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世界」那一场电影——《孝顺儿女》

作者简介:廖璐,女,80后,贵州开阳人,喜爱文学,系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开阳县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作品散见《茉莉文学》《黔中文学》《紫江》《豫苑文风》《齐鲁文学》《作家导刊》《江南作家》《尚未文化》《巴蜀风文学》。本人愿为人生这本如此多娇的大书写下激昂的文字,纵然那不足以成为不朽的篇章。

「我们读世界」那一场电影——《孝顺儿女》

这是一部电影,我和很多孩子一起观看。

坐在电影院里,心底浮起久违的感觉。

小的时候,父亲母亲很传统,也特别勤快,田里土里,一年四季从不得闲,即使下雪下雨都不曾歇息。记忆中,母亲经常带着我们去那片绿油油的菜园,父亲赶着一头拉着犁的老牛,背上全是汗珠,他的身后,是大片深翻过的沃土……待山头上的夕阳洒下温柔的余辉,我们开心地沿着田间小路回家。

当路过村委会的坝子里,看见那升起一块白布的时候,我和大姐,哥哥欢呼雀跃,我们快速回到家里和母亲一起煮饭、挑水,喂那几只鸡,几头猪,洗干净全家的衣裳,赶紧把父母交代的家务活干完,然后便兴高采烈地奔向即将放电影的地方。

后来的我们,上班了,结婚了,约几个好朋友,走进电影院,一起感悟青春和记忆,那样真实的生活着。

现在,坐在电影院里,陪着孩子,当青春不再,浪漫不在,甚至经历过亲人间的生离死别以后。

这是一部叫做《孝顺儿女》的片子,讲的是儿女孝顺父母的感人故事。那个可怜的孩子,自小失去了母亲,每天清晨,揉着惺忪的睡眼,急匆匆去上学,放学后还要到处捡瓶子卖来维持一家人的开销。孩子从没买过一次肉,蔬菜也尽拣便宜的买,回家还要照顾瘫痪的父亲,每天坚持给父亲按摩,忙完以后才在煤油灯下写作业……孩子被同学嘲笑,被坏人欺负,被老师误会……小小的年纪却过早地承受了生活的艰辛,我眼眶多次潮湿。

当看到孩子躺在病床的父亲,我的心为之一颤,一个曾经家里的顶梁柱,因为一场矿难导致全身瘫痪,丧失语言能力,打工的老板跑了,巨额的医药费无力承担,曾经在家任劳任怨等待父亲回来完婚的阿姨也嫌弃而选择离开……一个个的灾难似乎都不曾停留。当孩子辛苦换来的一碗面不小心打翻在地,孩子哭着一根根拾起,淘干净后重新喂父亲吃的场景,特别是看见这位父亲眼角流不尽的眼泪时,我眼睛里的清清凉凉却从我的脸上滑落至手心,当我看见我六岁的孩子居然也落泪了,那忧伤的旋律,停留在心中久久不散。

我明显感受到了电影院里的啜泣声。

孩子的坚强与善良,让父亲自杀的念头慢慢消失,让周围的人无比感动,终于,孩子的事迹被传开,不能说话的父亲唇边也一直飘起一朵开心的微笑。虽然艰辛的生活剥夺了孩子很多的快乐,但孩子的快乐多简单啊,就像他最后说的那样,蔚蓝的天空,一个玩具飞机,一顿吃得饱的饭菜,父亲的陪伴,都可以是无限的快乐。

为什么我们从孩提到长大,随着知识与阅历增多,烦恼却增加了,是孩童的快乐过于肤浅,还是因为我们在匆忙的奔波劳累中逐渐失去了一颗感知快乐的纯粹的心!

为了感情你欺我骗,为了升官发财尔虞我诈;为了房子,为了车子,日夜奔波;为了子女的升学教育,冥思苦想……

我终于可以肯定,我们最应该怀念的,不是那终将会消失的东西,而是生活中最初的简单和美好。愿人们心中少一些复杂的烦恼,多一份简单的快乐!其实,人生的快乐不在于付出得多,而在于索取得少。正如——

“远方的故乡,载着我的思念,渡我的梦回到老屋,在那月光下,仿佛,我又看见硬朗的母亲,远远,喊我回家去。我的一颗童心仍在空中欢舞!”

这便是我此刻最大的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