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从此改变了中国的人口分布规模

据考古发现,20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四川境内有已被命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四处。距今7~8千年的时候,四川地区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从此改变了中国的人口分布规模

根据《宋史》卷八十九志第四十二 :“成都府路。淳熙二年(1175年),户二百五十八万,口七百四十二万。"

还有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整个四川盆地地区人口数量达到一千两百余万人。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从此改变了中国的人口分布规模

但是宋蒙战争导致四川盆地人口大量减少。

《元史》志第十二 - 地理三:“成都路,户三万二千九百一十二,口二十一万五千八百八十八。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数。”看这数据,仅成都路就损失720余万人。元朝时期四川地区总人口就剩下60余万人,仅剩下宋朝时期人口数的零头数都不到。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从此改变了中国的人口分布规模

明朝时,全国各地的人开始移民到四川,明朝末期,四川有400万人。

但是当时间来到了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入川,建立大西政权,当时地主武装、清军、南明军与起义军以及清军平定吴三桂叛乱,前后三十多年的战争导致程度最低的时候人口只有7万人,整个四川盆地只剩下了60万人。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从此改变了中国的人口分布规模

清初,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移民——湖广填四川出现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来自十几个省份,其中湖广最多,所以称作湖广填四川。《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

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这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共向四川移民一百余万。四川的人口这才逐渐恢复起来。

移民中的人其中有一半来自湖北、湖南,湖北中麻城占了很大的比重。据清末《成都通览》所记载“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从此改变了中国的人口分布规模

约从康熙五十年起,朝廷就不再鼓励移民入川。然而统治者没有想到,这场大规模的移民仍然没有停止,甚至到了乾隆时期还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康熙时期移入大约155万人,雍正时期限制流入,到了乾隆时期,由于一味放任,连带着嘉庆时期,一共流入400多万人口,造成了严重的人口过剩。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从此改变了中国的人口分布规模

到了清朝末年,四川人口增长到五千余万人,占到了当时全国总人口数的八分之一有余,成为了当时全国屈指可数的人口大省。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共出兵258万,全国最多。虽然川军装备差,但是战斗力却惊人。李宗仁将军曾评价道:“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