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借此句创下了一项“唐诗之最”, 连欧阳修等人都频繁抄袭此句

李贺他爸给儿子起名叫“李贺”,字“长吉”,希望他一生平安吉祥。可李贺命并不长,运也不吉。纵观李贺其人其诗,他大概是活得极其不快乐的,还也许患了抑郁症。缘故有二,仕途阻遏,疾病摧残。

他凭借此句创下了一项“唐诗之最”, 连欧阳修等人都频繁抄袭此句

李贺生而体差,瘦得可怕。鲁迅说他表里如一应了“诗鬼”的称号。如果算卦的先生或通医理的郎中见了李贺,不免要摇头:细瘦、通眉、长爪,巨鼻,迹近薄命之相。幸好这个丑孩子懂得靠才华吃饭,七岁就能写诗赋文,让韩愈、皇甫湜两人上门找他当场赋诗。李贺扎着两个小髻角,穿着荷叶制成的衣服,蹦蹦跳跳地跑出来,没多久就写成一首《高轩过》,韩愈与皇甫湜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名扬京洛。

他凭借此句创下了一项“唐诗之最”, 连欧阳修等人都频繁抄袭此句

转眼到了十八岁。李贺整理好了诗,去往一座伟大的城市——东都洛阳,拜访曾登过家门的一个大人物——韩愈。韩愈当时运营文坛最牛的原创文学号“古文运动”,是一个拥有几十万粉丝的超级大V。所谓贵人多忘事,他早把少年天才李贺抛到脑后了。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李贺叩开了韩愈府邸的大门。『科普时间:投卷,唐代科举的风气。唯有“投卷”,才可能在“通榜”中有“交朋厚者为之助”,因为试卷是不糊名字的。呃,难道不是变相的作弊?』刚准备解衣午睡的韩愈看秘书拿着一堆文件进来,本想辞了,随手拿起一页文件来看。才读了前四行,韩愈就激动地把裤带系好,兴奋地大喊:“快把这个人给我找回来!”

他凭借此句创下了一项“唐诗之最”, 连欧阳修等人都频繁抄袭此句

李贺这样出色,为什么始终没能考上科举呢?对此,不得不感叹一句,都是造化弄人啊!

凭李贺之才,他早就能考过科举,但是运气背的他既遇到父丧,年龄又未满弱冠,因此参加科举一事迟迟拖到了元和五年,李贺二十一岁。这一次他轻松过关,得到了进京参加进士举的资格,但是嫉妒他的才华的人太多了,那些人就故意找李贺的麻烦,说什么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犯了“家讳”,所以不能参加进士举。对此,大文豪韩愈还专门写了一篇著名的《讳辨》以“质之于律”“稽之于典”替李贺辩解,可惜啊,李贺最终还是失去了参加进士举的资格,他不得不抱着遗憾,愤慨离场。

他凭借此句创下了一项“唐诗之最”, 连欧阳修等人都频繁抄袭此句

第二年,李贺经宗人推荐,通过了审核,终于得了一个从九品的奉礼郎职位,成为了一名朝廷官员,一任就是三年。在这三年里,李贺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也经历了所谓的官场生涯,但是他一直没有升任的机会,加上妻子的病故,心情抑郁至极的他便辞了官。

在人生的最后三个年头,李贺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给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做了3个年头的幕僚。元和十一年,郗士美讨伐北方反叛的藩镇无功,便向朝廷告病休养,李贺的好友张彻也就此抽身回到了长安,李贺失去工作,只得拖着病体回到了家乡整理自己的诗作,不久他就病逝了,年仅二十七岁。

他凭借此句创下了一项“唐诗之最”, 连欧阳修等人都频繁抄袭此句

李贺写的诗有多厉害呢,就拿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吧,这句诗出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那一年,诗人因病辞去了奉礼郎(从九品上,属太常寺)一职,由长安回老家洛阳,途中诗人回想自己平生境遇是仕途无望、报国无门,无奈含愤离去,而曾经辉煌的大唐如今却是烽火屡惊、国土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两种悲情交汇,诗人百感交并,便寄其悲于金铜仙人作下了此诗。

他凭借此句创下了一项“唐诗之最”, 连欧阳修等人都频繁抄袭此句

想必大家都看出来了,史上被“抄袭”次数最多的便是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近千年来被“抄袭”次数堪称唐诗之最,有据可考的便多达十多次。

后世文人骚客对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评价极高,连司马光都说其为“奇绝无对”!而诗人词家更是频繁引用“抄袭”此句,比较有名的“抄袭”有:

欧阳修《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贺铸《行路难》: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万俟咏《忆秦娥》: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元好问《蝶恋花》: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孙蕡《集句诗》: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毛公《七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鬼”李贺可谓凭借此句创下了一项“唐诗之最”,千年来无人可超越!

他凭借此句创下了一项“唐诗之最”, 连欧阳修等人都频繁抄袭此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