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湖廣填四川」,從此改變了中國的人口分布規模

據考古發現,200多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早期,四川便開始有了人類活動。四川境內有已被命名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四處。距今7~8千年的時候,四川地區逐漸進入新石器時代。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湖廣填四川”,從此改變了中國的人口分佈規模

根據《宋史》卷八十九志第四十二 :“成都府路。淳熙二年(1175年),戶二百五十八萬,口七百四十二萬。"

還有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整個四川盆地地區人口數量達到一千兩百餘萬人。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湖廣填四川”,從此改變了中國的人口分佈規模

但是宋蒙戰爭導致四川盆地人口大量減少。

《元史》志第十二 - 地理三:“成都路,戶三萬二千九百一十二,口二十一萬五千八百八十八。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數。”看這數據,僅成都路就損失720餘萬人。元朝時期四川地區總人口就剩下60餘萬人,僅剩下宋朝時期人口數的零頭數都不到。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湖廣填四川”,從此改變了中國的人口分佈規模

明朝時,全國各地的人開始移民到四川,明朝末期,四川有400萬人。

但是當時間來到了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入川,建立大西政權,當時地主武裝、清軍、南明軍與起義軍以及清軍平定吳三桂叛亂,前後三十多年的戰爭導致程度最低的時候人口只有7萬人,整個四川盆地只剩下了60萬人。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湖廣填四川”,從此改變了中國的人口分佈規模

清初,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移民——湖廣填四川出現了。湖廣填四川的移民來自十幾個省份,其中湖廣最多,所以稱作湖廣填四川。《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詔》,下令從湖南、湖北、廣東等地大舉向四川移民。

規定凡願入川者,將地畝給為永業。對移民墾荒地畝,規定五年起才徵稅。並對滋生人口,永不加賦。這就是著名的湖廣填四川,共向四川移民一百餘萬。四川的人口這才逐漸恢復起來。

移民中的人其中有一半來自湖北、湖南,湖北中麻城佔了很大的比重。據清末《成都通覽》所記載“現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廣佔25%,河南、山東5%,陝西10%,雲南、貴州15%,江西15%,安徽5%,江蘇、浙江10%,廣東、廣西10%,福建、山西、甘肅5%。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湖廣填四川”,從此改變了中國的人口分佈規模

約從康熙五十年起,朝廷就不再鼓勵移民入川。然而統治者沒有想到,這場大規模的移民仍然沒有停止,甚至到了乾隆時期還出現大幅度的增長。康熙時期移入大約155萬人,雍正時期限制流入,到了乾隆時期,由於一味放任,連帶著嘉慶時期,一共流入400多萬人口,造成了嚴重的人口過剩。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湖廣填四川”,從此改變了中國的人口分佈規模

到了清朝末年,四川人口增長到五千餘萬人,佔到了當時全國總人口數的八分之一有餘,成為了當時全國屈指可數的人口大省。抗日戰爭時期,四川共出兵258萬,全國最多。雖然川軍裝備差,但是戰鬥力卻驚人。李宗仁將軍曾評價道:“八年抗戰,川軍之功,殊不可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