的生活,能夠正常的建立起友誼,雖然可能不如其他人那樣深刻。

問題:孩子兩歲五個月多,哪裡能夠做診斷?咱這邊可以做嗎?

答:我們這裡是可以做的,兩歲五個月就可以的,像在社區裡做篩查,是一歲到一歲半就可以做的。

問題:孩子兩歲多,剛確診,需要吃藥嗎?

答:這麼小不建議吃藥,現在對於自閉症並沒有特效藥,治療抑鬱症有專門的藥物,但是自閉症沒有,主要是針對一些能力做專門的訓練,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情商能力的培養。有很多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的。

問題:我們想報個培訓班學習一下,孩子怎麼治自閉症。

答:這個還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家長了解的多了,可能會很混亂,對於孩子而言也會是

一個相對負面的影響。但是有的家長會說我找不到好的機構,只能自學成才,那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人際能力,與人交往的培養,而不是隻是機械的訓練某一項的能力。

問題:孩子確診了自閉症,而且語言方面比較低下,會不會長長就好。

答:低功能自閉症一般會合並智力低下或者唐氏綜合徵,但不管怎樣,一定要對於孩子的語言方面進行訓練。長長就好這是拿孩子的未來開玩笑。

問題:自閉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答:一個是遺傳因素,比如說父親或母親至少一方有阿斯伯格或者其他的遺傳,再有就是生育年齡偏大,尤其是父親的年齡偏大。還有就是環境因素。

如果三年前我知道这个方法,孩子绝对不会自闭成这个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