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大汗究竟死因爲何?楊過在歷史上確有其原型

看過《神鵰俠侶》的讀者,對楊過在襄陽城下射殺蒙古大汗蒙哥的一幕,想必都很熟悉了。這是全書的高潮,是一代大俠的謝幕之舉。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都是在歷史基礎上加工而成的。楊過和蒙哥也都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歷史上的蒙哥的確在征伐南宋的時候陣亡。那麼,《神鵰俠侶》的最後一幕是否完全真實呢?蒙哥到底是不是被楊過殺死的呢?

藝術創作和真實歷史之間,畢竟存在差距。有關蒙哥的死,可以確定的是他不是在襄陽戰役中陣亡的,而是在釣魚城戰役中陣亡的。

所有的疑問都要從釣魚城談起。釣魚城位於重慶市合川區合陽鎮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佔地僅平方千米。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傳說有一巨神於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饑饉,山由此而得名。釣魚城峭壁、古城門、城牆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繞,儼然兵家雄關。1242年,四川安撫制置史兼重慶知府餘始築釣魚城。當時宋蒙戰爭已經爆發,南宋軍民在四川的主要江河沿岸及交通要道上,選擇險峻的山隘築城結寨,星羅棋佈,互為聲援,構成完整的戰略防禦體系。釣魚城是這一山城防禦體系的核心和最為堅固的堡壘。釣魚城分內、外城,外城築在懸崖峭壁之上,城牆繫條石壘成。城內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絕的豐富水源,周圍山麓也有許多可耕田地。這一切使釣魚城可以依靠天險,長期據守。1254年,合州守將王堅進一步完善城築。四川邊地之民多避兵亂至此,釣魚城成為兵精食足的堅固堡壘。

蒙哥大汗究竟死因為何?楊過在歷史上確有其原型

寶祐六年(公元1258年),蒙古新大汗、被元朝追封為憲宗皇帝的蒙哥兵分三路,大舉南侵。蒙哥是繼成吉思汗之後最傑出的蒙古大汗,他沉默寡言,不好侈靡和狂飲暴食,最大的樂趣就是像祖輩那樣開疆拓土。早在1251年蒙哥即位的時候,就確立了全面滅宋的軍事計劃,為帝國確立了以四川為重點,自西向東滅亡南宋的戰略方針。這一回,蒙哥親自率領主力四萬,號稱十萬大軍入侵四川,蒙古大軍的進攻非常順利,大敗南宋劉整的部隊,成都、彭州、漢州、懷安、綿州等地相繼投降。不到一年時間,蒙古大軍就幾乎佔領了整個四川。1258年年底,蒙哥的大軍沿嘉陵江137到達合州。合州後面就是重慶,再往東就是地勢低平、一馬平川的長江中下游地區了。四川告急!

歷史的目光一下子全都集中到了合州,集中到了合州的治所——釣魚城。

合州知州王堅早就調集屬縣十七萬人加固了釣魚城,準備堅守。四川大片土地陷入敵手後,各地軍民陸續東逃,來到合州集結。釣魚城突然成為十幾萬人聚居的重鎮,成為阻擋蒙古大軍的最後一道險要。一開始,蒙哥並不把它作為前進道路上的障礙。蒙古軍隊前進得太順利了,四川各州縣紛紛投降。蒙哥沒有經歷任何一場硬仗,他也有理由相信合州的釣魚城將步其他州縣的後塵,向蒙古大軍投降。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正月,蒙哥派投降的晉國寶到釣魚城勸降。王堅把晉國寶請到練兵場,斬首示眾,告訴城內軍民:決戰的時刻到來了!晉國寶算是死得很有價值,一下子就激起了釣魚城軍民抵抗的激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