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業連續13個月錄得增長,海港城創有史以來最好季度業績

九龍倉置業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5月10日指出,集團2018年第一季度香港零售表現出色,旗下海港城首季總銷售額達100億元,同比大增約37至38%,是

有史以來最好成績的第一季。

香港零售業連續13個月錄得增長,海港城創有史以來最好季度業績


. . .

拆分組合的“九龍倉置業”

隨著香港零售的復甦,九龍倉2017年11月23日拆分旗下包括海港城、時代廣場等6家香港商場組合命名為“九龍倉置業”,以介紹形式上市,該組合共有約102萬㎡面積,總值超過2,650億元。

其中位於尖沙咀的海港城和位於銅鑼灣的時代廣場的這兩個黃金地段的高端商場一直是大量內地遊客光顧的地方,也是該集團的現金主力來源。

香港零售業連續13個月錄得增長,海港城創有史以來最好季度業績

九龍倉董事長吳天海表示香港股市、樓價均上升,也接近全民就業,消費氣氛正面,他認為零售從2017年第二季度起已進入“小牛市”,並透露旗下兩大商場營業額增幅也優於大市,超過平均水平約2至3個百分點,主要有奢侈品的銷售帶動,他本人對今年旗下商場表現滿意。 


. . .

海港城

海港城也確實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2017年海港城整體收入(不包括酒店)增加5%至港幣94.44億,營業利潤增長6%至港幣83.11億。零售租戶平均每月每㎡銷售近25,000元,穩佔全球品牌最搶手的商場之一。  去年租金上升6%至每㎡近4,628元,出租率達96%。

香港零售業連續13個月錄得增長,海港城創有史以來最好季度業績

集團指出,由於奢侈品牌銷售額持續回升,再加上商場積極主動的商場管理以及香港零售市場的回暖,使得海港城2017年的業績再度加快超越競爭對手。

另外,海港城不斷調整租戶組,持續為消費者帶來新鮮感。包括MO&Co.、Marcelo Burlon、Roseonly等品牌在海港城開設其首間香港門店;GOR GOR、Gusella、John Hardy、 LAMY及 St. John等品牌相繼調整更新;Abercrombie & Fitch則於2017年年底捲土重來,在海港城開設全新概念店,使品牌組合更多元化。


. . .

時代廣場

時代廣場也不甘示弱,整體收入維持在港幣28.24億,但營業利潤下跌1%至25.18億。商場解釋由於需要整合多個店鋪以容納Facesss和樂高認證專門店兩個主要租戶,以及繼續調整租戶組合, 導致可出租面積減少4%,故即使續租租金穩步增長,收入仍下跌1%。

香港零售業連續13個月錄得增長,海港城創有史以來最好季度業績

商場的平均租金升幅溫和,增至每㎡3,218元,出租率為96%。

報告稱,九龍倉置業2017年核心盈利符合該行預期,並相當於同比增長12%,主要受惠於物業發展貢獻,海港城表現強勁,部分抵銷時代廣場增長疲弱的因素。  


. . .

逐漸復甦的香港零售業

在經歷了前幾年的“寒冬”後,香港零售業正逐漸復甦回暖。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早前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1月份,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87億港元,同比上升7.5%,已連續 9 個月錄得上漲,是香港零售業兩年多來的最好表現。其中,零售額佔比最大的為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類別,零售額同比上漲7.9% 至61.21億港元。 

香港零售業連續13個月錄得增長,海港城創有史以來最好季度業績

香港統計處數據顯示,3月香港零售銷售額同比大漲11.4%至398億港元,第一季度零售銷售額增幅達14.3%,其中1至2月零售銷售額增幅為15.7%。截至3月,香港零售業已連續13個月錄得增長。


普華永道也預計,香港2018年零售市場將繼續向好,零售業在今年將有4%至6%增長,整體趨勢可望持續五年。

春江水暖鴨先知,長期不振的香港旅遊業終於在近期出現了回暖的態勢,作為零售龍頭的海港城已經感受到了購買力提升的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